楊景瓊
(湛江市幼兒師范學校,廣東 湛江 524400)
中專音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楊景瓊
(湛江市幼兒師范學校,廣東 湛江 524400)
為了改善中專音樂教學中的學生主觀能動性差的現象,更好地培養學生對藝術理論的理解和藝術表演能力,提高中專音樂教育的質量,筆者總結了自己多年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提出了有效提升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方法,進而對培養高層次、高水平的音樂人才做出了初步探索。
音樂教學;激發;主觀能動性
雖然青春期的中專生在生理上已經基本發育完全,思想意識也比較活躍,但是他們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并沒有發育完全,所以老師和家長們都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要引導他們擁有健康的思想。
(一)思維方式走向成熟
因為中專生處在不成熟期,他們的性格發展迥異,有的甚至會達到極端偏激的地步,他們追求獨立、追求自尊。但是,他們在心理上大都需要依賴家長,許多人對自己的人生沒有任何的規劃,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思想,在學習上始終處在被動狀態。對于這種現象,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聽取學生的意見,制定一套可行性的方案,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來實現培養出應用型人才的目標。例如在上課期間,上課地點不一定在教室,可以在室外選擇一處地方,設定一個名字,讓他們發揮自己的能力,通過感官來感受和理解音樂中的感情。教師需要教授的就是這種讓他們獨立思考的方法。
(二)自我意識逐漸增強
中專生的自我意識在不斷地增強,他們對于自己的評價往往非常高,他們甚至認為,只要他們努力就肯定能夠做到最好。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心態,其實是有利也有弊的。如果教師們能夠利用這種心態,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各種各樣有意義的活動,培養他們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會更有利于實現課程教育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學會有耐心,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不能只是想著自己的任務目標,應該將眼光放在更加長遠的位置。
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環境,單純依靠傳統意義上的音樂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所以我們要開展不同的活動來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學習貝多芬的第六交響曲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講述貝多芬創作命運交響曲的時代背景和感情生涯:貝多芬在創作交響曲的時候,身邊只有一個女仆,眼睛的失明、耳朵的失聰都沒有使他倒下,他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羅曼·羅蘭如此評價貝多芬的一生:對于貝多芬,“他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個明凈如水的早晨,僅僅有幾陣懶懶的微風。但在靜止的空氣中,已經有隱隱的威脅、沉重的預感。然后,突然之間巨大的陰影卷過,悲壯的雷吼,充滿著聲響的可怖的靜默。”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讓同學們針對貝多芬的交響樂發表自己的看法,并予以適當的評價。
老師還可以通過引進現代歌曲講述作者的人生經歷,或者通過一些演唱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學演唱黃家駒的《大地》時,可以介紹黃家駒早期是Beyond樂隊的成員之一。Beyond是香港著名搖滾樂隊,成立于1983年,被公認為華語樂壇上最成功和最有影響力的樂隊之一,Beyond不但在香港、中國內地及臺灣均有大量樂迷,即使遠在日本、馬來西亞等國也有大量的歌迷。黃家駒是Beyond樂隊的主音及吉他手,也是樂隊低音吉他手黃家強的二哥。他的吉他水準被公認為香港樂壇的頂尖水平……老師在介紹完之后,再通過教授學生演唱的方式,讓他們親自感受。
學校在實施教學方針的時候,要制定具體的計劃方案,根據時代的不同要求研究不同的學習方法,不是強“塞”給學生知識,而是讓他們愿意去學。要讓他們的積極性提高,就要讓他們了解學習的意義以及對他們未來的好處,讓他們知道在學校中掌握的這種學習方法可以適用于自己將來的職業需要。這就好像你要向我介紹一款產品,你不跟我說它的價值,我是不會買的。所以,學校一定要堅持“百年大計、教育為先”的方針,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每個學生的綜合素養,才能夠讓他們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教學方式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熱情的提升。根據時代和社會的發展,我們要制定出更加符合時代性和學生個性化的教學方案與實際的教學措施,這樣才能及時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能改善學校的教學和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中專的學習階段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階段,尤其對音樂素質的培養來說,這一階段的成果可以說是受用終身的。教師在這關鍵的階段幫助學生樹立起健康的、積極向上的主觀能動性,既是義務更是責任。在中專音樂課堂教學中,創造多樣化的音樂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自主熱情乃是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重中之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使學生按規律的成長,才能使培養的學生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1]田洪衛.中專音樂教學方法研究[J].職業技術,2011(07). [2]李夢麗.中專音樂創新教學[J].音樂天地,2014(08).
G633.951
A
1005-5312(2015)17-02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