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力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黨委宣傳部,河南 鄭州 450015)
基于藝術類學生特點的《應用寫作》課堂教學策略初探
韓力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黨委宣傳部,河南 鄭州 450015)
藝術類大學生是一類特殊群體,他們在學習習慣、思維方式、個性特征等方面具有獨特性。文章在對藝術類學生的特征和與之應對的應用寫作課堂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探索積極有效、適應學生特點的《應用寫作》課堂教學策略,為提高藝術類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增強藝術類學生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供具體的設想和建議。
藝術類學生;應用寫作教學
《應用寫作》是當前國內高校為培養新時期應用型人才需要而開設的一門基礎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熟練掌握應用文寫作技能。這門課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偏重于傳播知識和灌輸理論,忽視了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導致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大學生實際應用寫作水平與用人單位的期待存在巨大差距。針對這門課的教學改革已迫在眉睫。
藝術類學生由于其專業學習方式的特殊性,與其他普通專業學生相比,他們的應用寫作水平更低,這給教學帶來了實際的困難。如何發揮高校藝術類專業《應用寫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值得思考。
1.文化課基礎差。由于專業學習的特殊性,以及外界對藝術專業固有的認識,藝術類學生從高中起便一心專攻特長。輕文化重特長的固有認識導致藝術類學生對文化課的重視程度不高。他們投入大量的時間在專業技能的掌握和練習上,忽略專業課的學習,文化課基礎差。
2.文化課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藝術類學生在專業課學習上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導致他們對文化課的學習動力不足,也缺乏明確的目標,加上對課程認識不到位,他們普遍認為所學課程對將來工作作用不大。文化課教學課堂成了他們睡覺聊天休息放松的課堂,進入大學后這種現象表現得更加明顯。
3.個性多元化、思維活躍。藝術類學生強調個性發展,他們思維活躍,具有較強的創造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在學習方式、學習內容、學習過程中表現出較強的自我意識,喜歡接受新鮮事物,比其他學生更不容易接受課堂氣氛的沉悶。
4.對自身學習存在錯誤認識。藝術類學生在文化課學習上普遍存在誤區,一方面他們認為學習是自己的事,與老師無關,學習被動;另一方面他們對自身持否定態度,對學習有畏懼心理,認為藝術生就是學不好文化知識。
5.紀律松散、缺乏自我管理。學生追求個性的發展,在專業課的學習中他們的課堂相對自由,學生會隨意講話閑談,找借口進出教室,沒有遵守課堂的各種約束與限制的意識。這種行為習慣和表現出現在正規的文化課教學課堂,干擾了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
教學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需要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相互配合。藝術類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給《應用寫作》的課堂教學帶來了突出的問題。
1.學生到課率低,課堂應付。現代大學生中普遍存在“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的現象,作為公共基礎課的《應用寫作》盡管具有實用價值,也難免淪為學生的必逃課程。藝術類學生長期以來對文化課缺乏重視,加上對課程認識不到位,他們的到課率更低。盡管老師在課上再三強調應用寫作的重要性,即使有同學想學好應用寫作,但也是一時興趣,難以堅持。文化課基礎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讓他們對寫作普遍產生畏懼心理,來上課成為他們應付考勤、保證考試能過的一種應付。
2.教師課難上,課堂沉悶。《應用寫作》課程理論性、政策性、針對性較強,格式的程式性、語言的簡約性、文種的單一性等原因,使得課堂難免趣味兒性不足,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忽視了藝術類學生的獨特之處,沒有做到“因材施教”,無法吸引他們。再加上教材選用不合理,忽視了藝術類學生的特殊要求等,這些都給實際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困難。
新的教學改革強調師生互動,但由于藝術類學生到課率極低,學習積極性不高,來到課堂的也是玩手機、睡覺,教學缺乏有效性互動,老師在課堂上唱獨角戲,課堂沉悶,教學效果不佳,教學進度慢,教師課難上。
要解決藝術類專業《應用寫作》寫作課堂存在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針對藝術類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思維特征來實施相應的教學策略:
1.根據學生專業的特點選擇教學內容。《應用寫作》大多是為文秘、中文等專業基礎課或者各專業公共課制定的,對藝術類學生來說,通用教材內容一般偏難,與藝術相關的內容不多,較難吸引他們。因此可以多選取與藝術類學生專業相關,內容合適的教材,并根據需要擴展一些相關內容來吸引學生。
2.重視學生的個性特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在應用寫作的教學課堂上,藝術類學生具有其他專業的學生所不同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征,作為老師應該意識到這種差別,正視他們在學習中出現的消極態度和倦怠情緒,多加以引導,幫助學生加強從消極態度到積極態度的轉變,在教學中因勢利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逐步樹立主體意識,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從被動轉向主動,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3.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等資源,吸引學生注意力。根據藝術類學生的特點,課堂教學課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等教學資源,如選擇色彩豐富、圖文并茂、集圖畫聲音文字于一體的課件、影像資料等輔助教學,將學生的視覺、聽覺等都調動起來,把他們從單一、枯燥、程式化的教學內容中解放出來,調動他們課堂的積極性。
4.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積極評價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教師帶著輕松自信的心情走進課堂,以良好的情緒影響學生,對學生充滿信心。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對不善于表現的同學要多加關注,不吝惜對學生的表揚,讓學生感到自己的努力被認可,從而信心倍增更加努力。
5.積極開展課堂活動評定,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應用寫作的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可通過積極開展課堂活動評定等方式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使學生真正做到自主學習,重視學習過程。同時使學生改變只注重成績不注重學習效果的評價方式,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反思自身在一段時間內在學習目標、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方面的表現,對自身學習有一個綜合而全面的認識,進而積極尋求改進的方法。
6.提高親和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藝術類學生有善于活躍課堂氣氛的優點,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需提高在學生中的親和力,尊重學生,創造機會與學生溝通交流。課堂上,營造輕松的學習氣氛,用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課余時間,利用情感策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與學生通過郵件、QQ、微信等進行交流,補償課堂教學的不足。同時,教師要善于通過自身良好的專業素質和個人修養來影響學生。
藝術類專業學生是一種特殊群體,他們有思維敏捷、個性多元化等優點,同時也有文化課基礎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紀律意識淡薄;注意力不集中等弱點。認知水平、個性特征、思維方式的獨特性,使得對他們的《應用寫作》課程教學復雜而又獨具特色。作為老師,除了具備應有的專業素質、教學態度外,還應當在教學實踐中,結合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能動性。同時與學生應多進行溝通和交流,用淵博的知識,足夠的耐心與熱情影響學生。積極更新教學觀念與模式,多進行教學反思,糾正教學中出現的失誤,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教學,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發揮應用寫作課為“人文素質”課的育人功能。
[1]唐少清.基于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10(09).
[2]王翠榮.關于高校應用寫作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06)
[3]張雁泉.高校應用寫作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析[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
G640
A
1005-5312(2015)11-0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