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強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00)
體育舞蹈又稱國際標準舞,是我國乃至國際上非常流行的社交舞蹈,它有著娛樂休閑、強身健體、陶冶情操等多元化于一體的藝術體育項目。體育舞蹈包括社交禮儀、人文學、運動健康學、運動心理學和肢體美學等特點以及它所概括行為藝術、肢體表現藝術和人體造型藝術等,具有多元化的教育功能。
長春市養(yǎng)正高中,吉林大學,長春市第二實驗中學,以及長春市各大體育舞蹈工作室8處,所研究對像包括在校學生和非在校學生的學習訓練。
1.2.1 觀察分析
跟蹤觀察研究對像的隨堂學習課程,跟據現場同學對教學信息及現存教學方式的反饋信息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1.2.2 問卷調查法
問卷由筆者代課時親自發(fā)放,即時收回。共計發(fā)放調查表120份,回收113份,有效問卷達94.17%。(如表1)
2.1.1 學生對體育舞蹈有較高的學習熱情
經調查顯示,這充分表示學生對體育舞蹈有著強烈的學習興趣。然而興趣是學生求知欲望的動力,當學生對某種運動項目產生濃厚的興趣時候,他們就會非常渴望這項運動帶給他們的體驗,就能主觀意識上接受這項運動項目,譬如體育舞蹈帶給他們增強體質,鍛煉自身運動水平,有利于提高身體素質。并且伴隨的動聽音樂,從而進一步的將體育運動與藝術相結合。
2.1.2 廣大社會群眾對體育舞蹈的熱衷度
體育舞蹈是一項藝術與體育相結合的體育運動項目。它既具有較強的體育鍛煉功能,又有很強的陶冶情操的功能,健身與娛樂融為一體,不受場地條件的限制,簡單易行。在廣大社會人民群眾中備受喜愛并且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推廣。
2.1.3 長春市體育舞蹈專業(yè)教師缺乏,技術水平不夠專業(yè)
由于我市體育舞蹈開展的比較晚,我市各大高校擁有的體育舞蹈教師資源較少,僅吉林體育學院及東北師范大學兩所,年年只招收為數不多的體育舞蹈學生,遠遠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其次,體育舞蹈教師技術水平不夠專業(yè),由于多數體育舞蹈教師是由藝術體操或其他舞蹈專業(yè)教師轉行而來,在體育舞蹈教學方面經驗不足。加上體育舞蹈理論和技術知識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日益更新,以前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已經落后,導致大部分技術教學無法很好地融合,學生所學的舞蹈并不正規(guī)和標準。因此,教師資源的匱乏、教師專業(yè)水平不足成為阻礙體育舞蹈事業(yè)發(fā)展的主要問題。
2.1.4 我市部分高校有開展體育舞蹈的環(huán)境及優(yōu)勢
首先,部分高校有良好的室內體育館、音響設備等。其次是有良好的師資條件,其它舞蹈、體操、健美操等教學工作的師資可以更多的投入體育舞蹈項目的開展。最后是高校有開展體育舞蹈的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在體育課程中融入體育舞蹈課程內容,還可以向高年級學生開設體育舞蹈的選修課。
2.2.1 體育舞蹈應遵循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規(guī)律
我市社會市場經濟體系為體育舞蹈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發(fā)展,使它能跟上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步伐,發(fā)揮體育舞蹈在市場經濟中的創(chuàng)收優(yōu)勢,讓體育舞蹈本身所潛藏的能力多渠道創(chuàng)收,在市場經濟體系下得以達成。鉆研和擬定體育舞蹈的發(fā)展策略,我們不僅要建立體育舞蹈良好的發(fā)展條件,了解體育舞蹈相關特性以及環(huán)境條件因素對體育舞蹈的發(fā)展影響,科學的引導和管理體育舞蹈的發(fā)展,分階段有步驟的逐步實行。
2.2.2 體育舞蹈教師積極參加科研及資迅的學習及搜集
體育舞蹈的教學過程中需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找出其教學方法的規(guī)律性。同時還要不斷改革和提升教學方法和手段,掌握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并且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自身業(yè)務水平和知識結構是決定教學水平高低的關鍵因素。而這些能力的獲得,只有通過不斷地鉆研和學習體育舞蹈的專業(yè)理論知識來獲得,還要通過不斷的實踐來找到更好更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對體育舞蹈藝術的探求,對教學與訓練方法的精益求精,學習國內及國際上先進的技術,不斷提高和改進自身的不足,是一名優(yōu)秀的體育舞蹈教師所應具備的專業(yè)精神和專業(yè)素質。
2.2.3 加強體育舞蹈與音樂的配合從而升華深度教育
體育舞蹈是一項體育與藝術相結合的項目,而且體育舞蹈的起源與發(fā)展各不相同,舞蹈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別,舞蹈的音樂節(jié)拍與舞蹈風格韻律都有著不同,這些都不是通過單一的動作教學就能讓學生掌握的。體育舞蹈分別由摩登舞和拉丁舞共10種舞組成,不論是連綿不斷、輕快起伏的華爾茲,還是抒情緩慢、溫文爾雅的狐步,還是輕快活潑的快步舞,以及熱情奔放的桑巴之所以在重力、時間、空間流暢度上有不同的表現,主要是自節(jié)奏感的不同。體育舞蹈運動是一項充滿生機的、韻律的、形象的、多層次的藝術化的體育項目,是多樣化統(tǒng)一的形式美,在體育舞蹈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體育舞蹈獨特的藝術美感,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使學生對美的認識和理解把握展現的都恰到好出,才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較高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等綜合素質較高的新型人才。

表1 學生對體育舞蹈喜愛程度調查
2.2.4 加強體育舞蹈的體制改革
我國體育事業(yè)體系的發(fā)展及目標的確定以及相應的各項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出臺,為體育舞蹈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利幫助。國家體育總局明確提出,要與國際體育發(fā)展的商業(yè)化,職業(yè)化,社會化的發(fā)展趨勢相結合,在運動項目管理上要更多的下放權力,放開搞活,這些政策的擬定和實施,對體育舞蹈的發(fā)展毫無疑問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長春市青少年對體育舞蹈比較喜愛,但由于缺少專業(yè)體育舞蹈教師,學校開設此課程的較少,限制了體育舞蹈的普及與發(fā)展。首先,在各級有條件的學校開設體育舞蹈課程。其次,注重培養(yǎng)專業(yè)教師,使教學內容更合理化、系統(tǒng)化,從而把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和藝術修養(yǎng)的高素質人才。
[1]陳立農.我國體育舞蹈發(fā)展現狀與對策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1,21(1):114-117.
[2]高麗.促進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15(2):5-6.
[3]朱鵬屏.節(jié)奏·力效·配合——談體育舞蹈教學的三要素[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0,14(2):60-62.
[4]戚卓新.普通高校推廣體育舞蹈的現狀與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S1):75-77.
[5]林琳.我國高校體育舞蹈開展現狀分析[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2):119-121.
[6]田桂菊.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改革之研究[J].中國群眾體育,2005(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