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
(沈陽體育學院 遼寧沈陽 110102)
2006年教育部部長周濟簽發部長令,公布了《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規定》要求,高等學校總體上要按師生比不低于l∶200的比例設置本、專科生一線專職輔導員崗位。通過各省市的具體落實,各高校輔導員師生比基本維持在這一比例。由于學生人數眾多,輔導員對學生的教育、管理質量問題以及輔導員自身的壓力問題逐漸凸顯出來。如何提高輔導員的教育質量,減輕輔導員事務工作的壓力,關鍵在于建設好學生黨員隊伍。本文從心理契約理論角度對遼寧省運動訓練專業學生黨員先進性和模范作用進行研究,以幫助學校充分發揮學生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帶頭作用。
通過調查,學生們認為身邊的黨員的先進性模范作用的發揮要好于普通同學,但是,極個別的黨員存在一些問題,其先進性模范作用的發揮并不理想。絕大多數黨員的先進性和模范作用能夠發揮出來,具體體現在思想上先進、學業上突出,分別有133、118人次選擇了這兩個選項,而選擇服務意識強、綜合能力較強這兩個選項的人次分別是65、49。究其原因,學生黨員的發展中,學業是重要的標準之一,入黨有著學業方面的要求,難免學生會有這樣的理解,另外,由于黨員發展中要求積極分子和黨員要進行黨團知識的學習,思想上的要求確實比普通同學要高,因此,選擇這一選項的學生人數多也是情理之中。而選擇服務意識強、綜合能力較強這兩個選項的人次較少,因為學生黨員先進性模范性作用的發揮更多體現在各類工作和活動當中,這些工作和和活動的開展一方面學生并不太理解;另一方面工作和活動的內容對于不了解工作、活動開展的普通同學來說教育預期的符合度并不大,這就造成了一定的錯覺,使學生忽略了學生黨員在工作和活動中所發揮的積極并且重要的作用。這個問題也是值得基層黨組織應該認真反思的問題,工作的進行和活動的開展,要使學生深刻理解它們的教育意義和黨組織為此所付出的大量的艱辛和汗水,不是應得應分,而是值得珍惜。有117人次認為黨員在發揮先進性和模范作用時工作的態度不佳是最大的問題,思想覺悟不夠高、服務意識不夠強、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奉獻精神、文化素質教育不足、組織相應制度不完善、組織重視程度、實現途徑太少這七個選項則分別有14、35、24、17、23、32、12人次選擇。差距如此明顯,也不難發現其中的問題所在。
總的來看,目前遼寧省高校運動訓練專業學生黨員先進性模范作用的發揮情況良好,但是也存在如學生黨員的工作方式方法生硬,學生黨員先進性模范作用發揮的不夠突出和明顯,普通學生對學生黨員的表現存在誤解等等問題。
通過發放專家問卷,該課題從提供較好的工作條件,提供較好的工作環境,黨組織對黨員尊重,黨組織與黨員的交流,黨組織聽取黨員的意見和建議,黨組織活動豐富,黨員參與黨組織的決策,黨組織對黨員的獎勵和表彰,黨員黨內權力的發揮這9個方面來對黨組織的責任進行調查。
通過圖1可以看出,被調查的學生黨員認為黨組織與黨員的溝通對黨員先進性和模范作用發揮的影響最為重要,其次是黨組織聽取黨員的意見和建議、黨組織對黨員的尊重、提供好的工作條件、黨員黨內權利的發揮,黨組織對黨員的獎勵和表彰對黨員心理契約的影響較小,提供好的工作環境則影響最小,這樣的結果表明目前黨組織對黨員工作環境和對黨員的表彰方面做得比較好,被調查的學生黨員對目前的狀況表示滿足,但是也反映出一些問題,如黨組織與黨員的溝通交流不能滿足黨員的需求,黨組織聽取黨員聽取和建議的情況較黨員的心理要求還有差距,黨組織為黨員提供的工作條件還不能得到黨員的滿意,黨組織對黨員的尊重沒有使黨員得到心理上的滿足,黨員黨內權利的發揮還比較少等等問題。這就說明黨組織雖然對黨員有一定的物質、政策傾斜,但也需要多關心黨員們的心理狀態,特別是加強黨組織與黨員的互動和交流,增加黨組織對黨員的關心,體現出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心理契約是一種雙向的契約,包括了組織對個人需求、意愿、心理體驗的滿足,也包括個人對組織承諾的履行和忠誠。對黨員責任的考察從黨員遵守黨章,黨員對信仰堅定,黨員自覺樹立良好形象,黨員對工作恪盡職守,黨員對黨組織交代的工作沒有抵觸情緒,黨員在組織活動外日常工作表現,黨員與黨組織之間的情感關系,黨員提出合理化建議,黨員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9個方面進行調查。
通過對學生黨員的調查(圖2),不難看出黨員責任對黨員先進性和模范作用的影響集中在黨員遵守黨章、黨員自覺樹立黨員形象和黨員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確實是黨員最應該做到的,而且也是能夠切切實實可以進行標準化的選項。在其他方面,由于缺乏權威和明確的規定,黨組織對黨員的管理剛性較強,柔性不足,這也與黨組織責任部分的調查結果不謀而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黨員對信仰的堅定確實存在一些問題,通過訪談的方式對一些黨員的情況進行了了解,發現并不是對黨的信仰不夠堅定,而是學生黨員們認為在黨員發展過程中,通過黨內的系統培訓和教育,黨員對自己的入黨動機都進行了反復的思考和斗爭,在不斷的學習中,入黨動機已經端正,對黨的信仰已經逐漸樹立起來。而對信仰的堅定,更應該通過一些具體的要求和工作來檢驗,并不是口頭上的宣誓和應城,因此,認為該選項具有非常重要影響相對較弱。從打分較低的方向來看,黨員們認為黨員對黨章的遵守和黨員對信仰的堅定這兩項是非常重要(5分)、重要的(4分),認為一般的比例在各個選項中最低,這也證明并不是黨員對信仰的堅定對黨員先進性模范作用的發揮的影響不大,而是相對而言,黨員的信仰比較堅定,更多運動訓練專業的學生黨員非常務實,認為遵守黨內剛性的要求比宣誓和表態更加能夠影響黨員先進性模范作用的發揮。
目前黨組織對黨員的要求更多其中在對黨內工作的硬性要求上,黨組織除了物質獎勵和政策支持外,對黨員缺少傾聽、缺少關懷這類“柔性”的交流,因此,黨組織應該創新“柔性”交流的機制,建立黨員之家、黨員心靈作坊等一些幫助黨員調整心態,體驗黨的關懷和溫暖的機構。
對于各類的工作和活動,黨組織應該和學生進行溝通和說明,使學生理解目前黨組織的努力和黨員的辛勤付出,實現互諒互助的大環境,提高工作和活動的效率。
適當增加支部主題討論會、意見征求反饋等黨內活動,特別是校園、黨組織、支部發生的一些事件,征求黨員的意見和建議,表示對學生黨員的尊重,對意見中肯、表現突出的學生,也可以適當表彰。
加強學生黨員關于黨員義務的學習,使學生黨員充分理解校園內、組織中自己應履行的各項義務,同時也要積極發揮學生黨員的主觀能動性,鼓勵他們自我思考、自我組織、自我管理,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黨內活動。
結合當前的校內形勢和學生黨員身邊的現實情況,在黨組織培訓中,應當適當加入黨員人際處理、危機公關等課程,一方面加強學生黨員對于自己的組織身份認同;另一方面則加強學生黨員面對其他同學的不理解和刁難合理恰當處理問題的能力。
[1]冉鑫,羅仁貴,魏星.以增強黨性意識為核心,加強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J].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5):33-36.
[2]張盈.淺析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內涵[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0):67-68.
[3]郭蘭成.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中國冶金教育,2014(1):55-57.
[4]劉倫.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建設的新思路[J].科學社會主義,2006(3):66-69.
[8]苗國厚.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新思路[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165-166.
[9]張偉.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建設的長效機制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3):139-141.
[10]李志強,黃晞建.高校學生黨員民主評議長效機制研究與探索[J].福建黨史月刊,2012(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