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雄
(桂林市資源縣河口鄉文化站,廣西桂林541000)
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幾點思考
李光雄
(桂林市資源縣河口鄉文化站,廣西桂林541000)
本文主要從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出發,對其發展特點及現狀進行了分析,通過找出其建設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改進意見,以期能更好地推進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
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思考
(一)重視程度不高
由于在我國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過度強調經濟方面的建設,加上以經濟作為硬性指標的考核體系,導致相關部門在文化事業上的關注及重視程度都不高,甚至形成了基層文化建設只有投入而無產出的錯誤觀念。
(二)缺乏專業人才,工作難以開展
基層文化工作的有效開展,必須依靠專業人才才得以建設。然而,現今基層文化建設的專業人才非常匱乏。由于薪資、晉升等問題,很多專業人才不愿投身到基層文化建設中,而相關崗位的任職人員,在工作中大部分時間還要兼顧經濟建設工作,致使其無充沛的精力來做好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更談不上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了。
(三)文化活動匱乏,形式單一
目前廣場大眾文化活動盛行,但受地域限制,其延伸至村社的難度很大。加上部分鄉鎮文化站的作用發揮不大,不能有效開展“三下鄉”活動,且鄉鎮自身文化資源有限、設施不足等,文化活動形式較為單一。
(四)偏遠地區封建文化盛行
我國部分地區尤其是偏遠封閉的農村地區,由于當地落后的經濟條件及有限的信息化資源,當地民眾的精神領域依然被大量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牢牢占據,而這些不健康的文化及不良的活動形式,不僅嚴重阻礙了先進科學知識、健康文化的傳播,還增加了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難度。
(一)正確認識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加大投入力度
(1)當地政府部門及工作人員應積極轉變“重經濟發展、輕文化建設”的傳統發展觀念,正確認識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2)加大對基層文化建設各項工作的人才及資金投入,進一步完善基層文化服務設施,針對基層文化設施總量不足、水平落后問題,可采用多渠道、多手段的資金籌措方式(如政府出資、民間籌資、企業投資)來加大設施建設的力度;(3)在完成文化站、文體活動室等基礎文化設施建設的同時,應拓寬思路加強對其他文化活動空間和環境的建設,以形成一個完善的文化設施網絡體系。
(二)加強引導,規范管理
(1)針對目前部分農村地區所形成的不健康娛樂方式,政府部門應有計劃、有重點地對當地村民進行正確引導,在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宣傳活動的同時,不斷豐富文化活動的載體和形式,以吸引群眾積極參與其中;(2)在組織基層群眾參加文化活動時,文化活動的形式及內容應與群眾的接受能力及生活實際相適應,并注重與道德文化及科普衛生知識有機融合,以提升群眾的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3)加強各項管理工作,即一方面要抓好基層群眾文化隊伍的建設,另一方面通過相關政策來激勵、調動群眾自辦文化的積極性,并注意加強引導和規范管理,促進其健康發展。
(三)豐富活動內容
(1)在對本地區的文物、民族特色文化等資源普查了解的基礎上,結合本地特點,進一步挖掘傳統文化及民俗文化的內涵,并形成地方文化特色;(2)利用節日契機,大力開展各項文化活動,如歌舞表演、體育賽事等,以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3)做好平時的活動安排,堅持長期效益。通過定期舉辦“三下鄉”活動或組織群眾參與的形式,努力實現長期發展目標;(4)堅持與時俱進,不斷進行創新。活動內容應具有傳統性與時尚感,即傳統民族文化和先進科學知識融合,而活動形式應多樣化,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群眾參與。
(四)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
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需要各部門、各層級之間的有效配合和明確分工,那么建立一個高效的運行機制就十分必要。首先,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由于各個基層的情況不盡相同,因此,在文化建設上應從各地的經濟情況及文化基礎出發,做好分類工作。其次,樹立典范,做好示范工作。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本身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因此可以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來推進文化建設的開展。最后,進一步完善制度體制。為了保證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各項工作有效開展,需完善組織制度、考核制度、監督制度等。只有完善的制度作為保障,各級部門、各基層文化建設工作人員的職責才會更加明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運行機制也才會更加高效。
總之,基層群眾文化作為文化體系的基礎部分,對廣大基層群眾的精神世界和全民素質水平的提升都有著深遠影響。因此,不僅需要相關文化部門,更需要每位社會成員一起參與群眾文化建設,這樣才能更快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進程。
[1]姚樹強,王亞娟.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幾點思考[J].赤子,2012(04).
G249.2
A
1005-5312(2015)29-01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