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笑如
(甘肅省商務廳幼兒園,甘肅蘭州730000)
幼兒美術教學游戲化評價的新思考
金笑如
(甘肅省商務廳幼兒園,甘肅蘭州730000)
“幼兒園教育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泵佬g作為幼兒園教育活動之一,可與游戲優化整合。在教學實踐中應注意選擇易于表現的游戲化內容,提供多元的游戲化材料,建立利于創造的游戲化環境、給予富有個性的游戲化評價等,從而取得良好的活動效果,促進幼兒能力的發展。
大班幼兒;美術活動;游戲化
筆者結合實踐試探幾點對幼兒美術教學活動評價游戲化的新思考。
如果美術活動中沒有評價和欣賞,猶如樹只開花不結果,美術活動中的各種教育價值就得不得開發,幼兒的美術能力也得不到更好的發展。但習慣上,評價常常被當做對教育活動結果的檢查,總是放在活動的最后部分,如,看畫面是否整潔、色彩是否鮮艷、布局是否合理,等等。現代課程理論強調活動性與體驗性,重視活動及教育價值,注重活動的過程體驗,使評價過程成為與教育環境融為一體的動態發展過程,把評價作為教育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貫穿在教育計劃執行的始終。正如在活動開始之前,我們可以評價以前的有關作品,引起幼兒的興趣;在幼兒活動過程中,我們可以隨時進行評價,介紹個別幼兒的制作思路和獨特的表現,這可以讓幼兒從中得到啟發,不斷開闊思路獲得新想法。
在美術教學評價活動中,傳統教學模式往往是以教師評價為主,從教師的審美情緒出發制訂評價標準,將教師的審美情緒強加于幼兒。而讓幼兒共同參與評價——進行自評與他評,真正把幼兒作為評價的主體,改變教師一人評價的局面,促進評價流程的互動化。
自評強調幼兒充分說出自己想法,不僅要說出畫的是什么,還要說出為什么這樣畫。由于幼兒的水平存在差異,教師不能用同一種標準和期望要求每一個幼兒,而應充分理解幼兒的作品和創作心理,了解幼兒的美術語言。如,在“小兔采蘑菇”的添畫活動中,彤彤把一只蘑菇涂得一團黑,她向小朋友介紹她的作品:“這是一只有毒的蘑菇,我把它涂得黑黑的,提醒小兔千萬別采這只毒蘑菇?!比绻麅H僅是由教師評價的話,教師可能無法明白彤彤為什么要把蘑菇畫成黑色,甚至會批評她在色彩方面的運用不妥當。通過自評,教師對幼兒的構思過程有所了解,這也增進了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溝通,有利于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當采用他評方式時,教師要積極調動其他幼兒的參與意識。教師可以提問“你喜歡哪件作品,為什么?”“你對這件作品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想法?”讓幼兒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同時在教學實踐中,可以設計一些常用的簡單形象的圖標讓幼兒參與評價。如,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可根據班內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有創新”“有恒心”“好習慣”這三個不同的常用指標,并在同一張表格內呈現,分別用不同的符號來表示。教師只要在相應的符號上畫上標志就可以了,操作起來方便實用。
幼兒在美術活動中主觀能動性的發展,取決于教師的引導,更重要的取決于活動環境提供的有利條件和機會。幼兒美術活動離不開材料的投放。新鮮的材料會提高幼兒的興趣和表達能力,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如果單單是傳統的蠟筆畫,即使是再好玩的游戲教學形式,幼兒也會感到枯燥。因此在繪畫教學中盡量避免繪畫材料(包括作畫工具的多樣化和作畫場地的多樣化)的單一提供。
在幼兒美術活動中,教師對幼兒作品的講評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大班幼兒園同樣如此。幼兒需要從教師的講評中得到認可、肯定或是鼓勵,從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游戲化的評價既能激發孩子畫畫的熱情,又能作為教師的檢查手段。教師為達到自己所預設的教學目標,運用游戲化的互動評價,激起幼兒繼續參與畫畫的興趣?;蛘咭院⒆娱g的互動評價激發幼兒作畫的興趣和自信心。針對大班幼兒的特點,我采取富有童趣的評價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拯救小動物”活動后,我讓“大灰狼”來檢查,“籠子”哪邊的“欄桿”歪了可以擠進來,“籠子”哪邊的“欄桿”沒接好可以跳進來,從而指導幼兒馬上補插“欄桿”。這樣的評價既有趣,互動性又強,幼兒充滿了期待,提升了繪畫興趣。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眱和佬g創作表達的是兒童自我的思想情緒,屬于最原始的思維,這種思維唯兒童獨有。因此,教師對兒童創作進行評價的,要順應兒童的思維,尊重兒童的想法。蘇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你任何時候也不要急于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焙詹锏略凇锻ㄟ^藝術的教育》中指出:“藝術應為教育的基礎,美術教育的使命就是通過藝術來教育人。也就是說它是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最終目的?!币虼耍瑑灮蟀嗝佬g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正是美術教育的價值和目的所在。
[1]英國DK公司.兒童穿越時空百科全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4.
[2]王秀麗.幼兒美術教育的教與學[M].北京:北京師大出版社,2010.
G613.6
A
1005-5312(2015)29-02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