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旭(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河北保定071000)
口譯教學中同聲傳譯實驗室功能的開發與利用項目報告
韓旭
(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河北保定071000)
MTI專業學生在校內進行同聲傳譯練習主要是在同聲傳譯實驗室,本文是根據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同聲傳譯實驗室現使用情況而進行的實驗室功能開發與利用的實驗報告。實驗從設備熟悉、設備使用、筆記法練習、交傳練習、同傳練習等方面進行實驗,以求獲得更好開發與利用同聲傳譯實驗室功能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同聲傳譯實驗室;功能開發;利用
開設M TI專業的學校通常都配有同聲傳譯實驗室。同聲傳譯實驗室的設備及操作系統雖提供了同聲傳譯仿真實戰演練的環境,但在某種程度上,實驗室仍等同于普通語音室,學生通過聽或觀看教師播放的音頻、視頻等材料來進行交替傳譯或同聲傳譯,對于如何操作設備卻了解的不多。同傳室每臺顯示器都相應地配有鼠標和鍵盤,卻從未投入使用,這是一種極大的資源浪費。項目主要研究這些未被投入使用的設備的用途并將其投入日常教學中,以實現同聲傳譯實驗室功能最大化,做到物盡其用,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得到更好的鍛煉。
但實驗在進行中卻存在一些難點,首先,在國內的教育體制下,學生習慣了教師填鴨式的被動學習方式,如何將學生從被動學習的角色轉換為主動學習的角色,充分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是最大的難題;其次,同聲傳譯設備的操作相對較為復雜,如何將設備的功能與教師的教學目標有機地結合也將是個難點。
同樣,實驗在充分利用現有同聲傳譯設備的基礎上,將學生的身份和課堂的作用進行轉變,從而由學生轉換成譯者,課堂轉換成國際會議的戰場,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以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
在招收項目成員后,對項目成員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同傳室的當前使用現狀以及期望;根據成員們提出的問題進行系統而全面的分析,在與指導教師商議后確定了一系列的實驗方案,并在實施過程中進行項目方案改進。根據問卷的出的數據,90%項目成員表示同傳室的使用頻率及使用效率不高,希望可以增加同傳室的課程次數。此外,對設備的不熟悉也導致了不能發揮設備功能。
在設備了解方面,每位項目成員在熟悉設備構成和軟件應用后進行實際操作,其中,在做交替傳譯練習中,使用系統自帶詞典查詢單詞的平均速度由最初的11秒提升到4秒,查詢的速度提升進一步地提升了翻譯的速度與質量。在此基礎上舉行成員查單詞大賽,激發了成員們對項目的熱情,提高后續項目實施的成員參與度。
除查詢單詞以外,設備每臺客戶端均可自行查閱系統內上傳的文本、音頻、視頻等資料,也可讀取移動數據存儲設備上的資料,方便成員查詢自帶數據資料。
在隨后開展的筆記法練習中,成員們對所聽內容進行筆記復述,輪流在白板上做筆記交流筆記方法,項目成員們各取所長,總結出符合各自記錄習慣的方式方法。
選取各領域各主題的演講為主要練習內容,進行交替傳譯練習,其中畢業演講、聯合國會議主旨演講、外交部記者會等均為練習材料。成員們在獨自完成交替傳譯任務后又結組進行交替傳譯,意在訓練成員之間的合作,因為同一場會議通常是由2至3名譯員來完成翻譯任務的。搭檔議員之間的禮儀、交替方式、交替時間等都按照國際通用的方式進行練習,這樣對成員今后的職業生涯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在同聲傳譯練習方面,同樣采用了與交替傳譯類似的主題內容,同時也增加了國際會議、商務談判等翻譯內容。影子練習后進行箱內實戰操作,將項目成員分成四組且每組進行主題不同的主旨演講,于此同時,項目成員進行同聲傳譯練習,模擬國際會議場景。其他成員可通過設備終端切換并聽任意頻道成員的翻譯,最終給出分數作為小組綜合評分的一部分。
同傳實驗室的設備屬于教學設備,與實際同聲傳譯時使用的設備無論從構造還是從使用方法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別。項目最后租用同傳設備并向成員們講解其使用方法,項目成員在實際操作后對設備使用有了詳盡的了解。
經過18課時的項目練習,不僅項目成員受到了良好的口譯訓練,交替傳譯及同聲傳譯方面的技巧與實力軍有所提升。同時,項目也總結出了提升同傳實驗室功能與使用效率的方法。在課程之初便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了解設備、增加趣味賽事、增加課時、結組學習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轉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方式,并結合當前實時熱點信息作為翻譯練習的資料。增加學生實際的操作的頻率,可提升同傳實驗室的使用效率,同時提高了學生的應對聽譯的能力。
[1]朱巧蓮,湯倩.英語各類口音聽譯突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2]雷靜.國內同聲傳譯研究現狀及教學模式發展[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8(04).
[3]姚嘉.同傳實驗室建設方案分析報告——以三峽大學MTI同傳實驗室為案例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08).
H319.32
A
1005-5312(2015)29-0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