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旭鵬
(山東英才學院藝術學院,山東濟南250000)
娛樂導向性展示設計研究
姚旭鵬
(山東英才學院藝術學院,山東濟南250000)
娛樂活動是人們為了滿足調節情緒、抒發感情、追求審美愉悅而進行的不可或缺的精神活動。在文化產業飛速發展的今天,娛樂業成為了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正在一天天崛起,展示作為娛樂傳播的手段直接影響著娛樂經濟的發展,同時它也是連接時尚潮流與娛樂效益的橋梁,正引導著娛樂業的走向。
娛樂經濟;導向性;展示設計
展示設計在當今娛樂業中的應用潛力是巨大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娛樂文化產業伴隨著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飛躍,這主要歸功于政府的不斷扶持、娛樂行業的國際化以及娛樂時代的到來。娛樂業是我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發展最早的文化市場產業門類之一,統計資料顯示,“‘九五’期間,我國娛樂業共創造增加值500億元,占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份額的48.9%,‘十五’期間,娛樂業共創造增加值735億元,占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49.6%”。①在娛樂業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能否將展示設計合理的應用到娛樂領域已成為帶動娛樂業發展的關鍵。
美國娛樂界權威人士沃爾夫在《娛樂經濟》一書中指出,人類即將進入娛樂經濟時代,“娛樂因素”將成為產品與服務競爭的關鍵,消費者不管購買什么,都在尋求其中“娛樂”的成分。在這種“娛樂導向消費”的趨勢下,會有越來越多的產品、服務提供娛樂功能和娛樂因素。②能讓人感受到輕松有趣,跟休閑娛樂有關的人和事物都是娛樂經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展示作為娛樂傳播的媒介更是娛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展示設計無疑能夠將娛樂程度最大化,人們在感受娛樂帶來的愉悅感的同時也提高了消費欲望,這就必然會帶動娛樂經濟的發展,因此不僅“娛樂導向消費”,好的設計、陳列展出也必將刺激消費。
當今娛樂活動日趨成熟,其中所展示的技藝性、交際性、趣味性也越來越明顯,在體現這些特性的基礎上展示的國際化程度也不斷提高。隨著世界文化多元化的發展,在娛樂業正形成一股標新立異的獨特潮流,它不斷地更新自我,不斷地與世界文化交融,娛樂中的“昨天”已成為歷史,“明天”又在不斷變化,國際娛樂浪潮變得難以預測,展示作為娛樂首要的傳播途徑成為了聯系娛樂現實與未來的關鍵。
以娛樂為導向的展示設計,即包含展示設計的范疇,又與娛樂息息相關。可直觀歸納為在娛樂環境下以娛悅大眾為目的,帶有娛樂主題的展示設計。娛樂導向性展示設計的最終目標是將大眾愉悅程度最大化并盡可能的展示主辦方所要傳達的信息。然而,娛樂展示設計不等同于以盈利為目的的一般商業性展示設計,部分娛樂展示設計帶有公益性,如節日游行、燈節、廟會等由政府舉辦的群眾集會型娛樂展示設計。
本文將對娛樂展示的來源與發展以及具體類型展開研究,從設計的角度去分析形形色色娛樂展示活動以及其中的利弊,以其探索一條符合娛樂展示規律的設計思路。
展示設計是伴隨著人類社會政治、經濟的階段性發展逐漸形成的。展示的主體、對象、手段在不同年代有著不同的形式,其目的都是為了達到完美的溝通效果。以娛樂為原始目的的展示設計在封建社會主要成為了滿足統治者欲望的工具。而被統治階級的娛樂則多局限于街頭雜耍等至今流傳的傳統娛樂活動。
工業革命以后,歐洲各國舉辦了一批有世界影響力的工業產品博覽會,以此來推廣本國的工業生產技術和新產品,從而提高自身知名度增加國際影響力。1851年倫敦舉辦了首屆博覽會——水晶宮博覽會,在此后的時間里國際會展業迅速發展,經歷了產業化、市場化、主題多元化的階段。進入當代,會展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更是成逐年上升趨勢,現在全球每年國際性會展總開銷達2800億美元之多③。在這種情況下,會展業逐漸呈現出其全球化、專業化、品牌化的趨勢,與娛樂業相關的展示設計的也日漸增多,大型的娛樂活動都需要專門的展示策劃,而單純的策劃往往在設計上缺乏對美的感知力,專門的設計人才又對娛樂業的形勢與運行知之甚少,因此專門的娛樂展示策劃及設計實際上長期處于一種脫節的狀態。
我國的會展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目前正發展迅速。1951年我國參加了“萊比錫春季博覽會”,我國會展業由此開始起步。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進程的發展,會展業在我國取得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這具體表現在“會展業的舉辦以年均約20%的速度遞增,會展的規模不斷變大,種類也日趨繁多,其中娛樂類展示占展示總規模的40%左右,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娛樂業在文化產業中比重的增加,這一數字也在呈現不斷上漲的趨勢。”據最新資料統計,“近年來我國已有大中型展覽場館150余座,室內展覽面積超過了300萬平方米,每年舉辦的展覽會有3000多個”④,其中有半數以上來自娛樂業,從這些數據來看,我國正進入娛樂展覽大國的行列。
從奴隸社會晚期至今,表演藝術作為一門傳統的文化產業具有較長的歷史。所謂表演藝術是通過人的演唱、演奏或人體動作、表情來塑造形象、傳達情緒、情感從而表現生活的藝術;同樣也是在劇院、舞臺等演出場所以多媒體或其他現代技術為傳播媒介的展示類型。在娛樂展示中,演出是最主要的展示形式,其目的是讓觀眾獲得前所未有的視聽享受,或以別出心裁的方式與觀眾互動,刺激觀眾的激情從而促進娛樂消費。根據演出場所和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娛樂展示中的媒介類型的設計分為開放式娛樂展示設計與封閉式娛樂展示設計,此外還有一種娛樂展示活動是由政府或相關組織主辦,旨在滿足群眾節日、宗教生活的需求以及提高民族意識,本文根據其規模和特點將其稱之為運動集會型娛樂展示。
(一)開放式娛樂展示設計
開放型娛樂展示設計,顧名思義,是指在娛樂展示設計中的場地選擇為開放式空間,而選擇開放式空間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娛樂現場規模較大,二是其面向的受眾數量巨大。常見的開放式娛樂展示有演唱會、動漫展、電影展及電影節,在場地的選擇上,多為中大型的露天場所,如城市中央廣場、露天體育館等。
(二)封閉式娛樂展示設計
封閉式娛樂展示設計與開放式娛樂展示設計的形式不同,它的規模較小,受眾較少,因此采用封閉的空間設計形式。封閉式娛樂展示設計靈活性較強,前期經濟投入也較小,運作次數也較多,在場館的選擇和設計上要比開放式娛樂展示設計簡單靈活。此外封閉式娛樂展示設計多為演藝類娛樂,更加注重影音娛樂的效果,如何在小空間內將娛樂效果最大化是封閉式娛樂展示設計中重點考慮的問題。常見的封閉式娛樂展示有室內演唱會、演藝廳、戲院等。
(三)運動集會型娛樂展示設計
運動集會型娛樂展示設計是指一定時間內人們根據不同的節日或傳統進行的周期性的集會、游行等娛樂活動,其特點是群眾聚集量較大、機動性較強,常見的運動集會型娛樂展示有廟會、節日燈會、節日游行等。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世界文化多元化的發展,娛樂展示所涉及的領域變得越來越廣泛,無論是從深度還是廣度上都突破了原有的限制,這也成為越來越多國家新的經濟增長點。在設計上娛樂展示也無可厚非的體現出其多元化的風格,盡管面對的受眾各有不同,但展示傳達出的娛樂信息是無國界也無文化隔閡的,無論你身處何地,感受到的都是一種精神和情感上的交流,這也正是如今娛樂展示高度國際化發展的原因之一。然而由于當代設計上的復古主義潮流及傳統元素流行化的發展趨勢,娛樂展示在多元化發展的同時也保留了其地域性特色和傳統風格,傳統的設計元素開始受到越來越的關注。
(一)傳統元素的現代化運用
在娛樂展示設計中,傳統元素的現代化應用變得越來越普遍,各國都有體現其自身傳統價值的設計元素,如美國的印第安元素、巴西的桑巴元素、非洲的土著元素等在舞臺設計中的應用;也比如我國傳統神話故事在動漫展示設計中的應用等。
“西方的圖形藝術一般認為是源于古希臘文化,時間約在公元前750年至前338年間,亦即距今有兩千多年歷史;也有認為西方的圖形藝術,應追溯至法國的拉斯科洞穴中所發現的動物壁畫,則距今已超過15000年。”⑤
如今大量的設計師習慣將傳統元素放置于自己的作品中,使作品不僅有著現代化的外表,還賦以其傳統內涵的詮釋,可謂一舉兩得。以有著“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美譽的巴西狂歡節為例,節日中行走在大街小巷的彩車表演、桑巴舞表演等都盡顯獨特的“巴西風情”,而其中特有的圖形圖案為狂歡節也大放異彩。
在我國傳統圖形多種多樣,從原始圖騰到宗教禮儀,傳統元素影響著中國5000年的文化歷史,直到現在傳統的影子還比比皆是,也影響著老百姓道德及審美的標準。我國傳統裝飾圖案從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仰韶文化中的三魚紋陶盆、人面魚紋彩陶盆、多人舞蹈紋樣彩陶盆等等,都是我國傳統圖形的雛形,這些圖形不僅可以古為今用,還能夠為娛樂展示中創作由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圖形提供大量靈感和素材。傳統元素屬于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作為文化現象的娛樂展示是不能脫離民族文化這個大環境的,只有更好地從傳統民族文化中吸取、傳承、創意和發展,才能做出老百姓喜歡的設計。所以中國傳統元素在娛樂展示中的應用是很重要的,更好地利用傳統元素才能夠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內蘊。
我國傳統元素形式多樣且涉及范圍較廣。《歲寒三友》中記載了我國傳統的圖形紋飾的十大類型:“龍紋圖案、鳳紋圖案、吉祥圖案、漢字圖案、仕女圖案、花邊圖案、花卉圖案、十二生肖圖案、瑞獸圖案、建筑裝飾。”⑥在娛樂展示中,較為常用的傳統元素有蝠、鹿、魚、鵲、梅及“歲寒三友”等圖案,多用來表現“祈福”與“歌功頌德”等場景。此外,龍、鳳、鴛鴦、仙鶴、熊貓也常被用在動漫領域,用來表現中國特色的卡通造型。
此外,各種傳統節日中的娛樂展示也成為傳統元素現代化運用的大舞臺。如元宵節上的“正月十五鬧花燈”,運用現代技術制作的花燈上印有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此外還有古今結合的彩車、玩偶等,人們在感受現代化設備帶來的便利同時也沒有失去對傳統文化的樂趣。
(二)未來多元文化的應用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類社會越來越復雜化,信息流通越來發達的情況下,文化的更新轉型也日益加快,各種文化的發展均面臨著不同的機遇和挑戰,新的文化也將層出不窮。我們在現代復雜的社會結構下,必然需求各種不同的文化服務于社會的發展,這些文化服務于社會的發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復雜社會背景下的多元文化。”⑦
正如上文對“多元文化”的詮釋所說,在未來復雜的社會結構下,新的多元文化已必不可少的融入到設計的各個角落。拿一場現代演唱會來講,主辦方可以聘用國際知名設計師來做本國特色的設計,也可以從世界其他地區搜集演出人員,豐富演出效果,此外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將展示傳達給世界上任意地區的觀眾,娛樂展示中的地域化文化差異正一步步縮小,它正以一種悄然的步伐進入了世界文化融合的新時代。
★本文為山東省“傳統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專項課題,課題名稱:娛樂導向性展示設計的研究,課題負責人:姚旭鵬,項目編號:Z2014017;為山東英才學院校級課題研究成果題,課題名稱:娛樂導向性展示設計的研究,課題負責人:姚旭鵬,項目編號:14YCYBRW 06。
注釋:
①李建偉.中國文化化市場發展報告[R].北京:文化市場司娛樂演出處, 2008.
②丁建輝.創意產業與廣告創意[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③④嚴三九,王虎.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8.
⑤⑥杭間,何潔,靳埭強.歲寒三友:中國傳統圖形與現代視覺設計[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
⑦毛信德,蔣承勇.多元文化與外國文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5.
[1]王方華.中國會展經濟發展報告[R].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09.
[2]李建偉.中國文化化市場發展報告[R].北京:文化市場司娛樂演出處, 2008.
[3]李偉.論現代展示設計中信息的有效傳播[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 2003.
[4]趙恒元.漫畫國外節日[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
[5]呂品田.中國民間美術觀念[M].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
[6]Marian Dene Sauthoff.Conceptual frameworks and interpretive strategies in graphic design[J].UNIVERSITY OF PRETORIA,2000.
[7]Patrick W.Jordan.Designing Pleasure[M].Boston:Little Brown&Co.p.19.
[8]Lloyd D.Lindley.A Historical Review of Modern Green Space and Landscaping in America.Forum of china-USA.Beijing,2003.
J525
A
1005-5312(2015)29-02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