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倪
(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湖南長沙412000)
大數據背景下IM交互設計研究
陳可倪
(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湖南長沙412000)
隨著近年來發展迅猛的智能手機、可穿戴智能設備的發展和興起,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句話、一個動作,所處的位置信息都能被記錄和分析,因此信息社會也被稱為大數據時代,伴隨它而來的是無限的可能也是巨大的挑戰。
大數據;IM交互設計
即時通訊是一個終端服務,允許兩人或多人使用,網絡即時的傳遞文字信息、文件、語音與視頻交流。數據,是用來描述科學現象和客觀世界的符號記錄,是構成信息和知識的基本單元。大數據是結構復雜、數量龐大、類型眾多的數據的集合。從用戶的角度來看,交互設計是一種如何讓產品可用,易用,保持一致性,減少用戶的記憶負擔。
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和波及范圍的快速膨脹,改變了人們的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即時通訊軟件也成為人們最常用的網絡工具。隨著即時通訊軟件和技術的普及,全球即時通訊用戶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13年中國即時通訊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行業潛力較大。首先,政府對信息化大力支持;其次,經濟快速發展,通訊需求不斷增長,即時通訊市場潛力巨大;第三,中國文化造成用戶偏愛即時通訊,個人即時通訊培育了用戶使用即時通訊的習慣;最后,中國信息技術發展迅速,新技術的應用優化了用戶體驗。
即時通訊軟件數據類型繁多,包括結構化數據,半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在即時通訊軟件應用中,非結構化數據大幅增長,這些非結構化數據往往伴隨著社交網絡,移動計算和傳感器等新技術的應用產生,對數據進行挖掘、準確判斷成為即時通訊軟件未來發展的關鍵。對IM軟件交互設計進行分析,首先是本能層交互設計,它指設計視覺外觀和姿態,也包括聲音以及產品視覺方面的設計。我們可從界面布局、界面元素色彩、字體設計和按鈕設計來探討人與產品交互時的體驗。信息架構決定了頁面的布局,采用一個簡單視圖方便用戶使用。作為即時通訊軟件,界面元素色彩應保有一定安全性。字體設計遵循系統版本原則,按鈕則是引導用戶如何進行正確操作,所以盡量聯想、統一圖標風格來設計形式。其次是行為層交互設計,我們將從手勢和操作流程兩方面進行分析。手勢設計要遵循用戶習慣和心理模型,做到提供真正的便利。操作流程按照軟件內容、功能不同,而設計好清晰的交互框架,找到具體信息,簡化步驟,符合用戶使用習慣。最后是反思層交互設計,通過用戶使用IM軟件當中所產生的行為,對“認知摩擦”進行分析獲得的認識、反省、總結出IM軟件交互設計中存在的不足,在發展中進行不斷的修正,以期更加符合用戶的心理體驗。
交互與數據,是數據與行為的關系:交互的目的是數據的行為要求,交互有對整體數據和數據局部的響應。交互式一種縱向認知,是數據屬性的功能性認知。交互是與數據的交互,是數據行為特征表述的一個手段。使用IM軟件產生的數據是基礎,潛在的數據價值能有效激發、指導設計師的行為創新,以期帶來產品使用過程中更好的交互體驗。
對IM軟件產生的大數據進行研究的意義主要表現在:(1)信息化時代,IM軟件的競爭力將部分體現在對數據規模、活性以及對數據的解釋和運用的能力。大數據技術將引發社會生活方式及教育、學習的變革,在大數據領域的落后意味著失去產業戰略制高點的機遇;(2)大數據是產業信息化升級的重要推動力量,如何感知、利用這種大數據成為IM軟件交互設計面臨的共同難題,成為行業數字化、信息化的障礙,如何突破這一障礙,關鍵在于對大數據基本共性問題的解決,譬如:對非結構化數據的統一表示與分析,目前缺少有效的方法和工具;(3)大數據在科學和技術上的突破,意味著人們能理清數據交互連接產生的復雜性,掌握數據冗余與缺失雙重引起的不確定性,進而根據實際從數據中挖掘出所蘊含的信息、知識,最終達到充分利用數據價值的目的。
信息可視化是一個從抽象數據到可視化形式的過程,需要將非空間的抽象信息映射為有效的可視化形式,并通過人機交互來提高人的感知能力。通過便捷的交互方式在海量數據中迅速、有效的發現隱藏在抽象數據信息內部的特征、模式、趨勢和規律,為IM軟件交互開發和決策提供依據。
數據的爆炸將影響IM軟件行業的競爭方式,未來的競爭將更加精細化,這種精細化,就體現在IM軟件產生數據的收集和分析上。這也表明,大數據時代,不僅意味著更廣泛、更深層的開放和共享,還意味著更精準、更高效、更智能的管理革命。我們要從數據分析中得出有效方法,解決IM軟件同質化問題,如何做到創新,就應該深度挖掘出用戶使用時所產生數據的潛在含義。總之應對數據挑戰時,應早日確立一個數據平臺來專門管理數據,以期得到更精準的數據推斷來幫助提升用戶的交互體驗。
[1]涂子沛.大數據[M].南寧:廣西師范出版社,2013.
[2]程時偉.羅玉容.信息可視化中的交互設計研究及應用實例[J].創意與設計,2011(02).
[3]代玉梅.自媒體的本質:信息共享的即時交互平臺[J].云南社會科學, 2011(06).
[4]左媛媛.人機交互設計在手機產品上的應用研究[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2.
TB47
A
1005-5312(2015)29-02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