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
(丹東市群眾藝術館,遼寧丹東118000)
群眾攝影如何掌握和理清攝影學習的脈絡
于波
(丹東市群眾藝術館,遼寧丹東118000)
攝影學習是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有一些步驟和方法的,因此,學習之前應該理清脈絡,明晰思路,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都應該始終有更廣泛的藝術學習。這樣,有助于提高攝影者的水平和效率。
攝影;學習;理論;理解力;提升
當今,數碼攝影的普及已經讓攝影這門藝術的準入門檻大為降低,很多剛入門的攝影愛好者以為配備了攝影器材就已經成了“攝影人”,但絕大部分的攝影者并不知道通過怎樣的學習與實踐的方法,才能讓自身的技術素養和審美水平得以快速提升。這部分攝影者僅限于“自娛自樂”的記錄式攝影,并未在認識和發現以及攝影理論學習中汲取“營養”始終在攝影藝術的門檻徘徊。
其實,拍攝就是用手中的相機去認識、去發現眼前的世界的過程。對畫面中各元素的選擇正顯示出攝影者對生活、對景觀的關注點,甚至是理解力。攝影學習是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有一些步驟和方法的,攝影者只需敞開胸懷,學會交流合作、理解認識和發現的關系、理清攝影理論學習的脈絡,明晰思路,就能快速提高自身的攝影水平。
學會與別人交流、合作。有機會與其他攝影師和藝術家成為朋友!攝影者能從他們身上獲得更多的靈感和經驗??纯此麄兊淖髌?,與他們交流拍攝想法和技術,絕對會感到受益匪淺。幾乎所有的攝影名家都喜歡和新進者進行交流,而且大多都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因為他們喜歡看到在自己的指導下,入門者的水平有大幅的提高,是除了作品獲獎之外,讓他們頗為值得自豪的一件事,也正是攝影才有的這樣的魅力。攝影者還需經常要聽取他人的建議與評價。有些建議都可以采納,建設性建議任何時候都是有益無害的,即使忠言逆耳。但并非全部接受。真正說到“點”上的建議一定要聽取,而那些言之無物的,甚至是你無法做到的建議,盡管“讓他隨風去吧’。不要害怕比較,很多攝影者都害怕拿自己的作品與他人的進行比較,實話說,這樣的比較是不可避免的。對于攝影者來說,比較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永遠不要害怕比較!要在比較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并且還要學習他人的優點。別人拍了很多很棒的照片,是因為他們是用心拍的。這時,不妨反問一下自己有什么樣的優勢。沒錯,就是想象力!每個攝影者都有自己獨特的想象力,這些想象力就是自身的創作源泉。不要停止前進的腳步,學會從別人那里尋找靈感,獲得前進的動力。只要不斷努力,總有一天會發現自己的作品已經不同尋常。此時,可以由衷的說一句:“已漸入佳境!”
認識事物之間的關系,發現有意蘊的畫面。攝影是通過鏡頭來觀察世界的,是首先選擇有用的對象和有價值的元素,把沒用的、沒有價值的元素排除在取景器之外,再利用構圖的手法,創作出好的攝影作品,所以說取景器后面的那雙眼睛是攝影成與敗的關鍵,而指揮那雙眼睛的則是大腦。世上事物都不是獨立存在的,相互之間有聯系、有影響,或隱或現的蘊含著某種思想或意味、故事或情節,這正是我們鏡頭不能錯過的。一般的攝影人只注意和選擇主體事象來拍攝,不注意邊緣事象的選擇,造成一些有意義的鏡頭被疏忽。有經驗的攝影家卻兼而得之,把大小、粗細、剛柔、新舊、古今、傳統與現代、蒼老與幼稚等對比攝入同一畫面,事物形象更鮮明,給人的感受也更強烈。生活中有許多事物有相似性、可比性,可以通過這一件事物去認識另一種事物,或者去表現某種抽象的意義,這比直白呈現更生動、更耐看。對于拍攝而言,無論是主題選擇還是方法應用,都沒有一成不變的定律和規矩,甚至會隨著事物的發展、時間的推移、人們的審美要求而發生著變化。有了好的食材,也需要恰如其分的配制。好作品必須是主題突出、畫面簡略、構圖與形式的完美結合,同時觀看后應該有深刻的印象。在拍攝中選擇有用的元素,就必須要具備一種攝影人對事物獨特的觀察力,即攝影人的眼睛。攝影觀察力來自于對攝影的熱愛和對拍攝對象的情感,以及拍攝時的激情、沖動和渴望,同時要具備審美能力和拍攝技巧,在觀察中我們還應該在形狀類似的物體中發現它們的規律,去找出它們的“節奏和韻律”。只有這樣,才能拍攝出滿意作品。
在攝影理論學習中汲取“營養”。理論學習的作用在于解釋自己,攝影人對作品的理解力自然是首要的。部分人對于攝影的學習和認識還不足,應當充分地認識自己作品的最終呈現是出于何種目的,表達怎樣的思考,以此梳理出清晰而具體的想法,否則,照片本身的光彩很可能因為失當的編輯而大打折扣。這其實是幫助你從攝影的狹小范圍走向更廣闊的影像文化天地,這包括基本構圖、用光、色彩等,通過這些學習才有“資格”成為一名攝影師。你可以到高校里聽課,也可以參加一些輔導機構的培訓,包括攝影的分類,人像、風光、紀實、新聞等,不管怎么分類,其實還是在學習一些攝影語言和技巧。其次要培養和訓練閱讀攝影理論文章的能力,一定的閱讀量有助于提高攝影者對攝影本體理論和攝影美學理論的研究能力。知道攝影是怎么來的,攝影是怎樣發展的,都有哪些重要人物,你喜歡的那一類攝影以前是怎樣拍的,要在攝影史中找到自己的根基。培養與訓練用文字表達攝影思想的寫作能力。對于一個創作者來說,闡述很重要。你對哪本書上的哪句話,或那篇文章有感想,就寫下來?,F在網絡的普及其實給大家很多的表達空間,平時小的積累特別有效,我們不是要當作家,目的是要表達對攝影看法,看到一張照片、一種攝影現象可以進行評價,用文字表達對攝影的思考能力,攝影不僅是在拍照這個層面上,更是整體的思考和語言的表述。
J40
A
1005-5312(2015)29-02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