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緒強

一提西湖龍井,就得喝杭州龍井村出的;一提大閘蟹,最好是從陽澄湖撈上來的——消費者在食材挑選上有著特殊的偏愛:只有原產地“出身的”,才能讓人心馳神往。
然而當下消費市場上,一些商家對原產地資源搶占、濫用甚至冒用的行為,不可避免地給不少地域名產的質量和聲譽蒙上了陰影。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建設,關乎人們舌尖上的安全。4月20日,阿里巴巴宣布啟動“滿天星”農產品溯源計劃,正式推進農產品防偽溯源進程。作為第一家農產品試點縣,遼寧省大洼縣政府也配合啟動當地10款地標性優質農產品的信息追溯,為每件農產品配備“身份證”上線銷售。生長期長達8個月的堿地柿子,味道甘甜的野生蒲筍,生猛到可以攀爬植物的稻田蟹,將通過阿里平臺與消費者見面。
手淘掃一掃,就能 “驗明正身”
作為“滿天星”農產品溯源的第一家試點縣,大洼縣資源豐富,盛產河蟹、大米、堿地柿子等優質農產品,同時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一片紅河灘濕地,吸引了來自各地的游客。記者了解到,大洼縣在淘寶網“特色中國”頻道已搭建起“大洼館”。加入“滿天星”計劃后,“大洼館”所售的每件農產品都將持有獨一無二的二維碼,如盤錦河蟹、盤錦大米、堿地柿子等傳統特色優質農特產品將通過阿里巴巴平臺送往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手中。消費者只需通過手機淘寶掃二維碼,就能立即看到每件農產品的“出身”以及各項檢測指標。
針對不同類型農特產品各自的成長特點,溯源二維碼背后承載的是不同的溯源信息。以第一批上線的大洼稻田米為例,經過手淘掃碼,可以看到諸如產品名、產品特征、產地、種植人、生長周期、生長期施肥量、農藥用量、采摘上市日期等詳盡內容。至于稻田蟹,溯源碼則提供產品的生長基地、養殖加工過程、產品營養價值、生產商及其聯系方式等,以便消費者形成清晰認知。
阿里“滿天星”項目負責人安糖認為,“滿天星”計劃中國縣域農產品質量追溯互聯網保障模式,很好地倡導和實踐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將推廣全省并輻射全國。大洼縣縣長陳林松則表示,全新掃碼溯源模式的建立,有利于搭建本地優質農特產品和網絡銷售的橋梁、帶動本區域農產品經濟發展,是產業發展必不可缺的力量。
防偽助力縣域農特產品走出去
農產品的“觸網”,大都以一味搬到網上銷售為主要方式,而對農產品原產地品牌觀念的形成不甚重視。以大洼縣為例,雖然當地紅色海岸線吸引著每年超過200萬游客到來,但當地農特產未能給游客形成鮮明品牌印象。
阿里推出的農業“滿天星”計劃,致力于農產品防偽溯源問題的解決,給食品安全帶來更高層次的保障和市場價值。該計劃與農產區直接對接,盤活地域優質農產品資源;通過二維碼追溯系統,對農產品的生產、流通等相關信息數據做追蹤反饋,并通過當地政府、農檢局等保持原產地數據同步。消費者通過掃商品碼,就能對該農產品品質信息掌握了解。
據悉,“滿天星”計劃推出以來,已經得到許多地區、特色館企業以及農戶的歡迎支持。預計今年會有上百家農特產品企業加入“滿天星”農產品溯源體系中。
阿里集團首席風險官邵曉鋒曾表示,打假是一個體系,在跟政府各級部門、社會機構合作的過程當中,看到了一個強大的驅動力。而“滿天星”計劃正是防偽溯源的極佳入口。據阿里“碼上淘”相關負責人介紹,“滿天星”計劃所采用的“碼”采用了目前國際先進的二維碼技術,通過個人秘鑰數字簽名加密、與線下離線SDK數據驗證相結合等方式,確保每一件商品二維碼都是獨一無二的。若有不良商家復制個別二維碼進行造假售假,廠家在通過阿里大數據對二維碼做出掃碼次數判斷,以及打假雷達自動追蹤掃碼地理位置以后,可迅速排查出售假地址,從而截斷線上線下的售假行為。
截至目前,“滿天星”防偽溯源計劃已經迎來天貓美妝聯合五六十家品牌的強勢進入;母嬰、個護、保健、食品等類目溯源碼也在持續推動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