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岐
摘 要 眾所周知,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快速發展,人類社會的信息傳播介質和存儲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信息的數據量呈現爆炸式增長。據IDC統計,2011年全球的數據產生量達到了1.8ZB(或1.8萬億GB),企業及互聯網數據以每年50%的速率在增長。大數據時代,海量的數據為研究人類社會的行為規律,深度開發并充分利用數據價值進行經濟活動提供了科學依據。與此同時,個人隱私信息、企業商業機密數據等被泄露、被竊取等現象也時常發生。如何實現大數據的安全存儲,不被犯罪分子或者有不法目的的人利用,是我們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本文分析了大數據特征,指出了大數據安全存儲的現狀和挑戰,提出了加強大數據安全的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 大數據;安全;存儲;監管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363(2015)09-0063-01
1 大數據及其特征
在(Big data)研究機構Gartner的定義中,“大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維基百科認為,大數據是指無法在可承受的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
從研究機構給出的定義中,不難發現,大數據具有數據量大、數據類型多樣、運算速度快、價值含量高等特征。只有準確掌握了大數據的特征,才能為分析大數據,并實現大數據安全存儲奠定基礎。
1)數據容量大。大數據時代,各類智能終端設備、傳感器和虛擬網絡設備一刻不停地在制造各類數據,數據呈現爆炸式增長,數據計算單位已經從bit、Byte、KB、MB、GB、TB,一直發展到了PB、EB、ZB、YB、,甚至是NB、DB,還在一直持續地高速的增長。某種程度上講,數據的增長是人類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的真實反應。據Gartner預測,到2020年,全球數據量將達到35ZB,相當于80億塊4TB硬盤。
2)數據類型多樣。隨著大數據時代不斷發展,數據的種類越來越豐富,數據不再是比較單一的二維結構數據,而是包含了視頻、圖片、音頻、郵件等越來越多的非結構化數據,并且以每年60%以上的速度迅速增長。
3)運算速度快。大數據借助云計算等工具和平臺,增加了數據存儲的空間,以數據流的形式提高了信息傳輸的效率,通過分布式運行系統的處理,使數據處理的速度大幅度提高。隨著科技的發展,數據處理的效率會越來越快,而且能夠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并進行快速分析,進一步提高數據的時間價值。
4)價值含量高。有人將大數據比喻為“信息石油”、“數據核能”,大數據蘊含的巨大能量和使用價值。大數據是國家領導人進行決策,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據,能為國家治理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持。在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競爭中,經濟數據的分析與利用正成為企業競爭的新領地,用戶的使用習慣、潛在的消費需求、傾向性的行為方式等都是有巨大商業價值的信息,誰能夠掌握這些數據并挖掘到這些信息的價值,誰就能在競爭中占據制高點。
2 數據存儲安全的途徑與措施
大數據能夠為企業的商業競爭提供科學的基礎數據,也能為個人獲取有價值的信息提供了便利,大數據是具有巨大能量的“信息寶庫”,也很容易成為黑客關注和攻擊的對象,特別是近年來,信息數據遭泄露等事件時有發生,因此,加強大數據存儲安全勢在必行。
1)加強數據加密技術研究與開發。目前大數據都采用虛擬化海量存儲技術來存儲,通過光纖、無線等數據流方式實現數據傳輸,在數據采集、存儲、分析、傳輸、利用等整個生產消費鏈條中,始終伴隨著數據被竊取的風險,可以利用SSL(安全套接層協議層)的方法,加強數據流上傳與下載的加密保護,實現加密后才能上傳,解密后才能使用的功能,確保數據的安全存儲與利用。各個科研院所和生產企業,要加強溝通與交流,不斷探討和研究先進的加密技術,為數據安全存儲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國家已經將信息安全上升為國家戰略,并成立了信息化安全小組,下一步應更多的出臺鼓勵性政策、措施,并投入一定的經費支持,激勵相關單位和企業加大資金投入,積極進行技術創新,提高信息安全存儲的技術水平。
2)改變數據存儲方式,變數據集中存儲為分布式存儲。數據集中存儲有利于提高數據的傳輸和使用效率,但不利于數據安全,一旦信息遭遇泄露或破壞,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采用分布式存儲,就是將數據信息存在在多臺不同地域、空間內相對獨立的設備上。首先,緩解了集中存儲對硬件設備的容量要求,減輕了集中存儲的設備負荷,提高了信息分類處理效率。其次,極大地提升了數據安全性,如果存儲設備發生故障,只可能對部分數據產生影響,而且可以通過備份數據進行有效恢復,而不會造成整個數據庫的癱瘓。如果數據被竊取或者人為泄露,只會對部分用戶造成損失,而不會給整個數據鏈構成威脅,縮小了損失的范圍,降低了危害的程度。再次,要將數據的分布式存儲作為強制性措施納入規范化管理范圍內,避免個別不法企業或個人為節約成本而不進行分散式存儲。
3)加強存儲設施設備與安全標準建設,為數據安全存儲提供保障。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各大數據存儲設備生產廠家緊緊圍繞“擴大數據容量、提高信息存儲使用效率”兩大核心指標展開激烈競爭,但對數據存儲的安全性能關注不夠,在數據存儲安全技術、設備數據存儲安全性能的研究與生產投入較少,導致數據安全存儲設備的研發落后于安全形勢需要。國家對于數據安全存儲的標準和規范不夠明確,也不夠完善,對于數據存儲廠商的約束和規范相對較少,導致目前市場上魚目混雜。因此,國家要適時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數據安全存儲設備的技術標準和生產、銷售規范,整頓市場秩序,實現數據存儲的“硬件設備”與“軟件標準”支撐數據信息的安全發展。
4)加強數據安全監管,打擊網絡犯罪。加強數據安全監管與加強數據存儲安全的基礎設施建設是確保數據安全存儲“治標”與“治本”的重要舉措。大數據種類復雜,形式多樣,要將數據信息進行分類監管,根據信息的種類和重要性劃分監管的范圍,提高監管效率;由于數據是基于網絡虛擬技術進行存儲的,要將數據信息的采集、分析、傳輸、利用等全過程都納入監管范圍,并明確各個階段的標準和規則,確保全覆蓋、無盲點,全程保護數據安全;加大網絡監管力量的投入,運用法制化思維和法律手段提高網絡監管的權威性和有效性,不斷提升數據存儲安全管理水平。
3 結論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是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新階段。大數據時代的競爭將是信息數據收集、分析、利用的競爭,而數據安全,則是大數據時代的競爭和發展的基礎。只有加大數據安全存儲技術研發投入,創新數據存儲的方式與方法,并加強大數據的安全監管,才能確保大數據的存儲安全,讓大數據真正發揮自身價值。
參考文獻
[1]孫圣力,鄭志高,王平,等.RTDP系統網絡體系結構及其關鍵技術[C].2013年全國通信軟件學術會議論文集,2013.
[2]朱月霞,侯建光.基于大數據的地質數據存儲與管理研究[C].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14.
[3]韓昱,黃建新,吳桂敏.房地產大數據及其信息挖掘體系探討[C].挑戰與展望——大數據時代房地產估價和經紀行業發展論文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