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區食品藥品監控中心(101100)馬啟武
通過文獻檢索發現,對中國中醫藥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定性方面的研究較多,而定量方面的研究較少,因此有必要從定量方面考察中國中醫藥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本文采用TC指標結合凈出口指標的方法[1]來研究中國中醫藥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1.1 定義 貿易競爭力指數,是對國際競爭力分析時比較常用的測度指標之一,國內一些學者將某一產業或產品的凈出口與其進出口總額之比,稱為貿易競爭力指數,用來說明該產品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在國外大多數學者將其稱為可比凈出口指數。它表示一國進出口貿易的差額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即:

附表 TC指數

附圖1 中藥類產品TC指數及其結構的TC指數

附圖2 貿易收支差額指標變化趨勢圖

附圖3 進出口增長率變化趨勢圖
TC指數=(出口額-進口額)/(出口額+進口額)。
這一指標的優點是作為一個與貿易總額的相對值,它剔除了通貨膨脹、經濟膨脹等宏觀總量方面波動的影響,即無論進出口的絕對值是多少,它均介于-1~1之間,因此,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之間是可比的。該指標值為-1表示該國或產業、產品只進口不出口,+1表示只出口不進口,從出口角度來看,該指標越接近于1國際競爭力越強。
1.2 計算結果與分析 從中藥類總產品來看,2006~2012年期間我國的中藥類產品的TC指數處于[0.46,0.57]區間中,平均值為0.50,表明我國的中藥類產品在中醫藥產業內的國際競爭力處于有利地位,出口能力較強。從發展趨勢上來看,2006~2009年中藥類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逐漸降低,2010~2012年稍有波動,但是,總的來說波動幅度不是太大。見附表1,附圖1。
從中藥類產品出口結構來看,中藥材及飲片和提取物的TC指數分別處于[0.70,0.78]和[0.57,0.81]區間中,平均值分別為0.73和0.70,表明我國的中藥材及飲片和提取物在中醫藥產業內的國際競爭力處于非常有利的地位,出口能力很強。從發展趨勢上來看,2006~2009年中藥材及飲片和提取物的國際競爭力逐漸降低,隨后有增加的趨勢;而中成藥和保健品的TC指數分別處于[-0.06,0.01]和[-0.12,0.20]之間,平均值分別為-0.02和0.00,表明我國的中成藥和保健品在中醫藥產業內的國際競爭力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出口能力很弱,甚至是進口較出口的份額大。從發展趨勢上來看,2006~2012年期間中成藥的國際競爭力是在不斷減弱的,保健品的國際競爭力在近幾年稍有增強。見附表,附圖1。
中藥類產品結構中,中藥材及飲片和提取物的國際競爭力較中成藥和保健品的國際競爭力強很多,中藥類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主要依靠中藥材及飲片和提取物來拉動,中成藥和保健品的貢獻不大,或者說中藥類產品的國際競爭主要依靠原料藥來體現的。
2.1 定義 凈出口,是出口總額與進口總額之差,反映一國從國際貿易中取得的凈收入,即:TB=X-M,其中X為出口總額,M為進口總額。
2.2 計算結果與分析 計算結果見附表1,趨勢圖見附圖2。通過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中藥類產品凈出口額為正,在國家層次說明貿易盈余;在中醫藥產業層次,說明該產業為出口創匯型。從產業發展趨勢和產品結構上來看,基本上與TC指標分析的結果相同。
由于在國際上傳統和補充醫學產品的法規和監管類別眾多,很難精確地評估全球中醫藥產品市場的規模。因此本文僅采用貿易競爭力指數TC和凈出口指標,從中藥類產品進出口的角度來對我國的中醫藥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定量分析。通過本文的分析,我們不難得到以下幾點結論:
①中藥類產品在國家層次上是貿易盈余;在中醫藥產業層次,說明該產業為出口創匯型產業。
②從國際中醫藥產業發展來看,我國中藥類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處于有利地位,出口能力較強。從發展趨勢上來看,中藥類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有所波動。但從增長率來看,進口的增長率一般比出口增長率高。見附圖3。
③從中藥類產品出口結構來看,中藥材及飲片和提取物的國際競爭力處于非常有利的地位,出口能力很強;而中成藥和保健品的國際競爭力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出口能力很弱,甚至是進口較出口的份額大。
④中藥類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主要是依靠原料藥的競爭力來拉動的。
⑤我國的中醫藥產業產品的國際競爭處于低端競爭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