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顯欽
摘 要:慕課課堂教學模式正飛速影響著整個教育領域,體育與健康理論課不能只局限于傳播理論知識,而需要緊跟著時代步伐進行一場改革,需要教會學生如何自己學習理論知識、動作技能,充分發展其個性和創造性,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慕課;體育與健康理;論課;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09-0051-02
慕課(MOOC),即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堂,它是綜合利用鏡頭語言、技術手段和教學理論,根據學生的興趣與特點,將傳統的課程內容重新分解、整合、再造,編排成一個個內容豐富、有機組合的學習模塊,而后通過互聯網技術展示給學生,讓其進行學習體驗、互動等進而吸取知識的教學模式。[1]
慕課作為一種新興的課堂教學模式,正以飛速之勢影響著教育領域,尤其是眾多的文化科目,傳統的教學模式已悄然發生改變。體育與健康課是一門以增強學生健康為目標,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課程,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體育越來越被眾人重視,“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口號家喻戶曉。所以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任務不能只局限于教會學生技術動作,還需更好的向學生傳播理論知識并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理論知識和動作技能,充分發展其個性。
一、慕課對“體育與健康理論課”的啟發
1.教學理念的轉變
體育與健康作為一門培養學生身體素質與技能的課程,主要是以室外實踐課的形式進行授課,室內體育與健康理論課45分鐘通常都是由教師運用圖片、視頻、案例等進行講解,這種教學模式雖然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但對提高學生的個性發展還有所欠缺。慕課的出現,為體育理論課帶來了新的理念。首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線上教學,突破了傳統課程的束縛,充分應用互聯網,增長學生體育文化知識,拓展學生的眼界。其次制作“體育微視頻”,將一個或幾個知識點做成短而精的視頻提供學生線上學習,線下師生討論評價,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最后突出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可根據學生接受度進行線上與線下的答疑互動。
2.教學方式的變革
體育理論課知識傳播過程中,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主導為主,這種單方向的模式教師花大量的時間講授,學生往往來不及消化,不易掌握,即使掌握了也是一種被動的接受學習,不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所以首先要定位教師的角色。教師應作為講授者起到一定的主導作用,去引導、啟發學生,不僅可以在線上講解“體育”的知識,同時還可以和學生立即進行互動,激勵學生解決問題。其次要定位學生的主體地位。大部分學生對體育比較感興趣,他們往往會帶著一種好奇心去上體育理論課,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自主學習思考。
3.教學過程的更新
體育理論課和實踐課在授課方式和環境上有很大差異,理論課通常比較枯燥,學生往往不感興趣,注意力容易分散,導致教學效果差,所以可以去適當借鑒慕課教學方式。例如:以水平五《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與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一課為例。首先進行課前設計,教師根據本節課內容重點——古代奧林匹克運動與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產生的深刻背景、奧林匹克的精神宗旨及競技體育對人類發展的意義進行課前教學視頻的收集與制作,視頻的選取主要圍繞奧運會的發展歷程與人類對和平友誼的追求展開。其次,學生在看完教學視頻之后分小組進行討論,各組將自己的觀點與疑問總結匯總,最后由每組小組長匯報給老師,老師根據每組的問題進行解答。再次,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疑惑和自己課前準備的重點再總結出一些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如:新中國在奧運會比賽中取得了哪些輝煌成就?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理念是什么?第四,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線上的搜索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學生進行線上的交流互動,學生在其過程中及時做好筆記。最后,小組再進行討論,教師依次點評。經過學生線上自主學習和教師線下點評指導,學生對學習體育理論知識不再感到枯燥,且印象深刻,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掌握了知識點,提升了能力和心智水平。
二、慕課環境下“體育與健康”理論課改革的對策
1.合理安排體育與健康理論課的內容
開展慕課教學要充分考慮各年齡水平段的特點,內容要具有銜接性、整體性和完整性,可以根據各年齡段及各季節的變化來靈活安排教學內容。例如:水平四的學生可以安排一些青春期身心變化規律的知識。例如:在這個教學內容里,可以分“青春期”“身體變化”“心理變化”三個小知識點,將這三個知識點整合統籌制作成三個微課程讓學生體驗學習,這樣教學目的更明確,學生易掌握,教學效率得到提升。
2.把握教學過程的核心
體育與健康理論課改革的重點還是在于要把握教學的核心,通過學生線上的自學、教師線下的點評及線上線下的有效結合,使教學效果發揮到最大,這需要我們做到:一是,充分了解學情,明確線上、線下的教學目標定位。慕課影響著教育,特別是文化科目,對于“體育與健康理論課”更應該明確線上教學輔助,線下教學主體的思想,不能將其顛倒,所以進行“體育與健康理論課”教學過程時需時刻圍繞著這個重心進行,當然并不意味著忽視線上教學。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蔣鳴和教授在《第三種學習方式來臨?》一文中講到:基礎教育的課程具有規范性和選擇性的雙重特點,課程標準規定的基本教育目標是每個學生都要達成的,目前在線教育全球通過率約為7%,對還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的小學生和初中生而言,通過率可能更低。[2]所以要更加明確線上教學服務于線下教學。二是,明確線上線下的教學任務。“體育與健康理論課”要時刻圍繞著“健康第一,培養學生終身體育價值觀”這一主線,幫助學生掌握體育基本理論知識,引領學生走進體育世界,懂得體育的核心價值觀。
3.教學保障的有效建立
進行“體育與健康理論課”教學改革,必須建立強有力的教學保障。一是,優化學校硬件設施。慕課教學模式依賴于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云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學校硬件方面需要絕對的保障,否則無法開展。二是,軟件技術及時跟上。在慕課硬件設施保障的基礎上軟件設施需要及時跟上,學校通過定期的培訓讓教師熟練掌握慕課技術并較好的運用到教學中。三是,提高教師整體素養。在進行體育與健康理論慕課教學前后教師需要深入備課,搜索圖片、制作微視頻、模擬課程資源等,工作量大大高于傳統教學模式,所以體育教師必須要提高素養,開拓視野,豐富學識。體育與健康理論課教師不僅僅需要給學生教授體育與健康理論知識,還需要了解學生的興趣需求等想法,并將其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去。例如:在“運動知識安全”一課中,教師通過平時對學生運動損傷的觀察和處理積累一定的經驗,并在課的講解時將案例與教材相結合,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更容易掌握吸收。四是,發展團隊合作意識。體育與健康理論課要較好的開展慕課教學,僅僅依靠個人力量是難以完成的,無論是制作微視頻還是線上線下問題的創設,都需要團隊的合作與討論,也只有這樣,才能擴大慕課教學的影響,實現“體育與健康理論課”的實質性變革。
參考文獻:
[1]李曼麗,張羽,黃振中.慕課正醞釀一場新教育革命[N].中國青年報,2013-05-23.
[2]蔣鳴和.第三種學習方式來臨?[J].人民教育,2014(2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