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省科學技術廳
浙江省眾創空間發展的模式及成功做法
文|浙江省科學技術廳

樂創會。

阿里百川。
近兩年來,浙江省為加快發展眾創空間,在政策、平臺、金融、人才、環境等各方面加強建設和引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探索市場配置資源,出臺相關文件,釋放創新紅利。近一年,更是降低創業門檻、加大扶持補貼力度、加快公共創業服務平臺建設,努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取得明顯成效。以杭州、寧波、溫州、臺州等地區為代表的眾創空間,百姓創業創新熱情高漲,眾創空間如雨后春筍,形成了自身的發展模式。
培訓輔導型
培訓輔導型眾創空間是旨在利用高校院所、知名企業、校友、成功創客等相關資源,以理論結合實際的培訓體系為依托,以締造中國一流的青年創業者俱樂部為愿景,聯合一群處于事業上升期,崇尚快樂創造,有夢想、有激情、有格調、有責任的新青年,共同塑造一個完善自我、陽光生活、快樂分享、自由創造的學習平臺。
此類眾創空間的主要代表有樂創會,云咖啡、浙大科技園UU咖啡、紫牛公社等。樂創會依托浙大資源成立,特色服務是與浙大校友會、浙江在線等聯合推出浙大校友創業大賽、青春領袖創富大賽,以及用平臺資源換取年輕人項目1%股權的“1%戰略”。云咖啡是數名杭州IT界創業人士共同投資成立的創新型孵化器,特色服務是聯合恒生科技園舉辦的創業大擂臺活動。浙大科技園UU咖啡由浙大科技園創辦,是為入園創業者提供交流、分享與合作的平臺,特色服務是每周三晚舉辦的浙大科技園創業沙龍。

浙江海創園。
投資驅動型
投資驅動型眾創空間以“幫項目找資金,幫風投找項目”為宗旨,針對初創企業最急需解決的資金問題,以資本為核心和紐帶,聚集國內外知名風險投資、天使投資、銀行等機構,依托其平臺吸引匯集優質的創業項目,為創業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成為連接創業者與投資人、投資機構直面深入溝通的橋梁,從而提升創業成功率。
此類眾創空間的活動分為線上和線下,其主要代表有六和橋、資本匯、搜錢網、金服會、三創匯、投哪兒等。六和橋是杭州高新區海外引才資智對接平臺,特色服務是每周四下午在江景路演廳舉辦的路演活動。資本匯是一個“幫項目找資金,幫風投找項目”的平臺,特色服務是每天吸引成千上萬投資人的線上對接會。搜錢網是國內第一家專業的中小企業融資超市,特色是采取了“互聯網+”的投融資服務整體模式。金服會是杭州高新區創業金融服務聯合會,特色服務是舉辦高新區新三板展望交流會等金融類交流會。三創匯主要服務創業、創新、創造三創,其特色是“拍磚文化”,即每個月舉辦兩次活動,由創客與投資者就項目進行互動交流和對接,期間大家用“拍磚”的方式對創業者提意見。投哪兒融合了媒體、互聯網和金融功能,致力于讓創業和投資更富效率,特色服務是微交所服務平臺,其定位是創業公司融資發布首選平臺。

媒體驅動型
媒體驅動型眾創空間由面向創業企業的媒體創辦,聚焦于創業公司新聞、投融資信息披露以及行業發展動向,探討與分享創業創新的經驗,利用媒體宣傳的優勢為企業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包括宣傳、信息、投資等各種資源在內的綜合性創業服務,旨在加深創業公司、投資機構、創業者的互動交流,吸引全國各地的創業者來杭創業。
此類眾創空間的主要代表有B座12樓、Techdaily等。B座12樓的定位是成為促進創業公司與投資機構互動,同時依托杭州影響全國創業投資的新媒體,特色服務是舉辦“萬物互聯創新大會”等大型“BIGDAY”。Techdaily是一家播報創業新聞,探討與分享創業創新經驗的媒體,特色是撰寫了《2014年杭州互聯網創業熱度報告》和Techdaily開放日活動。
專業服務型
專業服務型眾創空間是指通過圍繞某一個產業建設高素質專業人才團隊,打造專業化公共服務平臺,連接專業投資機構,為該產業的創業者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平臺,針對某一產業使得空間更為“專業、專心、專注”。其主要代表有貝殼社、阿里百川項目基地、互聯網金融大廈、傳媒夢工場等。
貝殼社從創立之初就大膽聚焦于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業服務,是國內首個專注于醫療健康產業的眾創空間,通過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及時發布健康產業的最新資訊,為企業提供互動交流,其特色服務是每年舉辦兩期Bio4P智慧健康國際高峰論壇,在全國主要城市定期舉辦貝殼創業沙龍等。阿里百川項目基地是阿里集團聯手未來科技城、希墾孵化園共同打造為移動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技術、商業、數據、創業輔導、創業融資等的新型創業平臺,特色服務是其為創業者提供的技術服務。互聯網金融大廈圍繞互聯網金融產業而建設,特色服務是其一站式的政策公共服務平臺。通過引進海歸、博士等打造互聯網金融人才集聚高地;通過聯合知名風投設立互聯網創新專項孵化資金,主推互聯網金融創新;通過組織宣講會、對接會等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政策服務;通過設立科技金融服務大廳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通過設立科技創業咖啡吧為創客提供活動場所。傳媒夢工場旨在培育傳媒領域創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業,特色服務是其舉辦的中國首屆新媒體創業大賽。
在眾創空間自身的發展中,空間的管理者和參與者們在實踐中探索和總結出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和典型案例。
一是杭州市加大高層次人才的引進,由“高、精、尖”技術為突破口帶動上下游產業鏈。例如,位于杭州城西的浙江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園(簡稱“海創園”)已累計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超過1200名。目前園區內的1700余家企業中,373家是海歸企業,占比約22%。海歸創業在產業領域上大都選擇“高、精、尖”,幾乎涉足全省所有重點發展的產業。其中,主導產業領域包括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
二是加大對社會資本投入的引導。如寧波市多元化的創新投入機制初步形成,創新配置資源加速由“小投入”向“大投入”轉變。發揮寧波海邦人才基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作用,培育發展天使投資,設立科技信貸風險池,加大對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和創新型企業的科技金融支持。目前,市本級已安排科技信貸風險池資本金1000萬元;“寧波海邦人才基金”已投資1.9億元扶持寧波海外人才創辦企業11家;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已累計跟投科技項目58個,引導天使投資機構(個人)投資1.9億元,撬動社會資本約3.2億元,實現近10倍的放大效應。
三是實施“智團創業”計劃,激活創新創業源頭。如寧波市不僅鼓勵科技人員、海外高層次人員、大學畢業生帶技術、帶項目到企業創新創業。該市還實施“智團計劃”,僅上半年,共轉移支付智團創業計劃3000萬元,支持企業超過100家。目前,寧波已培育創新型初創企業5134家,高新技術企業1165家,涌現出寧波達新半導體、寧波沃特美遜機器人、浙江星博生物科技等一批年產值過千萬、具有“小升規”潛力的創新型初創企業,形成了近百家產值過十億元的創新型高成長企業群體。如成立于2013年的寧波沃特美遜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獲得“智團創業”計劃支持后,再獲300萬元天使投資注入,有效地支撐了企業技術研發和新產品的推廣應用,2014年公司年產值已突破1000萬元。
四是為創客訂制個性化服務。如德清縣根據實際情況,發揮產業優勢,探索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一是嘗試與大企業合作,利用社會、上市公司資本來打造產業鏈,實現共贏。二是致力于為創客提供個性化服務,打造具有“互聯網+園區”特色的“云上科技園”,將大數據、云計算、平臺化、移動互聯等技術運用到德清科創園在孵企業日常辦公管理中,提供網上社交、資源共享等服務,搭建園區O2O創業平臺。目前德清縣科技局正與佐力藥業等重點企業合作,打造中醫藥成果轉化專業加工基地,為成果轉化提供中試產業化服務。三是推動股權眾籌。與股權眾籌平臺資本匯對接,按照規定開展科技項目股權眾籌,完善創業和投資的生態體系,解決初創企業融資難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