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壯
【摘 要】青少年是我們祖國未來的希望。技工學校作為青少年的主要培養機構之一,肩負著為祖國輸送優秀人才的重大歷史使命。而鑒于技工學校學生的基本情況,其思想品德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唯有積極的思想和良好的品德才能確保學生以健全的人格作為主要根基,在此基礎上進行文化知識的有效學習。本文中,我們將技工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為論點,首先簡要分析了技工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繼而試探性地提出加強技工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徑,以期為技工學校培養社會所需的優秀人才提供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技工學校 ? ?思想品德教育 ? ? 途徑
技工學校的生源大部分為各個初中院校的收底生,因此,有關學生發展的各方面都有待提高。而學校在其所面臨的諸多問題中,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學生的思想品德問題。因為思想品德是學生內在意志力的體現,如若沒有積極向上的思想,學生的每一項活動都會被引入歧途。技工學校的學生都或多或少地面臨一定的心理困境,因此,技工學校不僅要擔負起教授文化知識的重任,還要將思想品德教育列為重中之重,讓學生甩掉心理包袱健康成長。
1 技工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
技工學校的招生主要面對的是初中畢業生,因此學生的年齡普遍偏小,社會經驗也明顯不足;又加之技工學校生源一般文化基礎的底子都比較薄,其中一部分學生的思想品質也較差,面對五彩斑斕、充滿誘惑的大千世界,他們沒有足夠的能力抵制誘惑,因此他們成長的道路較之其他院校的學生更多了幾分困惑與彷徨。而技工學校一般都以培養學生真切的工作能力為主要目標,對于思想品德教育這種與技能學習沒有顯性聯系的教育工作則日益被邊緣化;家長一般也都以學生在校的成績作為衡量孩子是否進步的唯一標準,對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配合也不是很足;本身年齡小、生活閱歷少的學生更是難以對自身的思想品德進行很好的控制、拿捏。因此,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技工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遠遠達不到應有的水平。
2 加強技工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徑分析
2.1 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技工院校招收的為年齡偏小的初中生,這一階段的學生更需要受到學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尊重來培養自信心。最起碼的尊重是幫助學生克服自身缺點,培養其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由于技工學校的學生文化基礎比較薄弱,在過去的學習中曾受到過學校、家長或其他人的心理打擊,再加上這一時期的學生自身就比較敏感,自尊心受到傷害,很可能對學校的教育或學習本身產生逆反或淡漠心理。因此,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需要給予其充分的尊重,讓他們重拾自信,真正從內在的心理上產生被需要感,從而積極主動地取得進步,而不是被人強加驅趕前進。
2.2 家長與學校配合教育
家長一般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技工學校的學生一般都是文化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因此,對于成績達不到家長理想狀態的孩子,一般家長都會對他們表現出失落、失望甚至放棄、放任自流的態度,這就使得本身自控能力就差的孩子更不知何去何從,甚至會走上歧途。因此,這一特殊群體更應受到家長和學校的重視,他們的成長可能會因為家長的鼓勵及學校良好的教育而走向美好未來。具體說來,家長可以隨時與學校進行溝通,及時反映孩子最近的表現情況,以便學校更好地進行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家長在家中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氣氛,更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品德。另外,學校也應在與家長溝通時首先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繼而向家長如實反映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情況,一方面讓家長真切地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另一方面也更利于讓家長綜合孩子的實際情況更好地配合學校教育。總之,思想道德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像文化課一樣因為幾節課而使學生如學習知識一樣恍然大悟。良好的思想道德形成需要家長與學校的共同努力。
2.3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技工學校不應僅注重學生所學技能的有效培訓,在注重知識傳授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學校的文化建設。學校是最好的思想品德教育陣地。這一階段的學生有著他們自身的特點,即頭腦靈活、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和渴望。學生的這些特質要求學校必須創建相應的文化氛圍,避免扼殺學生的學習潛質。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積極向上、健康豐富的文化活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盡量做到在享受中學習。文化的內容之一就是通過文化本身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們的思想。
3 總結
技工學校的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因此,學校要有的放矢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們在積極的環境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技工學校要充分認識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不斷探索出一條適合技工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道路。
【參考文獻】
[1]黃向陽.德育原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池偉蓮.思想品德課要理論聯系實際[J].機械職業教育,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