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博
【摘 要】信息化市場上需要的是會創新的實用型技術人才,這就給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當前多數高校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上都存在一系列問題,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質量關乎所培養的計算機人才的質量。因此,學校必須進行教學模式的革新,注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做到實踐與理論教學的有機結合,提升計算機專業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本文針對當前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如何建立健全實踐教學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 ?實踐教學 ? ? 問題 ? ? 途徑
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現狀
(一)計算機學科的特點
信息與網絡成為當前社會的主流,計算機專業在這種趨勢下也顯現出寬泛化、大眾化的特征。計算機相關專業規模大,在教育部設置的計算機相關專業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多個分支中一部分,也是計算機專業的核心。隨著社會的日趨信息化發展,市場上對實用型計算機人才的需求日趨擴大,而作為核心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也成為培養社會人才的熱門選擇。
(二)實踐教學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中的定位
實踐教學是計算機專業課程的重要環節,它能有效地指導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并能有效地運用到實踐中。針對社會需求的匹配度來說,科學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應用型人才是三大需求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需要完成程序設計、算法設計、軟件設計、微機實習等相關的10項實踐課程,以最終達成提升學生思維能力、認知能力與實踐操作能力的目標。
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不夠重視
目前大多數高校對計算機學科的主要學習還是以理論為主,實踐課程的設置在課程中占很小的一部分,這也直接導致了學生在操作應用能力上的欠缺。比如,學生在學完程序課程后還不會編程,這其中包括教師對實踐課程設置的不重視,也包括學生對自身實踐操作能力的不重視。
(二)實驗室利用率不高
學校的實驗室是為進行實踐教學而建的,但是大多數學校的實驗室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往往只是用于少數的幾節實驗課程。良好的計算機專業學習氛圍應是課上與課外全面重視實踐操作,以鞏固所學的理論,學校實驗室的利用率不高的重要體現是課外的未開放利用。
(三)課程內容與市場需求不匹配
現在的大多數學校為了應對社會需求擴大了計算機的專業設置范圍,也增加了招生數額,但是在教學上仍然以傳統的理論教學為主,這與當前的社會需求是不匹配的,學生即使有很強的理論知識基礎也很難被用人單位錄用。
三、實踐課程建設的有效方法與途徑
(一)實踐教學理念建設
首先應從思想高度上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才能最終圍繞這一中心點,開展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究與創新。其次意識到實踐教學的理念核心是創新為本,著重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專業應用能力。在進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訓練,強化設計與探究課程實驗,并建立良好的互動交流環境,擺脫傳統的教條化教學模式。最后學生本身也應該建立起良好的創新意識,在實踐課程中勇于探討,不斷開拓思維,成為計算機實用型人才。
(二)實踐課程的設計與運用
1.實踐課程設置
合理安排實踐課程的時間,科學設計實踐課的教學模式,專業課程的開展可以選擇在學校的實驗室由教師指導完成,邀請專家來校交流或者讓學生參與企業的實習。
2.課程實驗
大多數的實踐課程主要還是在學校的實驗室完成,因此,教師應提前做好課程的設計,學生也應提前預習,通過互動與解答,優質地完成實踐教學,這其中,專業課教師起著指導員的作用,所以實踐教學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優化實踐課程內容
老舊、重復的實驗應盡量減少,根據最新的科技發展方向增設新的實驗內容,實現創新與科研的結合;同時可以有條件地設置興趣課堂,由學生自主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實踐項目。
4.校企合作,學生實習項目
學生的大學最后一年是實習時間,學校應及時了解學生的職業發展規劃,加強與企業的合作。根據學生的需求,個性化地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并在與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時,為學生爭取合理的實習崗位,讓學生在后期實習中能真正參與項目,最終有所收獲。
四、總結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滿足了社會的革新需求,但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制約因素。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究,尋找和設計出合理科學的實踐教學模式,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實踐教學也是高校在教育創新上必然要走的一段路,只有大膽實踐,才能實現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革新。
【參考文獻】
[1]袁志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軟件,2014(1).
[2]黃勇,劉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0,26(3).
[3]邱美中.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J].電子制作,2014(9).
[4]吳海超.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構建[J].電子制作,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