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聰錚 郭鳴笳
關于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
劉聰錚 郭鳴笳
就業是大學生們始終關注的熱點問題,各大人才市場、招聘會等地每年畢業時的火熱情景正反映著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求職現狀。因此,與其等著被別人挑選,有些大學生更希望可以自主創業,來獲得更大的機會。然而大學生創業的大環境如何是我們所好奇的。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走訪的方式,我們對大學生創業這一現狀有了進一步認識。在調查過程中,又發現了一個與大學生創業密切相關的咖啡館,從中我們也有更多的發現。
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現狀調查離不開“大學生”這一主體。利用身邊資源,我們首先在在校生范圍內進行調查,通過數據來了解現階段大學生對于創業的了解程度,接受程度以及相關的認知。此次參與調查實際人數138人,男女比例4:5,超過半數為大一學生,占總人數的66.22%,其次為大二,為17.39%,大三及大三以上人數為17.39%。
大學生創業意愿及認知
參與調查的138人中,超過50%為經濟學類學生,工科學生占20%左右,其余為醫學等其他類學生。首先我們認識到,本次調查存在的局限性之一便是人群的選擇上不夠平均。

圖1
通過圖1我們發現多數大學生對創業有著一定的熱情,且有人為此做出了準備。這就說明,大學生創業是真實存在于普通學生當中的,也正在被大學生所關注。同時,調查的學生中對于創業的定義也是多種多樣的。四成人表示,創建一個企業才是創業,26.09%的人認為開辦一個個體經營店是創業,還有三成以上的人表示,創建開展一個項目、一類產品也是創業。對于創業的不同定義,直接影響了他們日后創業的規模及方向。
對于創業準備的認識
就創業而言,資金、項目、團隊和事前充分的市場調查是不可或缺的四大因素,對于這四方面的認識和準備是直接影響創業操作環節的關鍵。
資金準備和項目的選擇
在調查中,主要的資金準備的方向有四個:銀行的創業貸款、家庭投資、甜食投資人的投資以及個人積蓄。學生的偏好程度有錢之后依次遞減。項目的選擇方面,35.51%的人想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28.26%的人會根據自己的專業選擇創業方向,有29.71%的人表示會通過市場調查選擇方向。多數學生還是希望將自己的興趣愛好與創業相結合,以此來為創業者條艱苦漫長的路添加一些亮點與動力。依據本專業進行創業的人則是希望在進入某一領域時可以發揮自身學習優勢,減少初創業時對于行業的陌生感。剩下的人更加現實,把握市場方向進行創業可能會在盈利上有一定幫助,但在運作方面仍存在較大難度。另外,所調查的學生把經驗的積累視為一個很重要的項目選擇的輔助因素。通過實習、參賽、閱讀相關書籍等方法積累一定經驗有助于項目選擇的方向的把控以及項目的運作。
團隊的組建
高達80.43%的人認為要找自己身邊的有能力有意愿的同學,有19.57%的人認為可以通過其他途徑選擇團隊成員。創業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創業之初,資金的匱乏等因素致使團隊無法負擔請專業經理人或資深工作人員的支出。因此,多數人考慮與同學合作。一來,長時間的相處讓他們對身邊同學的能力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二來,也有利于提升團隊的忠誠度。
國家政策對大學生創業的影響
有關政策的幫助
國家對于自主創業的學生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資金方面,銀行及有條件的城市信用社可向大學畢業生提供小額貸款。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后兩年內自主創業,到創業實體所在地的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注冊資金(本)在50萬元以下的,允許分期到位,首期到位資金不低于注冊資本的10%(出資額不低于3萬元),1年內實繳注冊資本追加到50%以上,余款可在3年內分期到位。以及特定行業短期內免征所得稅等政策。同時還向畢業生提供充分及時的市場信息,提供人次交流活動,免費培訓等。
大學生對國家政策的了解
然而,盡管國家出臺多項政策,在調查的學生中還不是很了解:只有7.25%的人是十分了解,26.81%的人是比較了解,而55.07%的人是知道一點,完全不了解的也占10.87%。對于越來越多想要創業的畢業生而言,了解相關政策是必不可少的。這也需要國家提高相應宣傳力度。
大學生對與相關政策的希望
在大學生希望國家做怎樣扶持的問題上,51.45%的人希望對大學生的創業項目免費宣傳,85.51%希望有創業基金支持,76.81%的人希望制定相關政策支持,還有35.51%的人希望中介機構提供創業信息。由此可見,資金還是大家最為關注的地方。創業的前期投入高是時下創業的普遍現象,對于資金的要求也就不難理解了。然而是否創業就需要高投入呢?我們在這里提出疑問。相信減少前期成本也應被學生看作創業的一部分。

多數人認為為,無論創業成功與否,對于個人而言是有益處的。創業可以為將來積攢經驗以及人脈。還可以享受國家相關的優惠政策。創業和就業并不矛盾,至于少數認為不利的人則認為創業會耽誤就業。他們認為就業才是“正道”。
這次調查我們主要走訪了集中在中關村地區的幾家公司。小型企業居多,有兩家中型企業。這里就出現了我們這次調查的第二個局限性:企業多以科技產業為主,對于創業后發展的認知不具備較大的普遍性。
我們采訪的重點是兩家中型企業,第一家是一間名為創客空間的公司,這家公司主營3D打印機,是一家相對較為創新的企業。另一家公司為騰頤科技,這是一家文化,IT相關的公司,創辦人是一些清華北大的學子。這家公司主推的概念是智慧博物館。其余為一些以電子器材、網絡為主的小型公司,它們的發展不盡相同。
現實中的創業
耐心,想法,搭檔
對于創業的前期規劃及準備等方面的整體認識,還要以創客空間和騰頤科技兩家公司為例。標題中“耐心、想法、搭檔”這三個關鍵詞也是在對他們的采訪過程中得到的。
創客空間的創始人是一位海歸。經營想法是在海外獲得的,回國尋找商機。接受采訪的是一位行政人員。他是一位河北大學媒體相關專業的大學生,說起創業,他說他在大學期間并沒有想到創業,但是畢業以后面對社會,不得不考慮工作問題是,他選擇了加入這個團隊。而騰頤科技則是極為清華北大學子因為興趣而得到的創業結果。他們有文化專業方面的人才,也有信息科技專業的。他們以各自的興趣創立了這間公司,并找到了智慧博物館這一發展方向。現階段來看,他們的創業是成功的。
這些受訪者都提到,耐心是創業初期的關鍵詞。任何企業的創建初期都是艱苦的,只有耐得住這些考驗才能走過寒冬迎接春天。想法則決定了公司日后的發展方向。也可將它看作對自己的想法和從業規劃。最后是搭檔。一個有實力的團隊是創業公司的魚座核心。搭檔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關鍵。多數人決定和自己的同學搭檔創業,即使出于對彼此能力的了解,也有團隊忠誠度的考量。
在讀學生創業應做出的準備
首先在學業方面,學生應當拓寬自己的視野。往往在學校所學的專業,與自己將來從事的工作不符。在校期間,應盡量拓寬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多方面的能力,進而才能發現更多創業的機遇。而拓寬所學即使為了日后創業打下堅實基礎??吹搅松虣C就要有接住它的本事。
其次,要通過讀研使自己的專業更加具體更“精”。經濟學等專業涵蓋面廣,又有些抽象,理論性較強而實踐性不足。讀研究是一個細化特長的過程,將所學變得更加實用,無論是對創業還是就業都很有裨益。
最后,人脈經驗自是不必多說。人脈廣經驗多是大學四年一大目標。
對未來行業發展的預期
我們走訪了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其中有年輕人創業成立的IT公司,也有在九十年代就開始在中關村“攢”電腦的小公司。在談到企業狀況時,各家微型企業的員工以及老板普遍反映利潤率下降這一問題,這與我們所學的經濟學常識是相符合的。他們所從事的行業,平均利潤率高于社會平均利潤率,所以必然會有利潤率下降這一趨勢。
以一個電腦配件公司為例。90年代在北京,能夠從事與電腦相關行業的人就在少數,電腦還是一種奢侈品。電腦配件等在內地的生產還不是很大,多依賴于從香港進貨,因此電腦配件的利潤較高。由此,中關村涌入一批做電腦生意的人。90年代,這事一個利潤很高的行業。然而隨著人民經濟狀況轉好,國內電腦技術的發展以及越來越多看到商機的人加入進來,使得這一行業的利潤下降。時至今日,電腦已是家家都有的普通商品,從事相關行業的利潤收入也不斷降低。甚至有些被采訪者表示:“現在已經是艱難維持著生意,狀況與創業之初大相徑庭?!睍r代背景,人民收入狀況以及社會整體的文化水品都是影響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要長期發展某一行業,要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進行評估。
車庫咖啡的發現
在走訪的過程中,我們偶然發現了在一個名叫“車庫咖啡”的地方。它不是簡單的以經營咖啡為主的小店。走進店內,更像是一個大的自習教室。車庫咖啡是一個投資人與創業者的平臺。只需消費一杯咖啡就可以獲得一天的辦公環境。這里的核心是資源整合及項目孵化。投資者在這里尋求好的項目進行投資,而創業者則是等待投資機會。在這里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可以被發現。車庫咖啡常駐團隊有12個,定期開辦創業相關的講座。不得不說,在大學生創業開始興起的時候,這樣別具一格的“咖啡館”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分析車庫咖啡的相關營業信息,我們得出一些經驗寫到總結中去。這事一個很好的資源信息整合的例子。與此同時,他順應發展,這也是他成功的一大要素。
這次有關大學生創業情況的調查我們分為兩大部分,同時每一部分也是針對著一個大學生創業的人群。
前半部分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在讀大學生們對于畢業后自主創業的有關想法。我們發現,大學生對畢業后自主創業的熱情很高,對于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有一定的了解。有的人甚至在大學期間就已經著手準備。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大學生對于國家給予創業者的相關優惠政策不熟悉,不了解。這會使他們在創業過程中,在資金、信息、技術、服務等方面有所損失,進而失去商機或使創業再造其遇到瓶頸無法順利進行。其次,大學生普遍缺乏實際認識,對于社會的預估比實際情況要好很多。不能正確地把握市場方向。工作經驗的積累對于常業者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想要把握市場方向,大量的前期市場調查是必不可少的。
后半部分的走訪主要針對那些已經創業初有成效或是在創業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經驗教訓的人。從他們口中我們得到了一些實際經驗。首先是在專業課程方面要使專業細化,更加具體更加實用。開拓眼界為將來創業的選擇作鋪墊。其次是團隊的組建。還要綜合考慮時代因素,社會文化水平等諸多原因,為項目的可持續性做出評估。
而看到“車庫咖啡”,我們的想法有如下幾點。
第一,創業要找對合適的地點。車庫咖啡選址在中關村附近。這一地區有多座院校,又臨近海龍鼎好等科技市場及寫字樓,就會帶來一定數量的創業者。這一地帶的人們對于信息資源的整合有很大需求。這是它受歡迎的因素之一。
第二,要針對提供服務的對象制定“門檻”。車庫咖啡的創始人清楚,來到這里的創業者自己不會很充裕?!爸灰槐Х鹊膬r格,就可以得到一天的工作空間”這一標準針對目標人群,適合這里的定位。
第三,提供精確到位的服務。這里整合的資源,如無息貸款,阿里云等免費服務提供給創業者,車庫咖啡本身不增加相關支出。其次,這里定期開展創業講座。這些“體貼”的服務確保了這里客源的豐富和穩定。
最后我們所欣賞的是他們的運營方式。一免費的資源作為吸引創業者的手段,將信息整合與咖啡館相結合。據稱,現在咖啡館的盈利就可以支持車庫咖啡提供工作場所以及講座等方面的開支。這是一個從社會需求出發,找到商機的創業范例。也可以說是用自己的創業去幫助其他創業者的服務。是一個巧妙的營業模式。
在整個過程中,我們意識到了本次調查的局限性,并會在日后對此進行改進。希望在日后可以更多地運用我們的所學對市場進行判斷。運用專業知識更好地解決問題。
10.3969/j.issn.1001-8972.2015.17.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