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猜一猜
為了檢查學生生字掌握情況,可把生字編成一則謎語,讓學生猜。如在檢查《三亞落日》生字時,我說出一個個字謎讓學生猜:“孫”先生走了,這是哪個生字?此戶有缺點,“肖”氏住里邊,看人不正視,滿身貼紙片,又是哪個生字?學生一一猜出,分別是:“遜”和“屑”。這一形式,能激發學生學生字的興趣,同時又幫助學生巧記了生字。
2.選一選
模仿開心辭典中的選擇題,提出一個問題,再說出幾個答案,讓學生選擇正確的并說明理由。如:在教學《鄭成功》時,為了使學生們正確理解“負隅頑抗”的意思,我出了三個答案,讓學生選擇仔細比較、細細揣摩,最終得出正確答案,這樣學生就知道解釋詞語一定要聯系上下文,把它在特定的語境中的意思說出來,而不能死搬詞典上的解釋。
3.對一對
通過與學生對對聯,可以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教學《負荊請罪》時,我出上聯:“唇槍舌劍斗秦王。”學生對下聯:“寬容大度讓廉頗”來贊美藺相如。一副副對聯讓學生形象地感知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人物形象,感受到了語言的精妙。
4.編一編
讓學生編打油詩、順口溜等形式,鍛煉學生的創作思維。如教學《燕子》一課,要求學生把課文改編成一首絕句,要求用字盡量從原文中摘錄。我先做了示范,將第1自然段改編成“烏羽俊翅剪刀尾”,7個字全部緣自課文。學生掌握了方法,推敲出了最佳版本:“烏羽俊翅剪刀尾,春光爛漫添生趣。水闊天空任爾飛,倦落電線成音符。”
(江蘇省鎮江市新區實驗小學 吳民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