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芬 胡明立
摘 要:筆者結合浙江省體育課堂教學,探尋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組合的課程理念,探討如何把技術練習與體能練習搭配得更合理。
關鍵詞:體育課;技術練習;體能練習;搭配;合理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10-0030-01
一、技術練習與體能練習的體能消耗應合理搭配
近幾年體育課堂實踐,體育課技術+體能在體育課中廣泛被采用。浙江省初中體育區域聯盟第一屆研討活動中,三節課中進行技術+體能練習的二維模式。第一節是水平四的“蹲踞式跳遠”,蹲踞式跳遠動作技術練習是上一步、上三步、短距離、長距離助跑、起跳、騰空技術動作,遵循了運動發展規律和動作技能形成規律,整節課技術練習中體能消耗大。體能練習設計的是游戲——蜈蚣爬爬爬,整節課以技術為載體有效發展體能。第二節課教學內容是跨越式跳高,由于技術練習體能消耗小,執教者設計了幾個單項體能練習和四步助跑跨越式跳高組合,進行了專項素質體能練習和補償性體能練習。通過對以上兩例的解讀,筆者設計幾種技術與體能練習搭配的方法:(1)技術練習中體能消耗大,采用游戲類、競賽類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關注學生興趣和學生體能的發展。(2)教材中技術練習體能消耗小,設計一些專項素質體能練習和補償性體能練習。(3)技術練習與體能練習消耗各占一半,在技術練習與體能練習消耗相同的體能,合理促進學生體能的發展,使技能得以鞏固。
二、技術練習與體能練習的組合搭配
動作技術教學過程中加入體能練習項目,這種教學內容體系在浙江省各市縣公開課、觀摩課、優質課活動中初見成效。這次浙江省初中區域聯盟教研活動中,執教者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諸多的教材組合方法。以魚躍前滾翻課為例,起先是兔跳接遠撐前滾翻,再收腹跳接魚躍越過障礙物練習,連續收腹跳過小墊子接魚躍越過障礙物練習。在魚躍前滾翻后加深蹲起立、俯臥撐、鴨子步、爬行。這些組合屬于技術與體能的二維結合。這些組合的教材內容是從“發展學生的體能”維度出發,鞏固魚躍前滾翻動作,發展魚躍前滾翻所需的各種體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筆者對教材的組合方法進行了分類:(1)“重復式”組合,前滾翻再加一個前滾翻,重復做這個動作,掌握動作技術與發展體能的目的。(2)“輔助式”組合,掌握魚躍前滾翻動作技術,教師選擇一項練習手臂力量的體能練習作為輔助,提高學生的上肢力量。(3)“結合式”組合,在學做一個動作技術前后再做一個與其相關的動作,來提高單個動作技術的水平,如在魚躍前滾翻后加深蹲起立,提高魚躍前滾翻預備姿勢水平。(4)“復合式”組合,把單個的動作技術與幾個動作進行串聯,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作的銜接。
三、整節課中體能練習運動量的安排
這次研討活動開始前組織者要大家明確的幾個問題。(1)整節課中體能如何安排得當。(2)體能安排的大小學生能不能接受。(3)體能練習中要不要考慮到學生的個別差異(體現分層教學,注重個體差異)。活動間隙受邀專家對這幾個問題進行現場分析。筆者對本次研討活動兩堂課的體能練習也進行了解讀。第二堂課七年級“跨越式”和第三堂課八年級技巧“魚躍”一線教師點評過程中都提到了體能練習過多,太過于側重體能的問題。跨越式跳高這節課中在學習技術前安排了4個跳高起跳的輔助練習,然后安排了體能練習,分別是單足交替跳,連續向前跨跳、蛙跳、跳臺階,時間加起來6~8分鐘。而教完跳高動作技術后,安排專門的體能練習,分別是蹲跳起、單腳跳、兩腿開合往前跳、側向高抬腿、前后左右跳等體能練習,時間是16分鐘,兩個體能練習前后加起來總時間共22分鐘左右,對于一節40分鐘的課來講,體能練習設計過多。八年級技巧“魚躍”前面練習密度大。據專家統計,共計翻滾30次左右,學生出現疲勞狀況,兩三個學生出現脖子扭傷,執教者后安排俯臥撐體能練習接力,學生共做4組。這種體能練習項目雖然比較創新,但由于運動強度大,加上半節課技術教學消耗大量體能,學生會因疲勞而發生危險,導致身體各部位損傷。一節課中對體能的安排筆者有幾點想法:(1)體能練習總時間最好不要超過整節課的2/5。(2)整節課的體能練習總強度不宜過大,應把握一個度,適合全體學生。(3)體能練習要注意學生個體差異,根據學生身體素質選擇不同的體能練習,預防個別學生吃不飽,吃不了等情況。
四、技術教學中隱含著體能練習
有一些課教材本身就隱含著體能練習,以技術為主的教學內容,如田徑類、球類、體操類等,教學過程中學生體能在技術練習中得到提高。筆者設計了幾種技術+體能類型:運動型,技術與體能的結合,比如籃球運球技術,課堂中運球來回跑,變向運球、急停、過障礙物,學生在不同方法的運球技術中體能得到提高,實現了籃球技術與體能的共贏。實用型,運用與體能的結合,比如本次活動中前滾翻的運用,通過一系列的各種滾翻,學生體能和安全意識都在練習中得到提高。游戲型:樂趣與體能的結合,比如“奔跑吧,兄弟”中的撕條,找到了某個人的物品,跑步中把這個物品相對應人的條子撕掉,體能在快樂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