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小青 胡瑾

2012年,開發區管委會、江岸區政府聯合采取“高位嫁接,名校引領”辦學形式引進武漢市育才小學優質教育資源進駐奧林小學,通過深入合作加快教育發展的步伐。我們以兒童閱讀生態校園的構建研究為載體,踐行育才小學的辦學理念“給學生最美好的童年,給人生最堅實的起步”及原奧林小學的辦學理念“健康快樂成長”,讓兒童在良好的閱讀生態中磨礪品質、陶冶情操,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生態
以現代的兒童觀、生命觀、課程觀為指向,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為核心,深化書香校園建設內涵,注重硬、軟件建設,為師生精神的成長提供一個全新的平臺。使閱讀成為師生最為自然的生活狀態,用閱讀讓師生的精神世界亮麗起來;在已創設的“書香校園”環境下,做到“學校全面構建、有效輻射家庭、嘗試向社區延伸”的三者和諧統整。
從環境上構建“閱讀生態”校園。學校內綠樹成蔭,改建的田徑場、籃球場、羽毛球場、新芽廣場與“聆聽”“詩路花語”等充滿創意的各類主題雕塑和石刻相得益彰?!靶∥枧_”“涂鴉墻”這兩處特別場所的新建則給予孩子們充分展示自己文藝、誦讀、繪畫方面興趣愛好的空間。在各類人工設景中還巧妙地將讀書、交流、休閑功能融入其中,為學生提供了廣闊怡人的活動空間。
從功能上提供“閱讀生態”場所。新建了“悅讀軒”,這是學校教師讀書、研討的園地,教師在這個自己的園地里讀教育的經典著作,與教育家們對話,同時也閱讀人生,閱讀生活,閱讀快樂。學校還將圖書館“搬進”教室,給每個班級分配一批圖書,充實各班“圖書角”,讓孩子們足不出“室”就能享受書香。
構建完整的校本課程體系
以現代語文課程觀為指導,構建一套適合兒童、適應校情的校本閱讀課程體系,總結出兒童文學作品閱讀指導的理念和基本策略,并加以推廣應用;開展豐富的獨具特色的閱讀活動。
固定式。首先是每天落實,確保每天的晨誦時間、內容、質量。在誦讀學校自編《悅讀 閱讀》一書基礎上,補充每天記誦的內容。晨誦的形式多樣化,給更多的學生上臺展示的機會。
學校特色品牌活動“育才之聲”。教師精選優質的兒童讀物,通過朗讀錄音的方式將文字轉化為聲音,上傳到校園網上,現在已經有很多學生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
每周落實。每周一升旗儀式之后都安排了“好書推薦”環節,教師面向低、中、高三個學段各推薦一本適齡讀物。同時,我們創新“國旗下講話”欄目,介紹“版圖上的中國”,讓孩子們每周都能了解一個省份的風土人情和特色風貌。
每周各班安排一節讀書課,在“閱讀天地”開展讀書指導、閱讀欣賞、讀書交流等活動,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我們的讀書課也在不斷探索閱讀課型,從讀物推薦課、名著名篇欣賞課、讀書方法指導課、閱讀交流評論課、讀書筆記輔導課、讀后敘述課、積累展示課、主題單元閱讀拓展課著手,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展示和提升的平臺。
每學期落實?!巴劭唇恰保禾斓亻営[室,萬物皆書卷。我們不但倡導孩子讀文字書,還特別引導學生讀“自然”、讀“社會”這本大書,并對學生“讀無字書(旅行)”進行了建議與要求。我們借社會實踐活動的契機,開展主題為“童眼看江城”的特色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開拓視野,愉悅身心,發現美,感受美。
“書香假期五個一”:在放假前夕,學校精心制作“寒假實踐作業卡”,其中的“推薦好書”板塊對假期閱讀書目的選擇提供了參考,同時還布置“書香假期五個一”活動,和父母同讀一本書,錄一段“育才之聲”,寫一份書法作品,和爸爸媽媽逛一次圖書館或博物館,和父母同背一組詩,讓這份書香彌漫到家庭與社會之中。
活動式。校園文化活動?!敖浀浣櫲松?,閱讀成就夢想”:我們不放過每一個能夠讓孩子們浸潤書香的機會,“學雷鋒紀念日”我們開展“經典浸潤人生,閱讀成就夢想”系列活動,班主任和青年教師放學后一起走訪學生家庭,為學困生送上了豐富的課外讀物。
“誦中華經典 做美德少年”:我們在2014年9月開展了“誦中華經典 做美德少年”活動,讓學生感悟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作品,使學生從閱讀經典中感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汲取民族精神的豐富營養。
“書香江城——全民讀書月”:配合武漢開發區“書香江城——全民讀書月”活動,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讀書活動。如校園書簽設計比賽,全體學生選取各種題材及形式,設計從傳承文化、貼近生活、與時俱進、校園生活文化、感悟人生等多方面立意,進行單幅或者系列書簽設計。
“語文節”系列活動。“手抄報比賽”:學生在畫紙上盡情抒發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展開豐富的想象,在方寸之間展現了文字之美,真正使他們體驗到:我讀書,我快樂!精美的手抄報也在各個班展示出來供大家學習。
“淘書樂”:10月11日中午,學校操場上,各式小書攤在籃球場一字排開。孩子們懷揣著自己心愛的書籍一家一家地逛,一點一點地搜,找到心儀的好書再和對方熱烈討論著如何交換。整個操場彌漫著書香,也洋溢著孩子們快樂的笑聲。
“英語節”系列活動。學校的首屆英語節以學生喜愛的圣誕節為主題,為學生提供一個學英語、說英語、用英語的環境?!笆フQ小百科”活動中,英語組教師施妤帶來了“育才講壇之圣誕小百科”,為全校師生介紹了圣誕節的由來、圣誕老人的故事、西方人的圣誕習俗等等。
傳統節日活動。過好傳統節日,傳承悠悠中華情懷。
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我們讓學生了解清明節由來及習俗,用剪貼和畫畫的形式辦一份小報;收集清明節相關詩歌進行吟誦;向長輩調查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經歷等,寫下開展此項活動的點滴感受。
中秋節前夕,學校對全體學生發出了解中秋傳統習俗、搜集中秋經典詩詞的倡議。以班級為單位開展“迎中秋經典詩詞朗誦會”。學校還為學生搭建了“中秋寄語微博”展示臺,每一個學生自發地寫下自己對親朋好友的祝福,張貼在微博展示臺上。
各班個性化活動。以班級為單位,每學期組織一至兩次與閱讀有關的活動。明確活動主題內容,其形式可以是故事會、書評會、辯論會、演講會、朗誦會、作文比賽、閱讀知識競賽、優秀讀書筆記展、自編自演課本劇和小品等。
針對低段學生,教師共同籌劃了“快樂讀寫繪”的活動,首先選定一本繪本,年級教師一起研讀探討,再借助午間休息或自習課時間講給孩子們聽,最后周五布置繪本作業,孩子講繪,家長代筆寫。后續的評價是良好的催化劑,教師將有進步或者精彩的繪本上傳到班級群空間里,讓家長學生共享。
有的班級不再布置抄寫的作業,而是讓孩子們在QQ群里讀書,要求是大聲朗讀5分鐘,朗讀流利,無錯漏字。到第二天中午“健康電視”時間,會在一體機上打開班級QQ群,讓孩子們靜息聆聽每一位學生在群里的朗讀,評選出朗讀得最出色的孩子并請他們介紹自己的朗讀經驗。
家庭活動。我們鼓勵孩子將讀書活動帶進家庭,建議學生建立家庭藏書柜。開展“我與父母同讀一本書”活動,促進父母與子女的讀書與交流。發動家長為自己的孩子建立《讀書手冊》,記錄與孩子一同讀書的成長足跡和感悟心得。
培養優秀的閱讀指導教師隊伍
我們聘請了學科專家,每周下校對教師的閱讀教學進行指導,每一次上課都經歷教材解讀、試教修改、上課點評等步驟,讓上課的教師“磨課”,讓聽課的教師學習,在這一過程中,每一位教師的閱讀指導能力都有了顯著的提升,低段和高段的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也相互學習和交融,這樣教師的能力將更加全面。
2015年3月27日,我們啟動了“悅享·漂書”活動。這是一項針對在校教師閱讀素養提升的活動。為了此次漂書活動能真正落實,學校組織專家組為教師精選了各類優秀圖書,并在每本書后附上漂書卡,用于記錄拿到書的時間和撰寫看書后的推薦語,教師讀完后利用信息手段傳閱書本,真正實現“校園漂書”氛圍。
同時學校將每周五下午定為“教師閱讀日”,學生放學后,學校教師都會分組集中在“悅讀軒”“閱讀天地”等場所,開始靜心地閱讀交流。教師在這個自己的園地里讀教育的經典著作,閱讀經典,與教育家們對話。每學期舉行一次“教師秀讀書筆記”評比,將優秀的讀書筆記刊登在《新能量》或《育才青年》上。
(作者單位:屈小青,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育才小學;胡瑾,武漢開發區奧林小學)
(責任編輯 林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