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建敏
近年來,棗陽市第二中學(以下簡稱“棗陽二中”)通過實施制度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進一步促進了學校的內涵發展。
加強制度建設,落實民主管理
讓制度“說話”。多年來,棗陽二中一直致力于多項學校制度建設的嘗試,建立了一整套促進學校健康運行的制度體系。在學校發展目標上,制定了學校發展章程、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在依法治校上,完善了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在課程改革上,制定了高中新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學生學分管理制度;在教師專業發展上,制定了“青藍工程”“名師工程”實施方案;在評價體系上,制定了高考獎勵方案;在學生管理上,實施班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在綜合治理上,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學校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
讓教師“說話”。通過發揮教代會的功能與作用,提高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每年的教職工代表大會,老師們都積極獻言獻策,共同制定并完善關系學校發展的規章制度,凡是有利于學校發展的好建議都被采納;通過校務公開,給教職工以知情權、管理權、監督權,對學校年度財務預算、決算,重大財務的收入、支出情況,教輔資料征訂情況,及時真實對外公布,增加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透明度,虛心接受來自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使廣大教師成為學校的主人。
讓學生“說話”。各班成立議事小組,自行組織、推薦、評選、產生班委會成員,自覺管理班級事務;學生的問題由學生自己來解決,學生出現矛盾與糾紛,學生會干部和班級學生干部聯合處理;校服的定制完全由學生及家長自主決定材料、樣式、質量和價格;家庭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公開透明,整個過程全部由學生管理,教師不參與、不干預,確保貧困資金的公正公平發放。諸如學生帶手機到校園的管理難題,學校不包辦、不強加,組織學生對這一現象展開討論,分析其利與弊,最后學生自己商量出解決的辦法。
實施自主管理,打造生本管理模式
讓學生成為管理者,在參與學校管理中實現自主管理。學校給學生提供展示和創造的“平臺”,讓他們“找到一個崗位,扮演一個角色,獲得一種感受,明白一個道理,養成一種品質,學會一種本領”。設立學生“文明示范監督崗”和“文明示范值周班”,對師生禮儀規范行為進行檢查、監督和規勸,并參與學校衛生、早操、課間操、飯堂就餐等常規工作的檢查評比。
讓學生成為設計者,在參與主題教育中彰顯自主管理。學校從學生身心特點和學習生活實際出發,每月確定一個德育主題,堅持開展“德育主題教育月”活動,把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滲透到每個環節和每個時段,特別是五月的成人儀式和七月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宣誓活動,極大地感染了學生。其中,活動內容、方式等放手交由學生設計,讓學生當主角,在參與主題活動中接受教育。
讓學生成為組織者,在參與社團活動中呈現自主管理。學校根據學生特長和愛好,成立各種社團,開展豐富多彩課外活動。學生自主籌辦了文學社、心理協會、愛心社等學生社團,開展了文學、心理學講座等課外活動。各班有設計的黑板報,校內有設計的書畫展;文學社編發了《風華正茂》校刊;藝術生定期舉行大型文藝演出等活動;“校園之聲”廣播臺開設了新聞聚集、花季心聲、熱點話題、快樂驛站等欄目。學校還把負責資助貧困學生的“愛心社”交由學生負責管理,從可回收廢品收集到集中出售、資金的管理使用、資助對象的確定等均由學生負責,學校不干預,教師不介入。迄今為止,該校“愛心社”已累計資助貧困生800余名,資助經費達6萬多元,不僅為貧困生解除了后顧之憂,也美化了環境,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作者單位:棗陽市第二中學)
(見習編輯 徐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