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全

摘 要:足球教學中重視基本技術教學研究,能夠激發學生積極參加足球運動的欲望,達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趣味足球;方法;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10-0063-01
由于受興趣愛好、場地限制、安全因素、家長認識、課業負擔等影響,校園足球在實際開展中存在不少問題。激發學生對足球的熱情,在教學中注重基本技術教法研究,逐步培養了學生足球興趣,已經收到明顯的教學效果。
一、運用游戲進行基本技術學習
由于學生足球基礎差,個別教師在教學中,普遍以“大躍進”的方式開展教學,這樣就會出現動作不正確,容易受傷,方法不得當,產生畏懼心理。為了使學生的足球欲望更加強烈,首先,利用體育課進行足球的基本技術的學習,教給學生腳、腿、胸、頭各部位的正確動作要領,進行模仿練習,同時以游戲的方法,如①單腳和雙腳顛球;②大腿顛球;③自拋球后用胸停球;④自拋球后用頭頂球等游戲活動,讓學生感覺到足球活動“有趣”。其次,利用簡單的戰術配合技術,如①兩人用腳內(外)側傳球練習;②兩人對面傳球練習;③兩人傳球一人搶斷練習;④一人運球一人防守等練習;⑤直線快速運球快速急停練習;⑥左右變向運球等練習,讓學生逐步產生足球活動“興趣”。最后,進行三角傳球、撞墻式傳球、定點長傳球、定點射門等練習。
教學方法:①各種練習前,講解該項練習的動作要領和作用。②利用視頻技術片段讓學生觀察動作技術。③教師教學示范與學生模擬練習相結合。④分組練習時糾正錯誤及時。運用這些方法進行練習時,由于練習中占用場地小,活動密度大,練習效率高,對培養學生“志趣”具有很強的實效性。
二、運用“8”字傳接球練習,掌握正確的腳內側傳接球技術(圖1)
圖1
“8”字傳接球練習是初步培養學生簡單跑位方法的有效途徑,可以培養學生根據跑位路線和速度,在小范圍內熟練運用腳內側傳接球的技術,來完成正確的傳接球動作。方法:將學生分成3人一組,間隔5米左右站立,中間學生持球,邊跑動邊用左腳內側將球傳給右側同學,并從右側同學身后用折線方法跑動,觀察并準備接左側同學傳來的球;右側同學接球后,邊跑動邊用右腳內側將球傳給左側同學,并從左側同學身后用折線方法跑動,觀察并準備接右側同學傳來的球;左側同學用左腳接球后,再用左腳內側將球傳右側同學,右側同學用右腳接球后用右腳再一次傳給左側同學,這樣反復循環進行練習。要求: ①持球者用腳內側運、傳、接球,跑動中主動向里切入。②傳球時注意接球者跑動路線,控制好方向、力量、速度,并將球傳出。
三、運用“四邊形傳接球”練習,培養在跑動中用左右腳外側傳接球技術(圖2)
跑動中完成傳接球是足球運動的基本技術,為了讓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左右腳外側傳接球動作要領,教學中運用“四邊形傳接球”練習方法進行教學是行之有效的又一途徑。方法:將學生每2~3人一組,安排在A、B、C、D四個點上,相距6~8米成四邊形站立。練習從A開始,A1用右腳外側傳球給B1,同時弧線跑至B1,B1用左腳外側停球,用左腳外側傳球再將球回傳給A1,A1用右腳外側接球后,用左腳外側將球又一次傳球給C1,并站在C2后面;B1回傳球后,跟隨在A1后面,沿弧線跑至C1,用右腳外側接C1球后,再用左腳外側傳球給D1,并站在D2后面;C1回傳球后,跟隨在B1后面,沿弧線跑至D1,D1用左腳外側接球,再用左腳外側將球再回傳給C1,C1用右腳外側接球,然后用左腳外側將球傳給A2,并站在A2后面。A2接球后,進行反向的同樣練習,這樣進行不同方向的練習,目的是讓學生體驗左右腳外側傳接球動作技術。要求:①頭腦冷靜,正確運用左右腳外側傳接技術。②注意觀察來球,控制好傳球方向,調整用力大小,確保練習的連續性。
總之,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做到從基本知識到基本技術;從基本技術到基本技能;從基本技能到實踐的應用過程,才能逐步提高學生運動水平,才能發展學生的特長,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