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娜,施之皓,史旭東
(上海體育學院 中國乒乓球學院,上海 200438)
影響乒乓球運動員比賽節奏把握的基本因素
梁麗娜,施之皓,史旭東
(上海體育學院 中國乒乓球學院,上海 200438)
采用文獻資料、錄像觀察、數理統計等研究方法,選取世界優秀乒乓球運動員的12場比賽,從暫停使用情況、教練員場外指導、技戰術運用、喝水、擦汗無球時間掌控和裁判判罰幾個基本因素進行分析,發現乒乓球比賽節奏的新變化,并探討有效把握比賽節奏的方法。
乒乓球;世界優秀運動員;比賽節奏;暫停
任何運動都有特定的節奏,乒乓球運動也不例外。節奏貫穿于乒乓球比賽始終,尤其在11分新賽制下,比賽節奏的變化更加快速、頻繁。一場勢均力敵的乒乓球比賽,誰能控制與把握住比賽節奏,誰就能掌握比賽的主動權,從而贏得最終勝利。因此,節奏的變化是現代乒乓球比賽的精髓,能否適時、合理、準確地掌握比賽節奏,成為評判乒乓球運動員優劣的標準。
1.1研究對象
近4年具有代表性的乒乓球運動員的比賽,其中,男運動員7名,女運動員5名,男女比賽各6場,共計12場(表1)。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等查閱相關文獻,從中國網絡電視臺五套下載比賽錄像。
1.2.2專家訪談法
走訪中國乒乓球學院專家、學者,對相關問題進行咨詢。
1.2.3錄像觀察法
通過觀看關鍵場次的技術錄像,統計并分析優秀運動員在世界大賽中如何把握比賽節奏。
1.2.4數理統計法
對收集的數據使用Excel 2007進行處理。暫停棄權率=暫停棄權次數/事件發生總次數;當局勝率=暫停后當局勝次數/事件發生總次數;當局負率=暫停后當局負次數/事件發生總次數。
1.2.5邏輯分析法
運用歸納、演繹等邏輯學原理,使研究系統化、理論化,并得出研究結果。

表1 運動員比賽場次及暫停使用情況
2.1優秀乒乓球運動員比賽特征
2.1.1暫停使用情況
統計顯示,在12場比賽中,男女運動員的暫停運用呈現一定的規律。暫停棄權率少,男女都為14%;暫停后當局負率較少,男子為14%,女子為29%;暫停后當局勝率男子為71%,女子為57%。雖然統計的數據基數不夠大,但依據概率原理,這些樣本能夠體現出一定的規律。可以看出,暫停對于一局比賽至關重要,而這局比賽很有可能成為整場比賽的轉折點。規則規定,一場正式比賽中每名選手只能使用1次暫停。因此,非到關鍵時刻,運動員是不會使用暫停的。所以在國際重大比賽中,如果不是實力懸殊,一般情況下運動員都不會放棄使用暫停。分析發現,暫停后運動員一般都改變戰術或是擾亂對手的節奏,所以,暫停方當局勝多負少。
2.1.2男運動員比賽情況
分析比賽視頻發現,暫停的使用體現出運動員的比賽節奏風格。眾所周知,老將馬琳打球比較“磨蹭”,善于掌控場上時間,其對賽場節奏的把握主要體現在撿球速度和發球前的一些小動作。比如對張繼科的這場比賽,大比分2:2平后,第5局馬琳明顯體力不支,此時他故意放慢速度,撿球后先想一想再來到球臺邊發球,一方面思考接下來的戰術,同時也讓自己的體力得到短暫恢復。張繼科打比賽很有激情,比賽節奏較快。當處于上風領先時,常常打得對手措手不及,往往出現對方還未進入狀態,一局比賽就結束了。削球手朱世赫的比賽節奏是前半段較慢,擊球動作和跑動速度都未達到最佳狀態,即所謂的“慢熱型”,但隨著比賽的繼續,狀態會漸入佳境。尤其是拼到決勝局,當對手精疲力竭且不能有效施展戰術時,朱世赫就會占據優勢。陳玘也是一名老將,從他的撿球時間可以看出其對比賽節奏的把握。順風球時陳玘幾乎是跑步撿球,而比分落后或比賽僵持時,他會邊走邊思考,無球時間相應增加。閆安是一名新近冒出的年輕選手,打球有一股沖勁,比賽節奏給人一種咄咄逼人的感覺,從氣勢上駕馭比賽。
2.1.3女運動員比賽情況
觀察比賽視頻發現,丁寧的比賽風格是大氣沉穩,經過大賽的磨煉,漸顯大將風范,對比賽節奏的把握較好。馮天薇打球比較兇狠,善于搏殺,沖擊力很強,比賽節奏相對較快,尤其是到了關鍵球,節奏變化明顯。李曉霞打球精細,落后時一分一分地咬,意志品質頑強,以近臺快攻弧圈為主,比賽節奏較快,戰術節奏善于變化。劉詩雯也是近臺快攻弧圈打法的代表人物,打球靈活多變,比賽節奏較快。
2.2教練員對比賽節奏的影響
丁寧是近幾年中國女乒的新生力量,她對比賽節奏的掌握從青澀到逐步成熟,與前中國女乒主教練施之皓的栽培有很大關系。分析丁寧和馮天薇具有代表性的2場比賽(2010年莫斯科世乒賽女團決賽和2012年多特蒙德世乒賽女團決賽),就能很好地反映教練員對比賽節奏的影響。2010年莫斯科世乒賽女團決賽是中國女乒歷史上難以忘卻的一次失利,中國隊保管了16年的考比倫杯易手新加坡隊。丁寧對陣馮天薇,大分2:0領先,第3局小分8:3領先,被對手連追2分,8:5時,施之皓總教練叫了暫停,給丁寧布置戰術。再次上場后,馮天薇依舊強勢,丁寧很快輸掉這關鍵一局,隨后輸掉整場比賽。賽后有人認為,施之皓叫暫停早了,對方連追2分(8:5),此時丁寧還沒有感覺到危機,自信可以應對,而暫停是一把“雙刃劍”。2年后在多特蒙德世乒賽女團決賽首場比賽中,情形與2年前的莫斯科極為相似。丁寧一上場就6:3領先,緊接著對方連追5分,6:8落后時施之皓并沒有叫暫停,隨后丁寧打出一個全場最精彩的球。這個27板的罕見回合奠定了本場比賽的基調,丁寧打出氣勢,以絕對優勢拿下整場比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教練員更能比運動員看清場上形勢,但比賽的主角是運動員,所以,要以運動員為主,教練員多與其溝通,起外界輔助作用。賽后施之皓告訴記者,這場比賽他的每一個表情、動作和眼神都傳達給運動員,感染運動員“堅持、堅信、堅定”,讓運動員發揮主要作用。
2.3技戰術因素對比賽節奏的影響
2.3.1基本的乒乓球戰術
在乒乓球比賽中,運動員利用發球搶攻戰術、對攻戰術、搓攻戰術、拉攻戰術、削攻戰術、接發球戰術和特殊戰術的變換,調節比賽節奏。縱觀近幾年比賽中的技戰術變換,比以往更加多變、難以預測。當一種戰術運用不奏效或對方已經適應時,要及時改變戰術,只有這樣才能掌握比賽的主動權。尤其是關鍵球、局點或賽點時,敢于采用不同于前面的特殊戰術,大膽搏殺,爭取勝利。恰當地運用和改變戰術,可以把握比賽節奏,牽制對手。
2.3.2整個賽期戰術節奏
有記者問施之皓主教練,如果在莫斯科世乒賽中給新加坡女隊打90分,那么在多特蒙德世乒賽女團決賽中可以打多少分。施之皓回答95分。“與中國隊比賽前,新加坡隊已經遭遇了2場生死戰,1/4決賽對陣德國隊0:2落后,1/2決賽對陣韓國隊1:2落后,都是打滿5局最終勝利。經過鏖戰的新加坡隊有著最佳的競技狀態,這多加的5分就出于此”。很多運動員都有這樣的經歷,輕松進入決賽和一路過關進入決賽的競技狀態很不一樣,經歷生死戰更能讓人盡早進入比賽節奏。
2.4擦汗、暫停無球時間和裁判判罰對比賽節奏的影響
觀看比賽錄像發現,諸如暫停遵循滯后原則等規律仍然適用。賽場出現的一些新變化是以前暫停多由教練員提出,而現在運動員主動提出暫停較多。以前出現的一些由于燈光設備等客觀原因導致的比賽暫時中斷,現在很少出現,取而代之的是裁判員判罰等主觀因素導致的比賽暫時中斷。這對雙方運動員都會造成一定影響,因此,需提高運動員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
世界優秀乒乓球運動員對暫停十分重視,不會輕易放棄,且暫停使用當局勝多負少,對整場比賽也起重要影響。優秀乒乓球運動員對比賽節奏的把握都有自己的特點。教練員對賽場的掌控十分重要,其一舉一動都會感染賽場上的運動員。技術因素對比賽節奏的影響是最基礎的。現代乒乓球比賽要求運動員不能只精通一種速度或一種力量,變化才是王道。戰術節奏在當今國際乒乓球賽事中出現一些新變化,運動員普遍提前1~2 h進入賽場。比賽前一天,教練員開準備會議,討論第2天的比賽方案,運動員認真分析對手并制訂對策等。
日常訓練中,學習世界優秀乒乓球運動員對比賽節奏的把握特點及其處理問題的方法。平時多注意撿球快慢、喝水擦汗等細節,形成自己獨特的比賽節奏風格,并在比賽中運用和完善。教練員要注意臨場情緒和行為,通過眼神、表情等與場上運動員進行溝通,增強運動員的信心。速度快慢不僅可以通過擊球時間、站位遠近進行調整,還可以通過快慢技術的組合加以實現。力量輕重相互配合,借力和發力靈活運用,全面練習各項技術。學會掌握和調控自己的最佳競技狀態,從而把握比賽節奏的主動權。這需要進行心理模擬訓練等,讓運動員做好迎接困難的準備,調整好心態,切忌僥幸心理和思想包袱。運動員是賽場上的主角,平時多積累比賽經驗,掌握自己叫暫停的時間節點,進而控制比賽節奏。
[1]黃安平.論乒乓球比賽的節奏[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9,25(4)
[2]尹霄.節奏是一種綜合[J].乒乓世界,2002(4)
[3]張錢偉.優秀男女乒乓球運動員單打和雙打的比賽基礎特征分析[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1
[4]禹雪璐.現代乒乓球比賽節奏的探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1)
[5]陳麗娟.乒乓球比賽節奏的探討與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2011(8)
[6]李大國.乒乓球運動中的運動節奏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