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國安
(上海市閘北區少年業余體育學校,上海 200070)
田徑短距離項目青少年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探析
姜國安
(上海市閘北區少年業余體育學校,上海 200070)
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對田徑短距離項目青少年運動員的賽前心理狀態進行分析,著重探討不同參賽經歷和競賽激烈程度、訓練年限、運動等級等對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的影響,并提出相應建議。
青少年運動員;田徑短距離項目;賽前心理狀態
競技賽場競爭是運動員體力、技術、道德水平、文化背景和心理狀態的全面較量。田徑短距離項目屬于個人間接對抗性運動,比賽中運動員超越對手,超越自我,創造優異的運動成績。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賽前心理狀態等對比賽成績的影響越來越大。尤其在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相差無幾的比賽中,運動員心理素質的強弱往往成為能否獲勝的關鍵。因此,賽前心理狀態對運動員的發揮和比賽成績的取得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分析田徑短距離項目青少年運動員的賽前心理狀態,重點研究不同參賽經歷、訓練年限、運動等級及競賽激烈程度對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的影響,旨在為提高我國田徑短距離項目青少年運動員的訓練水平提供參考。
1.1研究對象
參加2014年上海市第15屆運動會青少年跨欄、100 m、200 m決賽的50名運動員,年齡為12~15歲。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等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
1.2.2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目的設計調查問卷,對田徑短距離項目青少年運動員的賽前心理狀態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50份,回收46份,問卷回收有效率為92%。
1.2.3數理統計法
采用SPSS軟件包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
2.1賽前心理狀態特征分析
賽前心理狀態是指運動員對即將到來的比賽在身體和心理上的綜合體現。由于運動員對比賽的認識、態度、經驗及準備情況不盡相同,因此,會出現各種賽前心理狀態。調查顯示,田徑短距離項目青少年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特征可分為過度緊張狀態、戰斗準備狀態、淡漠狀態、盲目自信狀態4種。統計可知,賽前32.6%的青少年運動員具備戰斗準備狀態,而其他3種賽前心理狀態都會影響運動員技戰術水平的正常發揮。其中,過度緊張狀態占45.6%,淡漠狀態占13%,盲目自信狀態占8.6%。造成青少年運動員賽前消極心理狀態的因素很多,如參賽動機、自信心、意志和情緒等。青少年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易受各種突發情況的影響,良性影響促使比賽朝著教練員期望的方向進行,消極影響則會導致運動員失誤。因此,訓練中應重視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的變化,并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
2.2不同參賽經歷及競賽激烈程度的影響
由表1可知,不同參賽經歷對田徑短距離項目青少年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具有重要影響。有過全國性比賽參賽經歷的青少年運動員參加競爭激烈的市運會決賽時,通常會對比賽充滿信心,賽前戰斗準備狀態與只參加過市級比賽的運動員有顯著性差異,應對壓力的能力也顯著高于其他運動員。究其原因,參加過全國性比賽的運動員有較高的運動技能、豐富的參賽經驗,大多已取得較好的運動成績,使其更加自信。只參加過市級比賽的運動員,尤其是青少年運動員,由于比賽經驗不足、訓練水平低、心智不成熟等,面對競爭激烈的比賽時,應對比賽壓力的能力也相對較弱,賽前過度緊張,從而引發失眠、心煩意亂和坐臥不寧等心理狀態。因此,田徑短距離項目青少年運動員的賽前心理狀態與比賽經驗、比賽動機密切關系。
2.3訓練年限、運動等級的影響
2.3.1不同訓練年限
統計顯示,訓練年限對田徑短距離項目青少年運動員的賽前心理狀態也有較大影響。調查可知,訓練年限為3~5年和5年以上的運動員,心理狀態相對更加穩定,達到最佳賽前心理狀態者超過60%,出現過度緊張、淡漠、盲目自信等消極狀態的情況較訓練年限3年以下者(3種不良心理狀態合計達84%)有顯著性差異。經過一定年限的訓練,青少年運動員對技戰術的掌握相對嫻熟,身體素質相對較好,能夠應對賽場上的各種變化,表現出賽前心理狀態相對穩定。而訓練年限為3年以下的運動員,面對激烈比賽時對自身和對手實力沒有做到正確評估,缺乏自信,導致無法在賽前保持最佳心理狀態。
2.3.2不同運動等級
調查表明,青少年運動員的比賽應對策略呈現明顯的訓練水平差異,運動級別越高,運用應對策略越合理。統計顯示,不同運動等級青少年運動員的賽前心理狀態存在顯著性差異。一、二級運動員的“戰斗準備狀態”達到67%以上,而無級別運動員的消極賽前心理狀態為65%。由于田徑短距離項目獨立性強、競爭激烈,運動員需具備良好的時間、空間感知能力、反應能力、想象力及迅速靈活準確的判斷力。與一、二級運動員相比,無級別青少年運動員因為訓練時間短,掌握的心理技能不多,認知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較差,賽前容易產生消極心理狀態,進而影響其競技狀態的形成和技術水平的正常發揮。
面對激烈的比賽,不同比賽經驗與動機水平的田徑短距離項目青少年運動員會產生不同的心理狀態。訓練實踐中,教練員應根據運動員的身體狀況和技術水平,遵循心理技能形成的規律,安排各種模擬訓練,磨煉運動員的比賽技術,提高比賽經驗,使運動員形成最佳的賽前心理狀態。不同訓練年限與運動等級的青少年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呈現明顯的差異。針對不同訓練水平、級別的田徑短距離項目青少年運動員,教練員應找出影響其賽前心理狀態的主要因素,幫助其減少心理壓力,制訂切合實際的比賽目標,激發其比賽的愿望和成功的信心。
青少年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的調控訓練至關重要。針對青少年運動員賽前情緒易波動、較易出現過于興奮或抑制的特點,建議運用科學的心理訓練方法提高其自我控制與調節能力。教練員在抓技術訓練的同時,一定要高度重視對運動員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
[1]馬啟偉,張力.體育運動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2]萬艷紅.大學生田徑運動員心理技能訓練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2)
[3]劉正榮.田徑運動員如何保持賽前最佳心理狀態[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