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紅
(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山東濟寧272100)
心理護理對高齡產婦產后抑郁癥的影響
張艷紅
(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山東濟寧272100)
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對改善高齡產婦產后抑郁癥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10/2015-05我院收治的64例高齡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32)和觀察組(n=32).對照組按照常規方法實施護理,觀察組制定心理護理方案進行干預,比較兩組實施護理前、后的SDS量表變化情況,同時調查產婦的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前兩組SDS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平均評分相比對照組明顯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占96.9%,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制定心理護理方案對高齡產婦進行護理具有較好的效果,有利于緩解產婦的產后抑郁情緒,提高其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心理護理;高齡產婦;產后抑郁癥;作用
高齡產婦的情況較為特殊,在分娩期間,通常要經受來自各個方面的心理與生理問題,再加上產后精神壓力驟降,極有可能導致情緒變化或內分泌功能紊亂,從而引發產后抑郁癥.產后抑郁癥的危害可大可小,積極做好產婦的心理護理工作,對于降低產后抑郁癥發生率、提高分娩質量極其重要.本研究制定心理護理方案對我院收治的32例高齡產婦進行護理,總體護理效果較為理想,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10/2015-05我院收治的64例高齡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32)和觀察組(n=32).年齡35~42(平均36.3±2.8)歲;孕周37~41(平均39.1±0.8)周,均為單胎足月妊娠,且產前胎監、胎盤及羊水等檢查均正常,已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排除伴骨產道異常、伴妊娠并發癥、胎兒頭盆不稱及孕婦精神異常者.組間孕周、年齡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按常規方法實施護理,包括專科基礎護理、指導檢查和健康宣教等.觀察組圍繞產前、產時和產后三階段制定心理護理方案進行干預.(1)產前階段.①通過集體講座、個別指導、發放資料手冊及電話隨訪等形式,向產婦普及妊娠與分娩的相關知識,如妊娠期飲食、運動、產時注意的要點及產后并發癥預防等,糾正其既往對分娩的錯誤認識,從思想上減輕其情緒負擔.②主動與產婦交流,鼓勵產婦,了解其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并實施有針對性的情緒疏導,通過放松訓練、自信心訓練等[1],加強產婦對各類應激事件的處理能力,從而更好地進行分娩.③與產婦家屬取得配合,使其幫助產婦在圍產期保持良好的心態,給予產婦更多的心理支持.(2)產時階段.在產房實施一對一的陪護制度,待產期間向產婦詳細講解三大產程的相關知識,教會其采用腹式呼吸,以減輕分娩疼痛;保持室內環境的溫馨和舒適,使產婦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分娩.(3)產后階段.通過電話方式進行隨訪(1~2次/周),向產婦介紹純母乳喂養的方法及重要性,指導其盡早適應母親的角色,同時動員產婦家屬加強對產婦的關愛和支持,指導產婦進行產后康復訓練,以減輕其心理負擔,增強自信心.
1.3觀察指標 通過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估測兩組護理前、后的抑郁情緒變化情況,分值與抑郁程度呈正相關.同時以問卷形式調查其護理滿意情況,選項有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3項,發放問卷64份,回收率為100%.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 ±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心理情緒改善情況 護理前兩組的SDS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平均評分相比對照組明顯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心理情緒改善情況(n=32,±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心理情緒改善情況(n=32,±s,分)
aP<0.05 vs對照組.
?
2.2護理滿意度調查情況 調查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6.9%,相比對照組的78.1%明顯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調查情況[n=32,n(%)]
高齡產婦在心理與生理方面都比較特殊,這對其正常的生殖功能有一定的影響[2],再加上妊娠與分娩期間種種應激反應的刺激、產后精神壓力的驟降,極易增加產后抑郁癥的發生率,輕者出現情緒低落、睡眠質量下降等問題,重者可能影響人際關系,甚至出現自殺傾向.常規推行的產科護理服務雖然能夠基本滿足產婦的分娩需求,但在改善產婦情緒方面效果十分有限.因此,近年來我院在對待高齡產婦分娩的問題上,更多的是主張在常規基礎護理的前提下,制定心理護理方案干預.研究顯示,這對于減輕產婦的產后抑郁情緒更有幫助,而且能夠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心理護理是現代護理學中最常用的一項臨床服務措施,能夠根據產婦的情緒狀態與心理特點從心理、思想和環境等多個角度對產婦實施有針對性地干預,與常規產科護理相比,該護理模式更能夠滿足產婦個體身心需要,對于緩解產后抑郁情緒也有較好的效果.陸亞萍等[3]研究顯示,36例產婦經心理護理后,其SAS與SDS評分均明顯下降,而且治療依從性高達91.7%,優于常規護理者.本研究同樣證實觀察組經心理護理后具有更理想的分娩效果,32例高齡產婦的SDS量表評分相比對照組明顯降低,總護理滿意度高達96.9%,與上述文獻結果基本相符[1-3].
綜上所述,制定心理護理方案對高齡產婦進行護理具有較好的效果,有利于緩解產婦的產后抑郁情緒,提高其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1]韓月清.圍產期心理干預對高齡初產婦分娩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0,21(18):155-156.
[2]黃文萍.探討心理干預對高齡產婦分娩期的影響和效果[J].婚育與健康·實用診療,2013,3(12):28-29.
[3]陸亞萍,鐘曉仙.心理護理對產后抑郁癥產婦的心理狀態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2,12(10):1373-1374.
R71
A
2095-6894(2015)11-151-02
2015-10-09;接受日期:2015-10-26
張艷紅.本科,護師.研究方向:產科護理.Tel:0537-2253017 E-mail:DMH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