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楨佳
小學英語語音學習中一種不可忽視的現(xiàn)象,那就是在英語單詞旁注上“火星文”。
語音是掌握語言知識和獲得語言技能的基礎(chǔ)。《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地把語音定為語言知識二級目標,顯然,語音教學已成為小學英語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音標則是英語語音學習入門的關(guān)鍵。如何讓學生愛上音標呢?結(jié)合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利用漢語拼音實現(xiàn)對英語音標的正遷移
“為遷移而教”已成為當今教育的流行口號。教師運用漢語拼音比較法幫助學生學習英語音標就是應用了語言學習的正遷移作用。在教師正確地引導下,漢語拼音注釋就如一根拐杖幫助英語初學者踏入英語的門檻。教師可以先教給學生一些和漢語拼音同音同形的音素,如[b]、[d]、[t]、[g],再教同形不同音的音素,最后教那些漢語拼音中沒有的音。如學習了he之后,教師可讓學生聯(lián)系we,she,me等等,讓學生逐步了解到英語中字母e的發(fā)音不同于漢語中i的發(fā)音。在學生有了大量的感性認識以后,教師可把音標[i:]寫在黑板上,讓學生了解到發(fā)[i:]這個音的還有ee,ea等字母組合,進而再學習相關(guān)的詞匯。
根據(jù)研究,國人學習英語最主要的障礙來自于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的缺少。小學生畢竟只是英語初學者,面對未知的學習內(nèi)容,他們或多或少都有膽怯心理。這時,教師結(jié)合學生已掌握的漢語拼音實施音標教學,再通過音標“分解”詞匯。那么,擺在學生面前的就是能輕松邁過去的一堵矮墻。因為,他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學習英語一點兒也不難。因此,英語學習不但不能忘掉母語,而且還要合理利用母語進行輔助教學。只有這樣,學習英語語音的速度才能得以加快。
二、運用多種趣味教學創(chuàng)造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
小學生是一個精力旺盛,可塑性強,但又很容易被分散注意力、學習容易疲倦的群體。具有活躍性、挑戰(zhàn)性、開放性的活動模式,如游戲、歌曲或歌謠、競賽、編故事等都會受到學生的喜愛。“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學生為了滿足內(nèi)部興趣和外部刺激的需要,會樂于去學習。所以,在小學音標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多種趣味教學創(chuàng)造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必定會讓學生有所得。
1.游戲
游戲是小學英語教師最常用的一種教學策略,也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一個教學活動。合理利用游戲,不僅能迅速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課堂教學迸發(fā)出火花,同時還能有效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筆者在教學中經(jīng)常用的游戲有:
(1)“Crazy English”游戲:這個游戲比較考驗學生的詞匯量。它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說出所學過的含教師指定音標的詞匯。如指定音標[i:],學生在一分鐘時間大聲地說出詞匯:beef,eat,meet ... 一方面有效地操練了其發(fā)音;另一方面還有效地復習了詞匯。
(2)聽音、辨音游戲:要培養(yǎng)正確的語音,學生的聽力反應是相當重要的。教師可以將聽音、辨音游戲設計成書面練習,如 Listen and circle;和學生一起制作音標卡片,再利用卡片開展辨音游戲,如聽音舉卡片等。
2.歌曲或歌謠
好的英語歌曲或歌謠簡單易學,上口快,容易記憶,并能激發(fā)學生興趣,輕松有趣。它們既迎合了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有助于其聽、說、讀的訓練,同時對培養(yǎng)學習興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也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如今多媒體輔助教學愈來愈普及,教師恰當運用歌曲或歌謠,如播放Flash,必然能讓歌曲或歌謠成為音標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好助手。筆者一般選擇在課堂熱身環(huán)節(jié)或結(jié)束前播放此類Flash,達到調(diào)動學生興趣及學習的雙重目標。
3.競賽
兒童都有一種爭強好勝的向上心理,競賽是發(fā)揮這種心理優(yōu)勢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采取多種競賽方式:小組競賽、男女競賽、自由組隊競賽、PK賽……通過競賽的形式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戰(zhàn)斗力,也能達到復習的目的。在日常教學中,筆者一般會采用小競賽的教學活動,比如:
(1)給詞匯找家:bear ear dear wear near pear

(2)編順口溜:教師在進行音標教學時,可以趁熱打鐵,讓學生以團體的形式根據(jù)教師給的詞匯編順口溜,如教學音標[?覸]:Cat have a black bag.教學音標[i]:This is a big pig.再給學生發(fā)揮的空間,給他們布置課后作業(yè)——創(chuàng)編一句順口溜,在下一課時作課前展示。
4.編故事
清華大學外語系程慕勝教授說過:準確的發(fā)音不可能從書面符號來,任何的書面符號都是白紙上的黑字,本身沒有任何聲音,不可能教人準確的發(fā)音。因此必須在教學中注重語音訓練,培養(yǎng)學生純正、準確的發(fā)音。曾在一本教學雜志上看過一篇文章,作者采用了將發(fā)音、結(jié)構(gòu)都相似的單詞與中文相結(jié)合串成一個故事的方式進行音標教學。如,在教學音標[?覸]時,作者編了一個《無奈的爸爸》:有個老dad(爸爸),脾氣很bad(壞),很少glad(高興),氣得太太mad(發(fā)瘋),孩子們都很sad(傷心)。作者還創(chuàng)編了不少類似的故事。筆者從中學到了許多,并將此運用到教學中。這些故事既有趣,讀起來又朗朗上口,又便于記憶,學生都很喜歡。在開展“Crazy English”游戲時,編寫的音標故事就會像一條條鏈子在學生的腦中穿梭,他們會一下子說出不少單詞。
三、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只教音標知識、拼讀方法是空洞的,關(guān)鍵是要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去體會、摸索、總結(jié),這樣才能使音標發(fā)揮作用。教師要“不擇手段”地將音標教學合理、有效地滲透到日常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音標的重要性及用途,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主動去運用音標預習、復習及鞏固知識。查詞典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具體要求。對于三年級的英語初學者而言,查字典是一項比較難的任務,從每周查一兩個詞到兩三天一兩個詞再到每天一兩個詞,逐漸養(yǎng)成習慣。學會查詞典,學生可以從字典中發(fā)現(xiàn)一個詞匯的多種意思,既滿足了好奇心,又拓寬了知識面。有時會話中的三會單詞,教師可讓學生直接當堂查詞典自己讀出,并及時給予評價與鼓勵。針對一部分英語尖子生,教師可額外布置一個作業(yè)——通過查字典使用書上沒有的詞編寫句子。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使兒童產(chǎn)生好好學習的愿望。”學生從音標學習上獲得的成就感越高,他們學習語音、學習英語的信心就會越足,學習興趣也會越濃厚,繼而愛上音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