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軍
摘 要:學好數(shù)學有利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師備課和教學時應多考慮學情,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然而很多學生學不好數(shù)學,覺得數(shù)學非常難,作為教師,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
關鍵詞:數(shù)學;兒童角度;自主探究
我們在備課時要考慮學生可能遇到哪些難點,更需要我們用兒童的語言授課,要達到語言精練、準確,且充滿童真、童趣。在導入時我經(jīng)常和孩子做一些數(shù)學小游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因為好的導入是課堂成功的基石,有了好的導入一堂課就成功了一半。好的計算能力是老師夸出來的,我們要用兒童的語言表揚每一名有進步的學生。在遇到難題時我們教師更要用兒童的語言解決課堂中關于數(shù)學計算方面的難題。孩子們喜歡老師和他們一起解決問題,這樣孩子們更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成功感有利于減少學生對數(shù)學計算的恐懼,增強他們數(shù)學計算的信心。
在一年級數(shù)學學習時,我們學習20以內(nèi)的加減法時,我是讓學生看到題就說得數(shù)。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沒有讓學生明白如何正確計算,更沒有讓學生聯(lián)系之前學習的相關知識,以前的我備課總喜歡用成人的思維來考慮問題,認為哪里的知識點簡單,在我眼里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知識點,卻成為孩子無法逾越的障礙。當做這一部分練習時,學生頻頻出錯,導致教學進度滯后,學生成績不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不高。針對此現(xiàn)象,課間我與學生溝通,了解到他們不會的原因,做題速度慢的原因,學生錯誤率高的原因。
教學時,我嘗試著把自己想象成一年級學生,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蹲下來和學生一起思考、一起學習,共同探討我們心目中的難題。我們只有從兒童的角度出發(fā),才會設計出便于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唯有方法得當、唯有語言精確、唯有充分備學生,才能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使課堂充滿活力與精彩,使課堂教學效率更高,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快樂學習。
在學生學習數(shù)學時,我會給他們充足的時間預習,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探究,教師適時進行計算方法的點撥。在課堂教學中我更喜歡鼓勵孩子自主探究新知識,自己想一想能不能有好的辦法解決問題,如果有好的方法在教師上課時展示給其他同學,讓每個學生都成為小老師,集全班所有人的智慧來學習,“因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鼓勵孩子自主學習是啟發(fā)孩子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前提條件。只有孩子自己想問題了,他才能知道自己錯在哪,從哪方面來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知識記得更牢,不會輕易忘掉所學的知識和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