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娟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車市中,面對合資品牌的步步下壓,自主品牌也在積極尋找新的突破點,期盼回歸主流品牌陣營的海馬也不例外。
9月4日,成都國際車展上,海馬汽車正式推出了海馬S5運動版,這也意味著海馬新一輪的產品投放序幕即將開啟。
全面布陣
據海馬汽車集團總裁助理、一汽海馬汽車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蔡鋒透露:“在企業發展的巔峰時期,海馬汽車一家就占據中國乘用車銷量份額的20%以上。去年,海馬汽車在國內乘用車市場份額已經縮水到不足1%。現在,海馬確實退步了。”
不甘落后的海馬,正在尋找新的突破點。
在產品層面上,海馬總體規劃每年投放2-3款戰略產品,實現2-4款動力升級或商改產品。
首先,海馬會抓住SUV增長機會繼續深挖S系列,后期將有海馬S3、海馬S6、S9陸續上市。其中,海馬S3是更具個性的小型SUV,海馬S6是一款尺寸更大,功能更全包含五座、七座的中型SUV,而海馬S9則是中大型SUV。
第二,繼續深耕M(轎車)系列,從A0級、A級、A+、B、B-,實現全市場領域覆蓋。
第三,推出全新V(MPV)系列,通過全新車型完善自己的年輕化產品陣營,進一步擴大細分市場半徑。海口基地全新MPV預計將于2016年上市。
最后,加大微混、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等新能源汽車研發。
而此次海馬S5運動版的推出,也進一步完善了海馬S5家族的布陣。其中,海馬S5“1.6L+5MT”車型作為入門車型下探,聚焦8萬級SUV市場,在三四線市場展開終端落地;而“1.5T+CVT”車型作為銷售主力,主攻10萬級SUV市場,提升品牌形象,搶占主流市場;而海馬S5運動版主打操控,不僅豐富了原有產品譜系,更為追求原始駕駛樂趣的消費者提供更多動力選擇。
豐富的產品布陣只是海馬新路徑的第一步,堅持正向開發,苦練內功才是重中之重。
苦練內功
自2013年海馬提出“自主2.0時代”發展戰略以來,公司正在通過技術升級“苦練內功”。
據記者了解,為了實現“自主2.0時代”發展的戰略目標,過去三年海馬在研發上的投入每年都占銷售額的5%以上,年均投入6個億用于夯實自主研發體系和能力。目前,海馬汽車除了打造海口和鄭州兩大生產基地,還在上海組建了規模達600人的汽車工程研究院,整合國際資源打通了自主研發的核心團隊。
在核心技術動力總成的打造上,海馬的戰略規劃里明確規定,傳統動力要提前實現《國家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目標技術指標要求,即自然吸氣1.5L以下汽油發動機升功率達到55千瓦,排放達到歐V標準;非直噴增壓汽油發動機,升功率起點70千瓦,同時符合相關排放及油耗標準。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海馬發動機將在S系列(1.0L~1.2L)、E系列(1.3L~1.5L)、FP系列(1.6L~2.0L)三大動力平臺上,對產品進行系列化分組,覆蓋海馬所有產品。
另外,海馬在新項目研發上有一條原則,即能不技術外包的盡量不去外包,企業希望通過自力更生的方式,倒逼自主研發能力的提升。
在著力完善三大動力平臺的同時,海馬汽車還計劃開展自主發動機、變速箱、電控系統的整合匹配研究,以及自主變速器的研發。
而本次上市的海馬S5運動版搭載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是海馬首款自主研發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擁有先進的VVT可變氣門正時技術,最大功率120Kw,最大扭矩223N·m,這款發動力可以說是海馬苦練內功的的成果之一,當然也是同級別SUV動力總成的一個標桿。
尋找營銷突破點
在營銷上,為了進一步擴充市場影響力,海馬也在進行著一些新的嘗試。
對此,海南一汽海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符潤東表示,當下像海馬這樣的自主品牌在營銷上仍有兩大機會點,一個就是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的大數據營銷,比如海馬現在正在積極嘗試的汽車電商;還有就是利用多元化的市場結構尋找營銷突破點。
“總體來說未來三四五線城市仍是自主品牌增長的潛力市場,我們會通過渠道創新實現‘農村包圍城市。”符潤東信心十足的講到。
此外,娛樂營銷也是海馬正在嘗試并已取得矚目成效的突破點。
“2015上半年,海馬汽車傾情贊助的《何以笙簫默》、《別讓我看見》分別在江蘇衛視、東方衛視以及央視播出,取得了非常好的傳播效果。特別是《何以笙簫默》的巨大成功,極大的擴大了海馬品牌及產品知名度。不僅如此,很快的,還會有2-3部電視劇將和大家見面。”符潤東表示。利用劇集的熱播,在各個平臺進行二次傳播,終端同時結合進行更精準更貼近消費者的營銷活動。嘗到甜頭的海馬將繼續深耕娛樂營銷。
“先做精、再做強、后做穩,不爭大”——在這一發展道路上,海馬正在向前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