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耕田
當前我國的小學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導致不同學校的發展速度會有所不同。學校一定要根據自身自然條件準確的做出診斷,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發現學校管理層面的弊端,并及時對學校管理策略做出調整,使學校呈現出有序、健康、和諧的發展狀態。
小學發展管理策略研究一、小學發展應堅持穩中求升
1.常規建設與特色建設同步
(1)狠抓常規建設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初創時,不論學校領導還是各科教師都是陌生狀態,彼此之間完全不了解,需要一定時間的磨合期。處在這個時期的學校如果想要確保生存并逐步發展,就必須要狠抓制度建設,制定一套嚴格的規章制度,對整個學校的教職員工加強制度管理。只有深入的貫徹規章制度,才能對學校成員進行的適度管束,統一全員的思想,讓全校的所有成員都對學校的目標、任務、行為準則有深刻的認同,調動起全員的工作熱情。
(2)突出學校個性
一般的初創學校為了迅速發展,往往容易忽視自身的優點,生搬硬套名校的辦學理念,這樣所產生的結果通常都不理想。所以,初創學校在確定自己的辦學理念時一定要確實的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只要有了科學的辦學理念,學校的管理者便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辦學理念內化為全校教職員工的辦學思想,這樣就能形成一個學校辦學的特色,實現學校的個性化辦學。
2.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
學校的硬件設施建設是學校整體發展中的關鍵一環。所謂學校的硬件設施建設,簡單來說就是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但是,學校在硬件設施建設的時候必須要考慮三個因素:首先,學校是以教書育人為目的的社會團體,所以學校的硬件設施建設一定要考慮到這些硬件設施要具有教育性。其次,學校的布局和建設不僅要具有外在的美感,還要具有內在的美感,一定要適應小學生的審美能力,這樣才能讓學生和教師在學校中有舒適祥和的感覺。最后,學校的如何硬件設施設備都一定要適應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并且要確保所有設施設備的安全性,讓學生在學校及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又能獲得安全的生活環境。
二、小學發展應堅持內外兼修
1.內部狠抓管理提升品質
(1)由數量規模轉向質量提升
學校為了生存,首要考慮的就應該是是學生的生源問題,強調招生的數量和規模。當學校已經存在固定生源后,學校的發展模式就必須調整為內涵化模式。想要提高學校的整體辦學質量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即課堂改革,創造優質課堂;課程開發,形成熱衷教研的風氣;教師成長,提供多元化的教師培訓;學生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2)由經驗管理過渡成研究型管理
科研是一個學校能夠繼續發展的內在動力。研究型管理是以管理學理論為根基,源于實踐管理,提高學校管理的質量,服務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學校的研究型管理辦法需要學校的管理者一定要為學校制定出具有科學性、可行性、高效性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方法。這樣整個學校管理就不再是傳統的僅僅依靠學校領導個人的管理經驗,而是更多的依靠科學的管理理論和先進的管理制度,這樣才能讓學校發展為全面的穩定的組織形式。
2.外部強化聯系以樹立形象
(1)主動服務社會
學校要適時的做一些為社會服務的工作,以積極的姿態為社會的進步做出一定的貢獻。這樣不但能豐富學校學生的課余生活,也可以在社會為學校打出一份價值連成的廣告。另外,學校也可以利用正常節假日或者課余時間,組織學生走出校門,開展各種各樣的社會公益活動。比如可以組織學生去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幫助敬老院打掃衛生,為老人表演節目;協助環衛部門保持市容衛生;有能力的學生也可以幫助交通警察疏導交通。這樣有助于學校樹立一個正面的高大形象。
(2)加強社會聯系
學校可以利用社會中現成的教育資源,大量地開展優質的課外教學實踐活動,這樣也有助于小學的全面發展。一般來說,學校領導利用在的人脈或花錢邀請一些教育屆的知名學者或熱衷于教育事業的社會知名人士,到學校來為學生做報告、開講座,也可以兼職教師。學校還可以定期邀請社會各界人士來學校參觀。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與相關的政府部門合作,邀請他們派代表參與學校的管理,為學校排憂解難。
三、小學發展應堅持文化治校
1.繼承傳統的校園文化
學校一定要堅持文化治校,首先要堅持的就是中國學校的傳統校園文化。傳統文化是我國在漫長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具有獨立特色的古老文化,它深深的影響著中國古代社會,同樣深深影響著當代的中國社會。如忠孝仁義、禮儀廉恥、自強不息、團結和諧這些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這些對于個人修養的培養,和諧社會關系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理論意義。
2.創新現代學校文化
在當代瞬息萬變的社會變革條件下,時代也在不斷的進步,同理學校也不能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學校為了做到全面發展,不僅僅要繼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還得跟緊當代社會快速發展的節奏。為此學校一定要確立“以人為本,發展個性,繼承傳統,開拓創新”的先進辦學理念,這樣才能培養信息化社會所需要的具備全面多方位素養的現代化人才。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轉變為“啟發式”教學方法;將以往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將傳統的教學手段轉變為創新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手段。這樣才能培養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現代化人才。
四、結語
一所小學要想發展,正確的辦學理念就必不可少,當有了正確的辦學理念后,先進的管理策略就成為了決定學校發展速度的核心問題。作為一個小學的領導者,一定要做到考慮全面、思維縝密,這樣才能制定出先進合理的學校管理策略,促進學校的全面快速發展。總的來說,無論是關注于學校的發展,還是研究學校的管理策略,都是有章可循的,但又不必完全拘泥于某一種方法而形成生搬硬套的模式,學校的發展并不會保持一成不變,所以學校的管理辦法也就不可能一墩而就,它一定是隨著學校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這樣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學校管理者,就必須把握學校處在不同階段時的發展特點,靈活地制定相關的校園管理策略,只要這樣才能正確的制定出學校管理政策,才能讓小學發展的成果得以保持和發揚。
參考文獻:
[1]吳穎民.從“重點中學',到“優質教育品牌學校”[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8,(9).
[2]周吳浪.農村學校教師流失的動因探究[J].經濟研究導刊,2009,(21).
[3]靳希斌.論教育服務其及價值[J].教育研究,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