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靜
教育乃國家發展之命脈,中小學教育更是教育的奠基階段,是國家人才培養的初級階段。21世紀中國的中小學教育水平不斷加強,隨著國家教育人才輩出,我國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水平不斷提升,而在音樂教育的實施和進行中,審美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音樂教育審美教育審美聯想創造性音樂表現力21世紀中國的中小學教育水平不斷加強,隨著國家教育人才輩出,我國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水平不斷提升,而在音樂教育的實施和進行中,音樂審美教育的獨特功能對于音樂教育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
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通過聆聽音樂以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樂教育課程是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學習、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會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音樂所表現出的豐富的情感。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中小學生的音樂審美心理隨著生理和心理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有了較快的發展,抽象思維能力迅速發展,學習自覺性進一步增強。這一階段是學生音樂審美心理形成和發展的重要階段。因此,學生通過在集體的音樂學習過程中,會對音樂藝術產生強烈的興趣與敏感性,同時還會表現出強烈的愛好音樂的熱情。
二、提高理解力,提高表演者二度創造的能力
音樂審美教育的學習尤其表現在關于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表演)水平方面。在一次長笛教課中,學生(以下簡稱A)在復習完之前的課程后,學習新的曲目——《北風吹》。但是,A沒有繼續自己進行識譜預習,而是直接要求老師進行一次演奏示范給他聽,然后在進行節奏、旋律上的模仿學習,但在老師示范后A仍沒有掌握樂譜上的節奏,旋律的音高和旋律性也沒有新的認識,更加沒有表達出樂曲的主要感情色彩。由此可以看出,A對于《北風吹》一曲的創作背景、創作動機、樂曲思想感情等音樂基本知識一無所知,歸根結底,除了學生的技術水平沒有達到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該學生的音樂審美水平沒有達到應有的表現樂曲思想感情的水平,以至于不能對樂曲進行更好的演奏、表現出樂曲應有的“味道”。因此,音樂審美教育有助于培養人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能力,并有助于表演者對音樂作品的二度創造。
三、豐富受教者情感,提高想象力
在音樂教育中,審美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提高獲得審美體驗的能力,也就是說要加強人對音樂作品的審美感染力與敏感度。音樂審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受教者對音樂的理解能力,音樂欣賞者對于音樂的理解(音樂審美欣賞過程中)主要表現為對音樂意象、形式、意蘊的領悟,激發欣賞者的情感進入更深沉的體驗狀態。如小澤征爾在初次聽《二泉映月》是淚流滿面并說“《二泉映月》應是跪著聆聽的曲子。”如果一個人對音樂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在他聽到一部經典的音樂作品時會對該作品有著本能的理解能力和欣賞能力,并會正確的感受其所表達的音樂情感;反之,會對該部作品一無所知,甚至錯誤的理解該作品所表現的思想感情。
此外,同時聽同一首音樂作品,每個欣賞者所聯想與想象到得內容往往各有不同。這也是與欣賞者的音樂審美能力有關。所以說,音樂審美教育有助于提高音樂欣賞者對音樂作品的領悟與表達能力,有助于音樂欣賞者充分的感受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有助于提高音樂欣賞者的聯想和想象能力。
四、輔助心理素質、道德素質的培養
音樂作為人類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一門具有強烈情緒感染力的藝術。音樂審美實踐中的心理活動是以感覺為基礎,以知覺為反映形式而結合成為一個完整的心理過程。感知音樂美是認識音樂的基礎,是活的美感愉悅的源泉,培養審美觀念、審美情趣、審美理想以及對美的創造才能,都是在審美感知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人的情感是豐富多樣的,當所感知的音樂能夠滿足個體所需時,人就會產生積極地情感體驗,如愉悅、喜愛、興趣等積極向上的情感,有助于激勵聽者努力進取;反之,就會產生消極的情感體驗,如厭惡、不滿等消極低落的情感,易引誘聽者走向消極、低沉。可見,音樂的情感性對于聽者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在必要的時候,音樂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情緒、性格。
五、輔助素質教育的培養
中學生的音樂情感的發展,受到其身心發展的制約,在此階段中,他們生長發育較快,認識水平提高,尤其是中學生的學習活動領域的逐漸擴展,社會交往加深,自我意識和成年意識增強,開始逐漸形成和發展比較自覺地、穩定的道德觀念,并使他們的行為更有原則性和自覺性,他們的情感活動也逐漸從膚淺向深化方面發展,審美意識有了進一步發展。但是,他們的道德理想、身心發展常常隨自己學習內容的變化而變化。為保證學生的整體身心素質能夠正確的、健康的發展,音樂教育中的審美教育起到了重要的輔助及引導作用。
美育不僅可以啟真促善,還可以培養人的藝術情操,是學生能正確認識事物的社會意義和實踐的價值,審美教育的培養能讓人們更能正確的認識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世界之美,從而幫助人們陶冶性情、健全人格,具有對人的身心發展起著催化的作用。音樂教育中的審美教育不僅提高音樂欣賞者的音樂文化水平,加強音樂審美修養,而且有助于樹立正確的音樂審美觀念和高尚的音樂審美理想,更能有助于進一步提高音樂審美素質和欣賞者的音樂審美判斷力,同時,在對精神文明的建設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中國迅速發展的今天,作為新中國音樂教育培養的基層教育工作者,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們更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基本音樂素質,為中華民族整體的音樂水平提升盡一份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