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華
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開展,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重點有了新的認識和發展方向。依據人教版教材的教學大綱,對初中歷史課堂采用更新教學方案、改變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地位,進行有效的、科學的、趣味性的新形式教學方法,以達到教育教學的真正目的。通過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重點的概述和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重點方法創新的基本思路進行了簡單的論述。
課程改革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據課程改革的具體方案,編寫了新版的初中歷史教材,方便了初中歷史老師和學生對歷史的研究和學習。初中歷史教學的課堂要將重點放學生身上,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和進一步研究。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重點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運用現代化科學的新理念,培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和掌握能力。
一、關于課程改革視閾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重點的概述
(一)課程改革視閾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重點內容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重點的內容,就是以人教版教育教學的大綱為指導思想,積極引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不斷學習掌握和積累過程。使學生積少成多,由不會到會的過程轉變;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積極進取,熱愛歷史課堂教學,了解和掌握歷史發展的進程。在教學的方法上采用開放式、參與式、啟發式、合作式、小組討論式等新的教學理念。
(二)課程改革視閾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是為了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了解和掌握歷史的發展進程。課程改革視閾下,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將傳統教學中的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疲勞備戰等方法割舍掉,改為以學生為主,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寓教于樂,快樂中學習,快樂中成長。加強對學生自身素質教育的培養,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操,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有知識、有文化、有思想、有道德、有素質的綜合型人才。
二、課程改革視閾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重點方法創新的基本思路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特點,就是運用人教版初中歷史教材的思路,使教育教學內容豐富多彩,與其他學科緊密相連。課程改革視閾下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將這一點牢牢的掌握,圍繞這一點開展工作,將學生自身的特點和教育教學的內容緊密結合,改革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出新的教育教學方法,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質量,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
(一)樹立學生主體地位,加強教學過程互動
新時期課程改革以來,運用人教版教學大綱,將學生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體地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要增強學生主體地位意識,主動的進行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在歷史課堂中與歷史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學習,改變傳統教學中老師占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灌輸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開闊了學生的學習思路,極大地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運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到歷史的演變過程,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互動,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印象。
(二)推進啟發式教學,開發學生歷史思維
啟發式教學方法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是人教版教學特點的具體表現形式,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改變傳統教學中一問一答的教學方法,加強提問的方式和水平,將問題設計的恰如其分,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課前和欲望,難度不要太大,大多數學生都可以作答,具有發展研究的意義。在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研究的同時,也起到了開發學生想象思維的目的,使學生養成分辨是非的能力,擁有正確的歷史價值觀。
(三)凸顯問題參與式教學,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能力
新時期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重點,是以人教版教學大綱為中心展開的教育教學方法,是增強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思考的能力。這與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教學理念相一致,鼓勵學生多問、多想、多思。課程改革視閾下,初中歷史課堂創新教學思路,將問題參與式教學方法運用到課堂中來,核心思想是以問題參與的方式,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和思考。在這個參與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更多的自信心,增強了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課程改革視閾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重點是認真貫徹和落實人教版的歷史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運用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歷史課堂的生動有趣性,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豐富學生的視野,為學生正確的樹立世界觀、人生觀、發展觀,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新宇.課程改革下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重點的新認識[J].歷史教學,2005,(03).
[2]郭延慶.對初中歷史課程改革中課堂教學的反思[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