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邢億萬
《品德與生活》課程要以兒童的生活背景為主線,以豐富多彩的生活實際為內容,以兒童現實生活中喜聞樂見的活動為載體,以兒童的生活世界為教學空間,以真正實現“品德培養回歸生活”的教育理念。
《品德與生活》活動課堂《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指出,道德寓于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也沒有與社會脫離了的生活。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于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真實的道德情感。因此,《品德與生活》教學不應局限于課堂內的教與學,而要將真實的生活帶進課堂,將活動融入課堂,通過課外生活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切實提高《品德與生活》教學的實效性。
一、將真實的生活帶進課堂
教育家贊科夫說:“如果真正的、廣闊的生活沖進教室的門而來到課堂上,教室的天地就開闊了”。因此,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上,我們要真正做到讓德育走進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1.聯系生活,打開“美”的視野
生活是兒童道德智慧發展的肥沃土壤,因為兒童品德的形成是從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覺悟開始的。只有將兒童的現實生活引進課堂,讓課堂與兒童生活建立聯系,才能喚起主體積極參與體驗的欲望,從而獲得真切的感受,真正讓每位學生愉快積極、健康安全地生活。因此,我在教學中注重面向現實生活,將學生生活的社區作為重要的資源,積極開發各方面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體驗性、探究性的學習活動中不斷成長,讓品德教學在聯系生活中打開“美”的視野。
比如,在學習二年級上冊《我生活的地方》這一單元時,我充分利用社區寶貴的河流資源,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察、拍照,搜集各方面的資料。課堂教學之后,將這一活動延續下去,如何讓家鄉更加美麗,為家鄉的未來盡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這就將視角打開,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過程更加立體化,真正實現了在生活中發展學生的德育水平。
2.巧用資源,收獲“拓”的豐富
學校是學生生活與學習的天地,學校本身蘊藏著豐富的學習資源,充分發掘校本課程資源,把學校中的真人真事真物作為重要的學習資源,為教學提供生動的內容。校園環境更是一種文化,具有隱性的育人功能。巧設優質“影響源”,就能“于無聲處”起到“處處皆教育”的作用。比如,我們學校在校園櫥窗開辟了“校園樹”“文明禮儀伴我行”等欄目,在教室走廊和校園的每棵樹上,定期張貼名人名言與身邊優秀人物、成功人士的成長故事,每天耳濡目染,這樣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受到感染,促進每一位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讓品德教學在巧用資源中收獲“拓”的豐富。
二、將多彩的活動融進課堂
要讓學生在課堂內外都動起來,要學生動起來首先要有一定的情境,如何使激情、明理、導行不是被割裂的單獨過程,而是深入內心的師生、生生相互碰撞、情感升華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要巧妙設計教學活動,變空口誓言為具體的體驗活動,使他們在親身參與中明白道理,讓枯燥的說教變成親身的體驗,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1.故事感染
講故事是以故事情節或主人公的形象去感染、教育兒童的活動方式。故事要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讓兒童能通過故事激發情感,領悟道理。在教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天天好心情》一課時,我鼓勵學生小組合作,將教材中“小豬找快樂”的連環畫編成精彩的故事,聲情并茂地講一講,并分角色表演,讓學生在編、講、演、思、議中,體驗到快樂不僅僅是得到別人的關愛,不僅僅是通過努力獲得的成功,快樂還在于給予,在于奉獻與付出。用故事感染的方法,寓思想教育于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之中。
2.游戲激趣
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方式之一,對于培養兒童的情感,讓兒童體驗集體生活的樂趣,理解規則,學習科學知識等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這一方法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學習二年級上冊《請到我的家鄉來》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小游戲:家鄉來了一些外地游客,請你來當小導游,為他們介紹我們美麗的家鄉。這一游戲激起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匯報交流時,小導游們采用了各種各樣的方式來介紹自己的家鄉,有說有唱,精彩紛呈。這種活動方式,既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了知識,又培養了他們熱愛家鄉的情感,收到了良好的品德教育效果。
三、將廣闊的社會引進課堂
陶行知說:“社會即學校”,要“在生活中尋找教育”。課堂上、教材上的內容畢竟是有限的,必須拓寬到社會上去,讓學生去接觸社會,學生才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走進社會、體驗生活,在真實豐富的情感體驗中,進行自我教育。
1.開展調查
比如,在學習二年級上冊《我的家,在這里》一課之前,我帶領學生將社區周圍的生活環境做了認真細致的考查,走一走,看一看,說一說,畫一畫,通過開展多種實踐活動,經驗證明,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2.豐富體驗
在學習二年級下冊《敬禮,人民英雄》一課時,我請當地一位老紅軍為學生講戰爭年代的真實故事,結合教材中的人物事跡,讓學生了解到:為了新中國的建立,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不怕犧牲,勇于獻身,他們是令人尊敬的人民英雄,我們永遠懷念他們。有了這樣的情感體驗,熱愛祖國、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就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3.引發思索
在學習二年級上冊《童年的樂園》一課時,我首先讓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環境,看看自己生活的周圍有哪些主要的設施,想想它們為自己的生活提供了哪些方便,還讓他們走訪附近的商店、醫院,了解這些場所給附近的居民帶來的種種便利,這樣就將課堂從學校擴展到社區等兒童生活的廣闊空間。
總之,《品德與生活》課程只有以兒童的生活背景為主線,以豐富多彩的生活實際為內容,以兒童現實生活中喜聞樂見的活動為載體,以兒童的生活世界為教學空間,才能真正實現“品德培養回歸生活”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