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在我國現行幼兒教育模式下,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結合當前幼兒教育情況,通過探討加強對幼兒園教育的監管,全面提升幼兒教師的教育素質、改變家長幼教觀念與方法等方面內容,積極思考如何有效解決幼兒小學化傾向的問題,以期進行一些有益思考。
幼兒教育“小學化”解決對策幼兒教育“小學化”,是指幼兒園將小學辦學理念、管理模式、課程資源、教育規范、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等滲透或運用于幼兒教育實踐中,使之常規化、教學化、狀態化,進而普遍化、趨勢化的教育現象。2011年教育部頒布了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的《通知》,2012年教育部發布《指南》,要求幼兒園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科學制定保教工作計劃,合理安排和組織幼兒一日生活,不可揠苗助長?!庇變航逃W化現象的存在,對于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幼兒學習興趣培養等都十分不利。因此,我們應該認真分析這種現象及其背后的成因,認識其危害性,制定相應的對策,從而促使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加強對幼兒園教育的監管
應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需要加強對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監管,以實際行動規范幼兒園的辦學行為,適當加大對幼兒園的支持,只有這樣才能處理好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
(一)加強教育部門監管職能
幼兒教育“小學化”使得幼兒的大部分游戲時間被課程教學所占據,這不但扼殺了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而且也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加重了幼兒的厭學情緒,導致了幼兒教育缺乏活力,危害了幼兒的健康成長。幼兒教育具有公益事業的屬性,教育主管部門要制定具體的制度,鼓勵正規合法幼兒園的建設。要加強幼兒園辦校的審批條件,依照相關的明細,出臺遏制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具體文件,規范幼兒教育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手段、作息時間等。
(二)建立健全幼教監督機制
建立幼兒園獨立的監督考評機制,發揮幼兒監督機構的作用,嚴格按照《綱要》所規定的健康、社會、科學、語言領域,及時進行抽查發現存在“小學化”傾向的幼兒園,并給予相應處理。此外,還要嚴把辦園質量關,實行定期考評和跟蹤觀察,提高個體幼兒園的整體水平,對那些不符合標準的幼兒園要進行嚴格清除,規范市場準入制度,全面防范因為不規范幼兒園“小學化”教育而導致的生源惡性競爭,為正規的幼兒園的生存和發展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保證幼兒園的辦園質量。
二、全面提升幼兒教師的教育素質
在“小學化”問題面前,幼兒教師應以極大的熱情參與到自我教育素質提升活動中,幼兒園也應為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保駕護航。
(一)嚴控幼兒教師準入口
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解決,需要具有先進教育理念、幼兒教育專業技能的教師群體,教育人事部門和幼兒園自身都應該嚴把教師入口關,招聘那些音、體、美素養好的幼兒教師,從而擯棄以前對幼兒教育工作的偏見,為消除幼教“小學化”現象提供教師資源。
(二)強化在崗教師的業務管理和培訓
在教師培訓方面,應針對幼兒園的實際情況,除組織地區統一的培訓外,還可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結對子”“師帶徒”等多種培訓形式,同時應結合平時的園、片、區級教科研活動,以研代訓、以研代培,在研訓活動中采用群體互動的方法幫助幼兒教師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升幼兒教師在職培訓的有效性。
(三)建立區域教師流動機制
培養具有開闊眼光、創新思維、新穎教學的幼兒教師,閉關自守是行不通的,必須鼓勵幼師進行敞開的、雙向的流動。如城鄉之間幼兒教育情況不同、教育理念也不盡相同,教師之間應建立一種流動機制,采取配套的激勵方式,使一個區域內的教師流動起來。不但要從城市抽調出幼兒教師到鄉鎮,而且要實現優秀的鄉鎮幼兒教師進入到城區,這樣可促使城鄉教師加深對幼兒教育的認識,這樣有利于教師的成長,打通區域幼兒教育的信息通道,形成以示范幼兒園為中心,帶動周邊幼兒園的發展模式。
三、改變家長幼兒教育觀念與方法
幼兒的第一教師是家長,家庭環境、家長的教育理念對幼兒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為了扭轉幼兒教育“小學化”不良現象,教育者必須扭轉家長狹隘的教育觀與成才觀,消除家長心中的教育疑問,引導家長正確看待幼兒身心發展問題。筆者認為,家長的教育觀念應該通過以下途徑加以轉變。
(一)加強對幼兒教育的宣傳工作
目前,很多幼兒家長希望通過良好的教育改變孩子的命運,他們過于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格外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長教育理念的偏頗助長了幼兒教育的“小學化”走向。家長教育理念不但會影響幼兒園教育,而且對幼兒接受家庭教育產生負面的作用,過分的苛求幼兒學習小學課程,往往會產生揠苗助長的效果,智力開發比知識習得更重要。家長不理解,幼兒園與教育主管部門應該通過網站、宣傳單、以及家長會的形式講解正確的幼兒培養理念與方式,從而形成一種濃厚的氛圍,促使家長科學看待幼兒的成長過程。
(二)合力創辦家長學校
通過幼兒園與社區合作的方式創辦家長學校,定期組織系列的家長講座,召開座談會,可選派優秀的幼兒園教師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為家長具體展示一些錯誤的幼兒教育的觀念與方法,并且進行細致的講解,引導家長正確認識幼兒教育,掌握幼兒成長規律,幫助家長解決幼兒教育中的困惑。在家長學校這個紐帶之下,幼兒教育者與家長便會建立長期的聯系,逐漸轉變家長錯誤的教育觀與教育方法。
(三)成立并完善家長委員會
幼兒教育需要依靠家長群體力量扭轉幼兒教育“小學化”局面。幼兒園應鼓勵家長成立家長委員會,選出一些組織、協調能力強的家長作為委員會的骨干,然后適時開展家長群體活動,如通過親子聯誼會、育兒理念交流會等活動,促使家長自覺轉變教育理念,注重幼兒快樂成長。
總之,在我國應試教育背景下,打破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局面是非常艱難的,要想從根本扭轉這一教育問題,需要加強對幼兒教育的監管力度,普遍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扭轉家長錯誤的教育理念,這樣才能絕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蔓延,還孩子一片快樂成長的“藍天”。
參考文獻:
[1]王振宇.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虞永平.找準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根源[J].遼寧教育,2012,(18).
[3]汪丹丹.淺談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J].幼教天地,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