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中國金融市場改革政策頻出,促使銀行業轉變傳統業務模式,進行業務創新。銀證合作作為銀行發展表外業務的窗口,合作模式創新是業務創新的基礎。本文從商業銀行角度分析金融市場改革政策的影響,探求銀行進行合作模式改革的原因,最后具體就如何進行合作模式創新進行討論。
【關鍵詞】金融改革 銀證合作
一、引言
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創新不斷深化,尤其是利率市場化改革加速,促進了銀行轉型升級的步伐。很多銀行在面臨息差縮窄的行業環境下,為轉變傳統負債業務利潤壓縮的限制,大力發展表外業務,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拓展業務范圍,創新利潤增長點。銀證合作是銀行進行表外業務的重要著眼點,是銀行進行業務創新的抓手。因此,在傳統的第三方存管業務合作模式基礎上,進行合作模式創新是大勢所趨,也是未來搶占市場份額的重要途徑。本文首先對近年來中國金融市場改革政策進行了疏理,繼而找出銀證合作模式的變革方向,具體就如何進行合作模式創新進行討論。
二、政策背景分析
監管政策變革對銀行業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首先,監管機構支持資產證券化、取消存貸比、開放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都有利于降低銀行融資成本,擴大資金來源。另一方面,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存貸差縮窄,未來銀行利潤空間急劇壓縮。如何在防范風險的情況下擴大利潤來源,實現傳統業務轉型,是銀行急切面臨的課題。
與此同時,中國金融市場也正在進行一場深度改革。2012年5月7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拉開了促進行業發展、加快產品創新的改革序幕。在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方面:我國逐步建成了由主板市場、中小板、創業板、創新戰略新興板、新三板、柜臺市場及區域性股權市場組成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第二,在支持實體經濟、融資制度改革方面:簡政放權,推進新股發行市場化改革,輸血實體經濟;第三,在擴大市場參與主體、擴充市場規模方面:保監會修改險資投資股票的比例至30%、允許私募投資基金可以直接開戶入市,同時提高QFII額度,鼓勵外資參與中國金融市場;第四,在打通境內外證券市場方面,建立滬港通、安排深港通。
改革釋放紅利,促進金融業迅速發展。一方面,銀行作為市場流動性的主要提供者,應當盡可能的與金融機構、實體企業進行合作,創新利潤增長點,輸血實體經濟;另一方面,金融市場的擴張發展需要資金支持,非銀機構業務拓展急需銀行資金支持。在當前的分業經營監管下,二者合作能夠獲得雙贏。本文著眼于銀證合作雙方的合作模式創新。
三、銀證合作發展原因
從銀行角度來看,銀證合作的根本原因是繞過監管限制。中國的分業經營監管使銀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相對固守傳統借貸業務,無法充分參與到金融市場改革大潮中來。在現有的監管體制下,通過銀證合作,參與金融創新;銀證合作的原動力是拓展中間業務、表外業務,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利率市場化導致傳統負債業務利潤空間被極大壓縮,通過銀證合作可以增加銀行傭金、手續費等非利息收入;銀證合作還可以利用券商優勢,吸引優質客戶。券商在股權類、另類投資等專業領域具有優勢。同時,銀行可以利用三方存管機會,吸引券商的優質客戶,繼續擴大存款規模。
從券商角度來看,銀證合作是券商借力進行業務拓展的手段,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得兩種資源:其一是客戶資源,其二是資金融通。券商利用銀行眾多網點可以加大開戶數,搶占市場份額。其次,金融創新需要大量資金支持,譬如近年來為券商帶來巨額盈利的兩融業務,正需要銀行的授信支持。券商想要獲得銀行資金支持,就必須要提高風控水平、資金管理能力,這在客觀上也起到了促進券商發展的作用。
四、銀證合作模式創新探索
第一,銀證合作參與券商主動型資產管理產品,發揮券商資本市場專業投資能力。多年來通道型資產管理是銀證合作的主要方式,目的是繞過存貸比限制,提高銀行利潤。隨著監管日益嚴格、利率市場化進行、存貸比限制取消,通道型銀證合作發展空間受限。相反,銀行如果能夠利用證券公司在資本市場運作方面的優勢,參與多層次資本市場投融資,對銀行拓展業務范圍,參與整個資本市場大有裨益。如投資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等另類權益類投資。同時借助券商資本運作的經驗,銀行可以尋找到更多潛在投資客戶,以優先級參與定向券商資產管理計劃。
第二,銀證合作進行大數據背景下個人理財產品定制。未來金融理財產品需求更加個性化、專門化。銀行擁有客戶海量理財行為數據,有條件進行大數據分析,但受監管限制,可以提供的理財產品種類有限。銀證合作可以豐富理財產品包含的品種,利用大數據分析結果,對不同的客戶提供差異化的一攬子金融產品服務,滿足客戶不同期限、不同風險的理財需求。這對于目前利潤來源主要依靠公司客戶存款的股份制銀行來說尤為重要(如圖1所示)。
圖1 銀行按業務分類收入構成
第三,銀證合作進行資產證券化,盤活存量資產。2015年上半年,銀行不良資產激增,未來創新處理不良資產離不開銀證合作。目前,以不良資產為基礎資產的證券化產品還沒有面世,主要是因為在現金流預計、各層資產定價、銷售方面存在困難。銀證合作進行不良資產的資產證券化,可以發揮券商在資產定價方面的優勢,同時也可以借助券商進行機構客戶營銷。
第四,銀證合作進行投行業務合作。目前銀行、券商各自都有投資銀行部進行一級市場承銷,但二者功能有所差異。商業銀行投行業務更偏向于債券和銀團融資,且這部分當前在總收入中占比不大,這在追求低風險的四大行中體現尤為明顯。加強銀證合作,能夠拓展商業銀行投行業務范圍,為企業客戶提供一攬子的融資服務,包括現金管理、短期融資券、中長期抵押貸款以及IPO和定向增發等。銀證合作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加全面的資金融通服務,最大限度服務實體企業,響應國家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
圖2 四大國有銀行海外資產占比情況
第五,利用券商海外交易席位,拓展全球業務,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政策。銀證合作拓展全球業務,參與海外資本市場。國有商業銀行早前已布局海外,資金實力稍弱的股份制銀行可以聯合券商進行海外布局。目前已有國內券商通過收購方式兼并海外證券,取得經營牌照和交易所交易席位。這對于商業銀行利用券商海外資源發展客戶、利用交易席位進行風險對沖,都事半功倍。
本文受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科學研究基金項目資助,項目編號:15XNH084
參考文獻
[1]李星星.我國銀證合作通道類業務及其監管研究[J].時代金融, 2014(04):64-65.
[2]石磊,首航.淺析銀證合作對商業銀行的重要性[J].時代金融,2014(05):58-59.
[3]黃濤,李甲.中國商業銀行海外發展投資模式的決策研究:基于跨國并購與新建投資的實證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10(10):23-29.
[4]鄒曉梅,張明,高蓓.Robert Reed.美國資產證券化的實踐:起因、類型、問題與啟示[J].國際金融研究.2014(12):15-24.
作者簡介:任杰(1988-),女,漢族,山東人,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財務金融系,財務學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