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最近幾年高校的發(fā)展狀況來看,高校的資金儲備、經費收入的單一,使高校的負債情況日漸膨脹起來,資金的短缺、負債的風險等情況一直制約著高校的發(fā)展。政府應該加大對高校的支持力度,對高校的資源獲取渠道進行增加;建立健全高校資金的防范體制,加大補償力度,積極的化解高校面臨的負債情況,保證高校持續(xù)穩(wěn)定的發(fā)展下去。
【關鍵詞】高校負債 成因 化解策略
在國家頒布高校的擴招政策出臺后,我國的大部分高校開始進行擴招。為了使高校可以招到更多的學生,高校紛紛將自身的教育器材、設備進行購買,大量大隊學校的軟件設施和座椅等進行重新布置,資金不足的問題逐漸的顯現出來,負債辦學成為許多高校普遍的問題。
一、高校負債的風險狀況
從當前的高校辦學情況來看,負債辦學已經成為高校辦學的特點,在我國許多的高校都承載著比較大的負債包袱,《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指出,2005年我國高校的銀行貸款在1600至2000元之間。本文筆者主要從資產負債率、高校的經費等結構方面進行高校負債狀況的分析。
(一)貸款規(guī)模和負債率上升
從2000年開始,我國高校的貸款規(guī)模總體上呈現上升模式,根據中國科學院發(fā)布的《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我國高校的貸款2005年銀行貸款在1600至2000元之間。2007年高達2000億元到2400億元之間。具有關報道得知,此數目的顯示依然比較低,實際的負債情況遠遠超過這些。
(二)財政撥款不及時,資金籌備渠道單一
從目前的很多高校來看,高校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國家的撥款為主。從2007到2010年,國家的撥款呈現上升的趨勢。近年來,財政教育的撥款隨著也在上升,但幅度比較遲緩,無法使高校得到資金滿足,高校為了盡快的招到學生,就會想辦法尋去籌備的途徑,高校不斷的通過社會外界的渠道進行資金的籌備,由于外界的利息比較高,高校長期的貸款使自身的負債逐漸的增加,學校負債逐漸轉變?yōu)槲C。
二、高校負債的原因
(一)國家頒布政策的影響
由于國家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準許高校進行金融信貸進行融資,通過借貸、融資占時緩解高校的資金緊缺情況。在國家政策的導向下,我國高校逐漸和各個銀行形成統一的合作規(guī)模,高校認為進行融資應該屬于國家資產,因為高校的教育是為國家培育人才的過程。在進行融資的過程中,沒有充分的考慮自身的還款能力,導致高校大幅度的進行貸款。銀行在國家的擔保下,通常會將高校的審批程度減少,給高校的貸款開通了“綠色通道”,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高校大幅度貸款,造成資金的浪費,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高校的財務負擔,使自身的負債逐漸增加,增加了高校負債的風險。
(二)高校擴招的增加,設施投入不斷
隨著國家頒布的政策進行,高校逐漸的擴大招生的范圍,從2000年以來,高校的招生總體呈現遞增狀態(tài)。由于高校擴招的學生太多,學校原先的公寓、教學區(qū)域也在隨著學生的增加而加大對他們的改造,使高校不斷進行資金的籌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的負債,加大了高校的負債風險。
(三)教育資金投入不到位
在改革開放的進行下,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增長,但是在教育行業(yè)的突入卻遠遠小于其他國家。國家隊教育的投入也沒有達到國家統一的標準。在我國高校的資金方面,主要依靠學校的財政撥入和高校事業(yè)的發(fā)展資金。在進行學生的擴招后,國家的同比財政撥款呈現下降形式。在高校人員持續(xù)增長的今天,高校事業(yè)上面的收入依舊無法滿足擴招學生帶來的經濟不景觀現象,高校負債情況依舊沒有轉變。這時高校負債情況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的擴招學生應該采取其他的方式進行資金獲取,單一的國家撥款渠道根本無法滿足高校的要求,使得高校逐漸通過外來貸款進行自身的發(fā)展需求。
(四)獲取資金的渠道單一,資金來源有限
高校獲取資金的主要渠道主要有:財政教育的撥款、學費的收入、社會服務資助、校辦產業(yè)的收入等等。這些渠道獲取資源都太單一,除了依靠國家財政撥款和學費的收入,其他的資金籌備并不充足。從高校的發(fā)展來看,社會的捐助是不能進行學習資金問題的解決的,能獲取資助的僅僅比較出名的學校。隨著學校的逐漸興起,大多數的企業(yè)開始興辦企業(yè),但取得的成效卻非常的微小。對于高校而言,他們獲得資金的主要渠道依然依靠國家的財政撥款和外來借款實現自身的發(fā)展,長期的借貸款使高校的負債情況越來越嚴重。
(五)金融機構對高校貸款準許條件不嚴格
在很多的金融機構中,由于對高校的擔保機關是國家。金融機構在進行高校的貸款時,經常在審核條件方面放松監(jiān)管的力度。造成高校的貸款情況逐漸上升,在貸款的過程中也將責任施加在國家的身上,缺少自身的貸款還貸情況考慮,使得高校不斷的進行貸款、放貸情況,高校的負載逐漸的增加。
三、高校負債情況的化解政策
(一)加強政府扶持力度
在當前的高校教育中,高校的主要經濟來源依然靠國家的財政撥款作為主要的資金來源。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對高校的扶持力度,減輕高校辦學的壓力,使高校的負債情況得到緩解。政府應該加強對高校的監(jiān)管,通過國家的政策、規(guī)劃對高校的招生人數做具體的統計和規(guī)定,對高校制定符合教育發(fā)展的綱領,避免高校的盲目貸款情況出現,減輕負債。政府也可以制定相應的政策,在政策上鼓勵社會將資金六項高校,彌補高校資金缺乏的現象出現,提升辦學的效率。
(二)擴展資金來源渠道
在對高校的資金擴展上,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辦學渠道,不僅要以政府的辦學為主體,還要尋求其他的途徑進行高校教育的發(fā)展資金問題。要加強對社會力量進行鼓勵,讓社會力量對高校的辦學進行投資,不斷的拖動民辦院校的發(fā)展,通過教育公債、教育彩票、教育扶持等多種方式進行資金的籌備,讓社會的力量支持我國高校辦學的不斷發(fā)展。
(三)進行資源的合理結合,增加教學的資源利用率
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逐漸進行,以前的教學設施已經不能滿足高校教育的發(fā)展,在舊器材、教室等閑置的情況下,學校可以進行空間的改造,可以改造成學生的寢室、學習或者娛樂的場合,減少高校的新資源增加,減輕資金。此外在一些高校的大型體育館、圖書館等,在學生放假的時候,可以租給社會上需要的人士,獲取一定的資金。也可以在學校舉辦大型的比賽,一方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另一方面得到了社會上的資金贊助。
(四)高校應該建立負債的防范措施
一方面建立健全負責任的債籌劃制度。應該準確的根據學校的發(fā)展需求,合理的進行教學設備的完善,應該選擇科學性的負債償還項目,合理有秩序的進行負債規(guī)模建立,適度進行債務單位借貸。在進行借貸的過程中,應該合理的衡量學校的規(guī)模和償還能力,不能不切合實際的進行貸款;合理的進行年利率的計算,保證在國家規(guī)定的利率的范圍內,保證時間的準確性。高校在進行債務的過程中,應該選擇不同類型的負債方式,然后根據本學校的特點,選擇適合學校發(fā)展的模式。制定出相應的風險測評系統,保證高校的風險狀況。對負債率、償還率、貨幣資金支付能力、收入平衡比等各種的評價體系保證高校自身的安全,以便于高校在資金中出現問題及時的進行反饋。
(五)建立高校償還制度
目前大多數的高校都是負債進行辦學,在進行貸款的過稱中,產生了大量的利息,時間越長,學校承擔的負債就會逐漸增多,等到高校不能償還的時候,就會導致高校產生債務危機,影響高校的正常授課情況。因此,高校應該建立償還債務的制度,使高校可以制定詳細的還款計劃,確保在債務到期之前還清債務,不產生厚重的負債情況。
(六)銀行堅持審慎性原則
銀行是高校進行借貸的主要地方。銀行在給高校借貸的時候,應該按照銀行的標準進行,堅持審慎性原則,無論在任何時候銀行都應該按照借貸的制度進行借貸的衡量,對銀行借貸的特殊性進行準確的認識和學習,不能因為高校的擔保機關是國家,就將要求降低,將借貸的標準提升,這樣不利于銀行自身的發(fā)展。現如今,有很多的高校借貸款已經超過了償還能力,高校的借貸風險很高,嚴重的情況下,會影響高校的辦學。各個銀行應該加強對高校借貸的控制,合理的進行借貸的收縮性規(guī)律,使高校穩(wěn)定的進行發(fā)展。
四、結語
文本主要針對高校近幾年的借貸款情況和風險進行分析,針對高校自身的特點,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議和做法,希望本片文章可以對高校借貸的風險性問題得到幫助,希望我國高校的發(fā)展逐漸穩(wěn)定,使高校合理的發(fā)展生存下去。
參考文獻
[1]李建輝,廖博.高校負債風險成因及化解策略[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3,(5).
[2]弭元英,張楚婕.我國高校負債風險的成因及化解策略[J].經濟縱橫,2010,(3).
[3]蘇朗.高校負債經營與風險管理[J].西南大學,2011,(5).
作者簡介:丁立紅(1969-),女,漢族,吉林長春人,大學本科學歷,高級會計師,研究方向:高校財務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