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新東 王建琴
省級海島統籌發展試驗區建設探索
褚新東 王建琴
玉環處于溫臺沿海產業帶的重要節點位置,區域優勢十分明顯,自然稟賦十分優越。2012年,玉環縣成功獲批全省首個海島統籌發展試驗區。三年來,玉環縣根據省、市科學發展海洋經濟政策意見和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按照省政府給予的“城鄉統籌發展示范島、海洋產業轉型升級先行島、對臺合作綜合試驗島和海洋生態旅游島”四個戰略定位,圍繞市海洋經濟與集聚區考核任務和“統籌發展”這個主題,積極穩妥推進各年度制定的海洋經濟工作任務,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嘗試。
2014年1月,省政府批準同意并正式印發實施海島統籌發展試驗區規劃。玉環縣積極組織縣域內相關部門和單位召開海洋經濟工作會議,分解各部門、鎮鄉工作任務,大力推進海島交通先行工程、漩門灣玉環新城打造工程、楚門省級小城市培育工程、臨港工業產業帶建設工程、大麥嶼物流園區建設工程、海島生態休閑旅游開發工程、現代設施漁業園區示范工程、浙臺(玉環)經貿合作區建設工程、海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和披山海洋特別保護區建設工程等十大示范工程,實施統籌發展空間布局、統籌海洋產業發展、統籌海島城鄉建設、統籌海島開發利用與保護、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推進對臺合作綜合試驗等六大主要任務,并出臺《玉環縣委玉環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海洋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
積極推動撤縣設市工作。對照撤縣設市標準中的各項指標,無論是總量、還是平均水平,都已經具備了設市的條件,甚至某些指標大幅超出設市的標準,并且也獲得省級部門的申報推薦。
全面實施戶籍制度改革。玉環縣是臺州市戶籍制度改革試點單位,縣域內實行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取消農業、非農業戶口性質劃分;實行條件準入的戶口遷移制度,符合規定落戶條件的居民可申請登記為常住戶口;實行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和積分制管理制度,逐步享有實際居住地基本公共服務;實行進城落戶農民權益確權固化;實行基本公共服務逐步均等化等政策。
推動老城改造、中心鎮、小城市、特色鎮和新農村相結合的城鄉一體化發展。老城改造方面,大力推進城區60號地塊“退二進三”,順利完成相關的土地征收、土地置換協議簽訂和土地出讓前的準備工作,并開展了項目招商推介;穩步推進珠港大道工程、大麥嶼興港路改建工程和玉潭路拓寬改造工程;深化上段、南山改造試點村的政策調研,積極穩妥指導“城中村”改造。
沙門省級中心鎮建設方面,實施工業化提升工程,全力推進濱港工業城二期開發,做大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實施城市化提速工程,大手筆加快建設“中心鎮核心區”,形成“一橫兩縱”的交通主框架和“回”字形的交通網絡體系,實施管理化提質工程,抓好“三改一拆”工作,成功創建“無違建鄉鎮”,強勢推進“五水共治”,用好用活中心鎮“擴權強鎮”政策,全面改造鎮區主街道,完善城鎮公共服務功能,探索集鎮管理長效機制,強化人口集聚區整治,有效解決城區交通擁堵問題。
楚門省級現代一流小城市培育方面,實施規上企業培育工程,加快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完善楚洲人才夢工場建設,成立全省首個家具協會專家院士工作站,引進創新創業團隊和創意人才,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建設。以“優二進三、退次進優”政策為導向,加快生產性服務業項目的開發建設,產源地市場群結構不斷完善。
特色小鎮培育方面,鼓勵引導各鄉鎮(街道)結合自身地域優勢,發展特色產業,著力打造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功能明確的產業發展空間載體,玉環縣大麥嶼自由臺貿小鎮、濱海濕地小鎮、清港文旦健康小鎮、龍溪文創小鎮入圍臺州市33個市級特色小鎮培育名單,其中,大麥嶼自由臺貿小鎮建設規劃獲得省長李強來玉調研時的肯定。
新農村建設方面,截止到去年年底,已有269個村(社)開展村級經濟合作社股份制改革,194個村基本完成股改,建立起“確權到人(戶),權跟人(戶)走”的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體系,美麗鄉村南北兩線風景帶建設已初具規模,沿線已啟動1個省級歷史文化村落重點村、15個精品村和47個鄉鎮級項目建設。
加快海洋經濟重大項目建設。2014年玉環縣海洋經濟完成投資近40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總投資的140%,大幅超額完成預期目標。2015年玉環縣共安排21個項目,主要涉及沿海基礎設施、港航物流、海洋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現代海洋服務業、海洋科教和生態保護等領域,總投資約27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46億元,總投資較去年水平略增,年度計劃投資大幅增長58.7%,其中,有14個項目成功入選2015年度省海洋經濟發展重大建設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入選數量位居臺州市首位。

加快重點區塊建設。玉環經濟開發區和濱港工業城作為玉環沿海的臨港型產業帶建設的兩大主載體,對于玉環產業集聚提質提效具有直接的作用。2014年,兩區塊當年新開發面積57公頃,基礎設施當年投入5.4億元,當年新投產企業11家,限額以上工業性投入17.1億元,規模上工業銷售收入99億元,工業企業入庫稅收4.5億元。
發展海洋循環經濟。2013年玉環縣被確定為第一批省級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創建地區,成為全省十個創建地區之一,也是臺州市唯一一個入圍創建地區的縣級城市。依托“水產養殖—生物醫藥產品—海洋生物廢棄物利用”的特色循環產業鏈和“廢舊金屬回收—金屬熔煉—汽摩配、閥門(水泵)產品”的工業循環產業鏈,將海洋經濟和循環經濟融合發展,協同推進。2014年,玉環縣省991項目完成投資5.1億元,2015年玉環縣12個項目成功入選省991行動計劃,項目總投資達33億元,涉及生態環保、五水共治、節能減排、資源回收綜合利用和農業循環經濟等領域。在開展循環經濟示范縣創建的同時,2014年啟動了玉環經濟開發區園區循環化改造,完成投資約15億元。
大麥嶼港作為一類開放口岸,是大陸第二、浙江省唯一開展兩岸海上客運定期航班的對臺直航港口,也是我省與臺灣貿易往來最早、最活躍的區域,歷年對臺小額貿易份額穩占全省一半以上。2014年7月,大麥嶼港被商務部列為第三批對臺小額貿易進一步開放試點口岸,執行新的更開放管理措施,放開船舶噸位和交易金額限制。2014年全縣對臺小額貿易進出口總值達1953萬元,占全省的60.7%。浙臺(玉環)經貿合作區在玉環掛牌設立,成為我省4個對臺經貿合作區之一。2014年,大麥嶼港區分別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達3025萬噸和52099標箱。一是對臺直航方面,截止到目前已運營近350個航次,運輸旅客超過13萬人次,對臺貨運直航也已開始試運行,啟動每周一班客貨運直航,預計年運送貨物將達13.6萬標箱,搭載旅客16萬人次。二是項目推動方面,3萬噸位的對臺直航客貨滾裝碼頭工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并投入運營,海峽兩岸商品交易物流中心項目建設穩步推進。三是對臺引資方面,玉環目前最大的外資服務業項目大潤發超市主體施工建設,并與臺灣聯新醫療集團簽訂協議,建設總投資約10億元的中國玉環醫療健康綜合服務體項目。
主抓海洋生態文明建設。2013年,國家海洋局正式批復玉環縣為首批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同年又順利通過省級生態縣創建驗收,全縣已有9個鄉鎮(街道)成功建成“國家級生態鄉鎮”。
主抓星級旅游景區建設。玉環縣已擁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大鹿島和漩門灣觀光農業園,全省首個濱海型國家濕地公園漩門灣濕地公園,國家2A級旅游景區龍溪動漫花谷等。
注重生態保護和修復。啟動環島景觀風貌保護與利用規劃設計。海山鄉茅埏島海岸帶紅樹林工程完成一二期項目共計500畝移植,同時完成對南排山島、江巖島等24個海島設置了海島名稱標志,逐步形成了有效的海島保護和管理體系,并同步開展披山海洋特別保護區建設和管理工作。
狠抓陸源污染整治。重點治理工業源、生活源和農業面源污染,尤其是對金屬熔煉和電鍍行業進行整治,發布電鍍行業長效管理辦法,出臺金屬熔煉產業區入園條件。同時,開展全縣近岸海域環境趨勢性監測、重點海域環境監測、重點增養殖區環境監測等。
作者單位:玉環縣發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