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周聚焦
|圖訊|

12月30日,省政府召開全省發展和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宣讀了夏寶龍書記、李強省長重要批示,袁家軍常務副省長出席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省發改委主任謝力群作了工作報告。會議對在新常態下如何把握發改工作的新要求作了系統闡述,對新一年發改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并對發改系統提出了提升“五個能力”的要求。(圖/金川)
《浙江經濟》2015年度重點選題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啟動“十三五”規劃的謀劃之年。《浙江經濟》將圍繞重大問題、重大戰略、重大改革、重大規劃、重大舉措,強化以下重點選題安排:
1.經濟新常態和浙江發展。全面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帶來的趨勢性變化,準確把握新常態下浙江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以“八八戰略”為指引浙江新常態發展,探索研究“增長中高速、質量中高端”的提質增效發展新路。
2.重點改革和改革試點。圍繞爭創體制機制新優勢,精準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浙江特色,關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總結推廣改革試點經驗。突出關注推進國家戰略舉措改革、“四張清單一張網”為重點的政府改革以及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國企國資改革、地方金融改革、城鄉體制改革、生態主體功能區建設等改革試點。
3.經濟形勢研判和重大政策解讀。圍繞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爭取中高速增長這一目標,客觀分析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出口的支撐作用,監測預測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和企業運行態勢,及時發布“浙江指數”。跟蹤研究、解讀擴大有效投資、培育消費熱點和穩定出口增長政策。
4.結構新優化和新增長點培育。圍繞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發現培育新增長點,關注“四換三名”工程實施、產業集聚區提升發展、重大產業項目布局謀劃、商業模式創新以及區域創新體系和現代農業體系的構建。突出關注信息、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等七大產業培育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向中高端水平邁進。
5.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和新型城市化。圍繞“化人”這一核心,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關注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浙江新型城市化的深入推進以及大都市區帶動戰略實施。關注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研究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縣域經濟向市域經濟轉型的創新實踐。深化中心城鎮改革發展和小城市培育,關注特色小鎮建設。
6.對內對外開放和外貿轉型發展。抓住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機遇,圍繞“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這一主旨,以開放促發展,重點研究外貿方式、外資利用方式、開放戰略平臺建設、對外直接投資的創新發展,推動浙江資本和優勢產業走出去。追蹤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和寧波港口經濟圈建設等進程。強化對接國家“三大戰略”謀劃,重點研究參與“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
7.市場主體培育和浙商提升發展。重點研究加快市場主體培育和升級,研究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點項目建設,關注“浙商回歸”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關注民間投資和民營綠色石化基地建設,跟蹤民營銀行試點、PPP試點。
8.“兩美浙江”和生態文明建設。圍繞建設美麗浙江、創造美好生活,深化生態文明建設,重點研究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突出關注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和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關注應對氣候變化、循環經濟發展和低碳城市試點。
9.社會建設和民生保障。圍繞促進社會公正、增進民生福祉,關注深化社會體制改革和創新社會發展。重點研究創新社會治理和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關注更加公正的社會保障體系構建。關注健康浙江建設,關注養老服務綜合改革和社會資本辦學辦醫綜合改革。
10.“十三五”發展和規劃編制思路。科學謀劃“十三五”發展,深入研究外部環境變化和影響、經濟發展新常態、創新驅動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經濟社會包容發展等重大問題。深入研究一批對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全局帶動性強的重大工程,對推進社會建設、生態環保、改善民生作用顯著的重大項目,對解決突出矛盾、增進公平效率有力有效的重大政策。
《浙江經濟》編輯部
二O一五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