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影妍
立冬后,很多熱衷于運動的人仍然無懼寒冷,堅持日常的健身習慣。鐘女士是羽毛球愛好者,每周堅持打3次羽毛球。日前,她和平常一樣到球場和朋友們一起打球,熱身后打了幾局,稍作休息后又被拍檔催著繼續上場比賽。當她右腳前移半步接球時,突然聽到“卟”的一聲響聲,隨即感到小腿下段疼痛劇烈,不由得跌坐在地面上,此時,鐘女士的小腿肌肉發硬,摸上去局部有發熱感。次日,鐘女士到醫院檢查,被醫生告知是腓腸肌下段撕裂。
佛山市中醫院醫學康復科副主任醫師謝韶東介紹,準備活動不充分,注意力不集中,場地太硬,動作過猛或過于粗暴,特別是瞬間某組肌肉的強烈運動導致其他肌肉失衡等因素均可導致肌肉拉傷。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由于肌肉彈性減弱,肢體、關節活動靈活度下降,有時突發的一個動作,盡管不是十分強烈,也可能會導致肌肉拉傷,這是因為肌肉主動猛烈地收縮超過了肌肉本身的負荷能力。
運動時突然發生的肌肉拉傷與抽筋的共同特點都是疼痛劇烈,但抽筋經過對抗動作或休息一會后就可自行緩解,不需要治療,而肌肉拉傷則需要骨傷科醫生處理。謝韶東指出,如果劇痛經過休息仍不能緩解,同時聽到“卟”響聲,有損傷感,并伴有腫脹或硬結,局部發熱,表示傷處有滲出,是損傷出血的炎癥反應,十有八九是肌肉拉傷。發生肌肉拉傷后,應予冷敷、制動、加壓包扎,切忌熱敷及用手按摩推揉局部硬結,以免加重損傷和出血,及時送院處理,必要時接受手術治療。
民間有“冬練三九”的習慣,醫生提醒,冬季鍛煉時一定要做好全身肌肉的保暖措施,即使是出汗后衣服也不宜脫得過多過快;除了在首次運動前要做足準備運動外,中場休息后再次投入運動時也要注意熱身,使肢體的局部溫度與人體中心的溫度基本保持一致,避免寒冷刺激使肌肉血循環減慢,使已放松的肌肉群逐漸進入應激狀態,適應繼續運動的需要。
(摘自《中國中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