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者:張利軍 母傳偉
高層框架結構建筑震害預測矩陣分析
改造者:張利軍 母傳偉
對*縣城38棟高層建筑進行單體抽樣調查,建立結構分析模型,彈塑性計算分析,求得結構的延伸率,根據其延伸率數值大小判斷建筑物的損毀程度和破壞概率,并以此對整個縣城的高層建筑進行震害預測。該方法可用于對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的高層建筑進行震害預測,從而得到整個*縣城高層框架結果建筑物的震害預測結果。
在編制*縣城的抗震專項規劃工作中,震害預測是這個規劃編制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對建筑的震害預測方法有多種,但每一種方法都有一定的針對性,*縣城近幾年新建高層建筑越來越多,通過對所有高層建筑的普查和抽樣調查,建立結構分析模型,彈塑性計算分析,求得結構的延伸率,根據其延伸率數值大小判斷建筑物的損毀程度和破壞概率,并以此對整個縣城的高層建筑進行震害預測。該方法可用于對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的高層建筑進行震害頂測,從而得到整個*縣城高層框架結果建筑物的震害預測結果。延伸率分析法是把受災建筑的損毀程度分為五等,詳見表1。

表1 建筑物破壞等級和層延伸率值對應表
(1)為建筑各層屈服剪力系數的計算:

其中:Qyi—結構樓層屈服剪力,QRi—結構樓層最大彈性地震剪力,qi—各樓層屈服剪力系數。
(2)為最大延伸率和屈服剪力系數的關系式:

其中:qmin—最小屈服剪力系數,μmax—結構樓層最大延伸率,ξ—結構強度的均勻系數,ξ=3.43-1.67η,η=iqmin/(i-1q+i+1q)/2,iqmin為第i層最小qmin,i-1q、i+1q分別為第i-1層和第i+1層的q;當i=1時,η= iqmin/2q;當i=n時,η= nqmin/n-1q;n為頂層的質點序號。
計算出兩軸向的層最大延伸率μmax來判別建筑物的損毀程度。考慮建筑物現狀、設防烈度、施工質量對抗震能力的影響作用,用式(3)中μ(修正延伸率)作為判定建筑物的破壞等級。

式中 μ—修正延伸率;
Ci—修正值,按表2取值。

表2 修正值選取表

表3 調查建筑物的基本參數信息
所調查的單體建筑地上13層,系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按7度設防。表3為調查建筑物的基本參數信息。
根據前述方法對結構進行分析計算,計算結果顯示,在6度、7度、8度地震作用下,延伸率均小于1.0,結構處于彈性狀態,建筑物無破壞,屬于基本完好。表4顯示9度烈度時各層x方向參數計算結果, 9度地震作用下,1、3、6、8~13層延伸率均小于1.0,結構處于彈性狀態,無破壞;2、4、5、7層延伸率大于1.0,進入屈服狀態,發生輕微破壞。

表4 各層x方向計算參數 (9度烈度)
所抽樣調查的高層建筑單體5棟,用抽樣統計方法確定建筑物延伸率的均值和方差,計算過程詳見式(4),計算結果詳見表5。通過抽樣調查和分析結果,在6度、7度、8度地震作用下,延伸率均小于1,結構處于彈性狀態,建筑物無破壞,屬于基本完好。9度地震作用下計算結果看出,只有局部建筑有輕微破壞。9度地震作用下有輕微破壞的建筑占抽樣建筑面積的比例為20%。


表5
對*縣城區高層建筑進行震害預測, 根據抽樣調查計算分析結果,在確定地震作用下發生各級破壞的概率由式(6)計算。其中I—地震的作用強度;


由積分式(6),求出各破壞等級的發生概率。
通過調查,*縣現有和在建的高層建筑38座,總建筑面積252690m2。詳見表6。通過對樣本和總體的調查和分析結果,在6度、7度、8度地震作用下,延伸率均小于1,結構處于彈性狀態,建筑物無破壞,屬于基本完好。9度地震作用下計算結果看出,只有局部建筑有輕微破壞。9度地震作用下有輕微破壞的建面積為50538m2。

表6 *縣高層建筑統計表
根據結構分析模型,對高層框架結構單體建筑進行彈塑性分析,采用層延伸率為指標,根據其延伸率數值大小判斷建筑物的損毀程度和破壞概率,并以此對整個縣城的高層建筑進行震害預測。再通過對整個城區高層建筑進行抽樣調查、樣本分析及所有高層建筑物的統計結果,用延伸率的大小確定建筑的破壞程度和破壞概率,最后對整個縣城的高層建筑做出震害預測。該方法可用于對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的高層建筑進行震害預測,從而得到整個城區高層框架結果建筑物的震害預測結果。
10.3969/j.issn.1001-8972.2015.2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