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瑤
目前,國家對國學越來越重視,2015年,教育部調整了中、高考考試方案,為了傳承中國文化精粹,弘揚國學經典,當前的語文考試(特別是閱讀分析題)趨向于注重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多體裁、多角度、大容量的閱讀理解考查內容,要求學生必須具備成熟的記憶理解原文、篩選提煉原文、高精度概括原文的能力。如何提高這些能力并成功運用于語文學習和考試中,就成了當前中學語文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有效訓練學生的復述和概括能力,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金鑰匙。因此,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將復述和概括這兩種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建立緊密聯系,相輔相成,造福學生。
一、復述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水平并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
復述訓練可使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強。要想完整地再現文章的主要內容,必須在學生對原文內容理解記憶的基礎上,進行歸納整理,再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二、復述訓練與概括能力訓練有許多共通之處
1.概括能力的考查,經常包括是否能根據題目要求,簡潔完整地對文章整體或局部內容進行概括性復述,在平常考試中具體表現為要求學生簡要復述文章的主要內容或故事情節,通過填空題的形式,要求學生概述出事件發生發展的不同階段等。這一系列的概括訓練,都是建立在簡要復述(也叫概要復述)的基礎上。可見,簡要復述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概括能力的強弱。
2.對不同的文體,復述和概括都應有不同的要求。議論文側重中心論點是什么,運用哪些論據、論證方法等。以上這些情況,不能用統一標準的復述,我們必須根據不同的文體,采用適當的復述形式。而當我們采用簡要復述、提煉式復述和提綱式復述時,就會用到高精度的概括能力了。
3.不論是復述技能,還是概括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的,都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積淀水平、能力水平、學習水平等實際水平,循序漸進、有序有效地進行訓練。訓練時必須要有梯度、有層次,切不可盲目進行,隨意而為,致使學生有畏難情緒。因此,在訓練方式上,二者幾乎是相同的。
4.學生復述能力和概括能力的訓練及提高,應當從小學階段就入手抓起,經過六年的實踐和運用,踏實有序地形成穩固能力,如果到了初中,這兩項能力訓練仍未成型,教師就必須針對這兩項能力進行專項訓練,將這兩項能力訓練貫穿于常規教學的始終。惟其如此,我們才能成為成功的引領者、教育者,才能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造福莘莘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