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嫻蓉
摘 要:在教學中發現隨著信息課程的深入,學生對信息課的熱情會慢慢減弱,于是開始反思問題所在、如何解決。發現傳統的信息教學模式使師生關系冷漠,和學生之間沒有情感交流,導致學生上信息課只想玩,不想學。于是教師開始在教學中將情感教育滲透進信息課堂,讓學生真正喜歡上信息課,而不是只喜歡在信息課玩游戲。從機房常規管理、教學活動的設計以及后進生的幫扶三個方面注入情感教育,拉近師生距離,促進師生情感交流,從而調動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使學生樂于學習,并取得預期的效果。
關鍵詞:情感交流;信息技術;教學;激活
進入初中信息課的教學也有幾年時間了,反思前兩年的教學,我發現學生對信息課的熱情總是隨著課程的深入慢慢減弱。一些老師可能不以為然,認為學生是最喜歡上信息課的,大量的調查表明,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確非常感興趣,然而這種興趣的原因是學生喜歡玩游戲、上網,對于教師所講授的教材上的內容和操作技能并不感興趣,由此,就出現了學生喜歡上信息技術課,卻不喜歡信息技術老師的怪現象,產生怪現象的原因就是老師上課時不讓他們“玩”。對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我們要讓學生動起來,“玩”起來、允許他們犯錯誤。怎么能夠更好地改變這一狀況,讓學生能夠真正喜歡上信息課。回顧前面的教學,我發現自己有時只是按照傳統模式教學,教師演示→學生操作→學生練習,如此循環往復,導致學生興趣的喪失、好奇心的喪失,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學情,更沒有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慢慢導致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冷淡。沒有情感交流的師生關系是冷漠的,沒有情感交流的課堂是僵死的,尤其在信息技術課上,學生更多面對的是沒有情感的計算機,這時,教師的情感交流就尤為重要。
意識到這個問題,我就開始注意在課堂上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了。情感交流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真心實意地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對他們既要嚴格要求,又要相互諒解,使他們感到教師不僅是他們的師長,還是他們的朋友,讓他們愿意和教師進行思想交流,對教師敞開心扉,傾吐心聲,教師就能及時掌握他們學習、生活和思想活動的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
一、情感教育從機房常規管理開始
信息課都是在機房授課,作為信息技術教師,首先要教育學生愛護機房的設備,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新學年的第一節課基本上都要講一講機房的常規,但是這樣的說教學生基本上是充耳不聞,怎么辦呢?思考良久,在新學年面對剛剛入學的初一新生,我設計了一段寫給他們的話,作為圖片放在每位學生的電腦桌面上。“你知道嗎?灰塵對計算機內部電子器件的損害比較大,為了讓它更好地工作,我們互相督促提醒,得穿鞋套進入機房哦!你知道嗎?一般鍵盤和鼠標的擊鍵次數的壽命值在500~800萬次左右,在不需要使用的時候,讓它們休息一下吧!每一節課,當你來到自己的座位時,先查看你的‘伙伴們的狀態,保證它‘健康!相信這兩年的共同學習,會讓我們的計算機水平大有進步,你的所有作品都標示著你成長的足跡,讓我們一起努力吧!”同學們進入機房打開自己的機器,首先就被這段“有生命”的文字吸引住了,大家不約而同地微微上揚起自己的嘴角。原來,機房的常規要求我們也可以把情感加入,真的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把情感教育融入教學實踐中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開始考慮將情感教育融入實例中。比如,在學習Word制作的時候,我選擇讓學生去制作母親節的賀卡,在賀卡上寫下最想對母親說的話,讓他們不要忘記感恩父母,并讓他們把自己制作的賀卡E-mail給自己的媽媽,還把優秀的作品上傳到學校的網站,供全校師生欣賞;配合學校的網絡文明月活動,我借此契機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小組合作設計一份“網絡文明”的宣傳海報,并請出每個小組的代表上臺來闡述海報的設計意圖和特點,學生暢所欲言。我發現,如果課堂上設計這樣一些教學活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很高,學生之間相互溝通,互幫互助,形成良好的關系,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這樣將情感教育融入實例中,便于活躍課堂氣氛。
通過這幾次課的實踐,我算是嘗到了情感教育融入實例的甜頭,也感覺到注重情感教育,對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在備課中要準備更多的素材,要恰到好處地將情感教育融入教學當中,而不是簡單地添加。同時,教師在自身方面要提高修養,多讀書,注意知識的積累,這樣才能更加靈活地將生活中的東西跟教學內容結合起來。
三、情感交流中不可缺少肯定的語言和眼神
眾所周知,在信息課堂上,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很大的,對后進生而言,情感教育更是少不了。作為老師,要充分考慮到這點,在安排座位的時候就要巧動腦筋,把他們安排在能力強、愿意幫助別人的學生身旁,使他們也能慢慢跟上大家的步伐。要想把他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還必須以鼓勵為主,使他們也愛上信息課。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讓這部分學生也體驗到成就感,感受到班級的集體榮譽感,讓每一位學生感覺到自己做得不錯,自己所在的班級也是優秀的。耐心地個別輔導,可以讓這些學生找回已經喪失的學習自信心。因此,在與這些學生交流時不要吝嗇贊美之詞,即使有一點點的進步也要及時給予表揚,在教學過程中多用“好的”“不錯”“有創意”等語句來評價學生。與這些學生交流時要盡可能多地給予期望,這種期望對學生來說很可能是一種動力,在學生遇到困難時,不要直接幫助他,更不要指責,而是鼓勵他們“再想想”“再試試”“我相信你能行的”“再改進一下是不是更有創意”,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又有利于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課堂教學要讓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教學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更是自我成長的過程。“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只要我們肯動腦筋,多去嘗試去摸索,努力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保持肯定和欣賞的態度,自然而然地滲透情感教育,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在信息課堂感覺到真情實感的交流,真正地做到“潤物細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