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發 趙永慶 伊興華
仿宋教育的本質在課堂,素質教育的落腳點也在課堂。而學生是課堂的主角,如何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呢?作為踐行者,我學到了很多關于高效課堂的方方面面,感觸也很深。對如何認識、構建高效課堂進行了深思。
課堂是教學生存的載體,是教師、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場所。備課是教學工作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以備教材為基礎,提升到備學生、備教法等環節。教師在課前必須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弄清本節課內容的深度、廣度及重點、難點,從而合理地安排師生互動。
活躍的課堂是最佳的授課形式。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地跟隨老師遨游知識的海洋。因此教師應盡可能地利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一堂課的主體是學生,只要學生的思維動起來了,手動起來了,嘴動起來了,就能成為高效課堂。這就要適當地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提倡合作學習,如何做到這一點,我覺得解放學生是關鍵,即學生的學習方式要放開、學生的思維要放開、學生的交流要放開、學生的學習結果要放開。
高效課堂需要科學的學法指導。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打造高效課堂的今天,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更應該指導學生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為主,以練為主,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提高學習的整體效率。課堂上學生的思考、練習是主線,練習的形式多種多樣,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教師應當視具體情況給予學生合理的評價,以練習去強化課堂的互動,并通過這種練習達到課堂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以便更好地把握學生對本課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
總之,高效課堂就是學生的課堂,學生的發展是高效課堂的核心目標。只有教師、學生的一切活動都轉化為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應用能力,才可達到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