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霞
我很榮幸參加了在武漢舉辦的“第四屆全國初中語文教師教學基本功展評暨教學觀摩研討會”。在觀摩學習過程中給我感觸最深的是作文教學。下面我就作文教學中的教學環節、授課方式、寫作訓練等方面與大家交流一下。
一、寫作訓練知識點很具體
雖然授課教師抽到的課題很寬泛很大,但他們都把它濃縮到一個寫作知識點上。例如,第一個課題是“記敘中的描寫和抒情”,授課教師把它縮小到“人物的動作描寫”。第二個課題是“獻給母親的歌”,濃縮到“把抽象的情感具體化”。第三個課題是“那些與生活的不期而遇”,縮小到“寫有感染力的人物”。第四個課題是“誰讓你心動”,濃縮到“心理描寫專題訓練”。
二、寫作方法的指導點撥
每一個課題的完成都是通過名家作品、經典名著引路。例如,把抽象的情感具體化中,所選的范文是《游子吟》和《田野上的白發》。兩篇課文所表達的抽象情感是:母親對在外孩子的牽掛、思念之情和兒女對母親的感激之情。這種情感的表達選文都是通過具體的物來傳達,《游子吟》所選的物是“針線”,《田野上的白發》所選的物是“白發”。通過師生之間的分析歸納出這種寫作方法叫做:“以物載情法”。練筆環節,老師要求學生通過“以物載情法”講述“母愛”。課堂上寂靜的五分鐘后,學生一篇篇滿載真情實感的文章,感動著每一位聽課老師和評委。如,一封信中寫道:“……雖然,寫給媽媽的信,我的語言很青澀,但媽媽把它當寶貝一樣保存著……”發卡事件(王冠發卡媽媽送給我的禮物)媽媽留言說:“寶貝女兒,無論你在別人眼里是什么,在媽媽眼里你永遠都是公主……”“人物的動作描寫”學習范文是《背影》中父親爬月臺情景,寫作方法是:寫連續性動作、選精準的詞語、抓動作的細節。“寫有感染力的人物”,所選的范文是《我的叔叔于勒》,歸納出的方法是:要想讓人物有感染力,必須得有心理描寫、外貌描寫、細節描寫、環境描寫來渲染。“心理描寫專題訓練”范文是《一起長大的玩具》,指導方法是:動作凸顯法、內心獨白法、發揮想象法。
綜合幾位老師的作文教學,寫作方法來源于各個版本教材,寫作材料取之于生活,寫作過程就是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展示生活的一個過程。作文訓練若長期這樣堅持,每次只練習一個知識點,一種寫作方法,兩年、三年之后,這一個個知識點和方法就像一顆顆璀璨的珍珠,終會變成價值連城的項鏈。
好方法成就好學生,好方法也成就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