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煒
摘 要:從析題思路和析題作用幾個方面,深入淺出,探討了高中生學習數學的“密碼”,以提升高中生數學析題邏輯能力和數學析題運用水平。
關鍵詞:數學析題;思路;智慧
一道簡單的數學題,一個常見的數學問題,一次尋常的數學活動,都可以勾起高中生的思維興趣。一個思想成熟的數學老師,就要敢于走進學生的心靈,領略學生的思維風景,參與學生思想的互動,去接觸學生、關愛學生、愛護學生,幫助學生成為獨立思維、獨立欣賞、獨立成長的幸福個體。
什么是數學析題?就是老師在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踐過程中,得到數學解題思路和方法技巧等智慧。而數學析題過程是幫助我們解答學生疑惑的最好渠道。我們要在高中階段對學生進行析題智慧引領。
一、析題重智慧,例題求樂趣
一個題目,一道風景——用描述的美,突出新思維。讓學生似乎看見,在數學題每一個數字和漢字的組合中,都是一道最亮麗的風景。
1.現象,需要構圖美
比如,一道簡單的方程式,老師可以描述成一道幽默而夸張的彩虹。在多媒體教學的今天,我們要更加注重形式的美,讓學生心里得到一些新的啟示。
2.表達,需要邏輯美
數學課也要懂邏輯哲學。比如,在解析應用題時,我們就可以先讓學生思考,然后師生交流,強化練習的慣性和自然,從關注學生的邏輯力入手,引領學生學會走進數學的美麗殿堂。
3.結論,需要智慧美
數學并非學生學習的唯一的學科,但是,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如沐春風般進入課程,看見數學不一般的高超和獨特之美。如,在演繹一道微積分題目時,老師事先需要打造文字的功底,在老師的智慧指引下,學生浸潤在一片智慧的海洋。
二、析題要精準,練題要高效
一次演繹,一種認識——用邏輯的美,展示新思想。高中生有了自己的閱歷、經歷和學歷,也就有了自己的常識、見識和學識。有思想的數學老師,至少要有五種知識儲備。一是生活常識儲備。二是書本知識儲備。三是邏輯知識儲備。四是哲學思想儲備。五是口才知識儲備。
1.聯系生活,體現思維,突出邏輯
這是我們高中數學要重視的現實問題,也是塑造學生數學思維習慣的最佳途徑,更是學生成長的青春影子。每一個學生都有渴望成才的意識,也就是說,我們的高中數學課程解讀要有信仰,要有信念,要有信任,讓學生擁有數學智慧和思想,站得高,立得穩,望得遠。打造數學高效課堂,自然就成了我們的教學新目標,當然,這也是數學課程標準的新精神。
2.高效要從高一年級鋪路開始
俗話說:思想是文化的地圖。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初中生一旦進入高中,便釋放了萬分熱情,百般興奮地投身高中生活。在這個階段,我們就要上好第一節課。練習的題目要有連貫性、新穎度、遷移力。從三個方面抓好第一節課的預設。(1)知識點上要有高度。(2)知識面上要有廣度。(3)知識系列要有深度。經過興趣化的打造、程序上的安排、效果中的展示,讓學生心里高興、興趣高昂。
3.高效要從高二年級引路開始
俗話說:鍛煉是機會最好的開花期。進入高二,學生經過老師的引路,拓展了自己的視野,延伸了自己的思路,完備了自己的思維。除了書本練習的題目外,還要鼓勵學生創新實踐,用自己的生活邏輯編寫數學題。這樣的智慧訓練,不僅可以把學生的思想與追求聯系起來,把學生的夢想與現實結合起來,還可以把學生的生活與未來聯系起來。激發學生構建數學課程知識體系的興趣,讓學生向往更高、更廣、更美的數學空間。如:在深度學習與生活聯系的知識系列時,我們就可以把學生領進工程項目和工廠車間,具體感受數學的生活情趣。
4.高效在高三年級創造新奇
俗話說:未來就在腳下。到了高三,學生的心靈也更開闊。知識的藍天白云,常常在學生的眼前呈現。面臨相對緊張的畢業準備階段,我們既要有引領學生向上的決心與勇氣,支持學生求真的信心與朝氣,引領學生創新的耐心與戾氣,也要有指引思維的出路、把握做題的思路、鼓動成長的新路,大面積、多層次、高質量促進學生的成長。如:要求學生自己建立與生活關系密切的題庫,支持學生在課堂完成析題工作,鼓勵學生與老師探討析題過程,創新析題思路。
一個好的設想,是新希望、新目標、新智慧,也有新夢想、新思路、新期待。面對生活,啟發自己的思維;面向高考,尋求自己的思路。這樣就能把學生引領到既有智慧的高度,也有技巧的深度,還有生活的廣度。在數學精神的光照下,把學生艱辛而健康、艱苦而卓越、堅強而幸福的成長歷程寫成一道有溫度、有力度的數學題。在數學思想的指引下,讓學生眼光向更廣闊、更深邃、更新穎的數學殿堂探尋。只有這樣,我們的高中數學課程才是最美的風景。
總之,思維要有新意,眼光要懂新奇,追夢要有新力。數學老師是一盞燈,高中生是一座山。走進高中數學課程,不但要懂得知識傳授的簡練技巧,更要讓學生學會打開析題思路、拓展析題新路,進而提升高中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黃長貴.青年教師班主任的九堂必修課[J].現代教育出版社,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