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浩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在“教學建議”中對綜合性學習的要求是:(1)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生活實踐的緊密結合。(2)綜合性學習應貼近現實生活。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開展學習活動,在實現語文學習目標的同時,提高對自然、社會現象與問題的認識,追求積極、健康、和諧的生活方式,增強抵御風險和侵害的意識,增強在與自然、社會和他人互動中的應對能力。(3)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要加強教師在各環節中的指導作用。(4)綜合性學習應強調合作精神,注意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5)綜合性學習的設計應開放、多元,提倡與其他課程相結合,開展跨領域學習。跨學科學習,也應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為目的。(6)積極構建網絡環境下的學習平臺,拓展學生學習和創造的空間,支持和豐富語文綜合性學習。為此,我們教師應如何真正把綜合性學習落到實處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立足教材,適當歸類
初中語文教材的六冊書中,一共有18次綜合性學習,我們不妨把七八年級的綜合性學習列舉出來。七年級上冊《漫游語文世界》《成長的煩惱》《少年正是讀書時》;七年級下冊《黃河,母親河》《戲曲大舞臺》《馬的世界》;八年級上冊《讓世界充滿愛》《走上辯論臺》《怎樣搜集資料》;八年級下冊《尋覓春天的蹤跡》《到民間采風去》《背起行囊走四方》。在這12次綜合性主題學習活動中,我們可以把它歸類:學習成長類、愛國愛家類、傳承文化類、室外活動類等等。通過對課本的歸類,我們可以更有針對性地組織活動,如遇到類似的考題,學生就能信手拈來。比如:班級開展“青春暢想”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積極參與下列活動。(1)請你設計自己的青春座右銘?(2)“青春的贊歌”。青春充滿活力,青春充滿希望。面對美好的青春,請你寫幾句話予以贊美。(至少用上兩種修辭手法)(3)班級要舉辦一次我為青春喝彩的主題班會,你打算如何開展,請寫出活動程序?這短短的三個問題,我們與課本相聯系的話,可以說完全與七年級上冊的《成長的煩惱》相同,也屬于成長類。這樣學生就不會在考試中擔憂了。因此,立足教材的主題活動是落實綜合性學習的基礎條件。
二、找準契合點,大膽整合
我們常見的又很典型的成語故事、豐富而詳實的歷史資料、陶冶情操的傳統文化,甚至左鄰右舍的情感交融,這些都是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很好的主題。從中我們可以把語文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可以把語文與歷史融合起來,也可以把語文與傳統文化聯系起來。在開展《月亮上的奧秘》活動時,我們也可以把它與物理學科結合,還可以請物理教師一起來開展活動,更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能增加課堂的生動性。在開展《做文明學生》的活動中,我們也可以把政治教師請來,請他宣傳基本的法律常識。開展《背起行囊走四方》的活動時,完全可以把人文、方言、宗教、生態系統的保護等融入進去,這是語文學科的大整合。總之,找準“契合點”是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緊密聯系的前提和基礎,因為它直接影響著語文學科綜合性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三、大膽探索,努力實踐
綜合性學習能整合各種學習方式,任何一種學習方式都可滲透到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這也為我們的綜合性學習提供更加靈活的組織形式。
1.開展辯論會。比如:圍繞“網上閱讀與紙質閱讀的利與弊”這一論題,你就可以讓學生搜集大量的資料為自己的觀點做佐證。
2.撰寫小論文。如,圍繞“氣候與物種”寫一篇小論文。要求學生搜集歷史階段的氣候,還要翻閱資料查看物種的分類。從而得出氣候對物種的影響。
3.寫調研報告。如《中學生課外活動調查》,著重研究中學生在課外時間的活動類型,興趣愛好,交朋結友等等,從而清晰反映中學生目前的價值取向,對我們有提醒作用。
四、聯系生活,感受體驗
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是以學生的直接經驗為前提,結合學生自身的生活實際,開展一系列活動的課程。不僅要體現對各種知識的整合運用,還要結合每個學生的特點來有效開展。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時,我們要力求學生溝通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生活內外,用行實踐,用心體驗,用自己的親身活動去觀察、體驗、尋求問題的解答,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問題的欲望。我們要盡量引導學生主動開展活動,鼓勵學生自己制定活動主題,讓學生以主人翁姿態對待每一次活動。
總之,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對許多學校和許多老師的課堂而言還是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值得我們去辛勤耕耘、積極摸索。要真正落實綜合性學習活動,我們教師思考和行動都還要繼續,只有我們去思考了才有可能創新活動,只有我們去行動了,才有可能把活動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江西省于都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