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桃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第六中學
淺談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張海桃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第六中學
教師應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適應現代現實生活的實際需要,對學生進行寫作教學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應從實際情況出發,對學生進行低起點、小步子、容量適中、快速反饋訓練,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獲得成功,并增加其自信心和意志力,培養學生的優良學習品質。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然而,很多初中學生在英語習作中普遍存在著語言結構錯誤、空洞、用詞不當、中文式英語,懼怕英語寫作,不少學生從七年級開始就放棄英語寫作等問題。如何處理這些普遍存在的問題,英語教師有各自不同的見解和解決辦法。其中“寫”又是較高層次的信息系統,它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然而,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的書面表達相對滯后,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甚微,形成了“聽到寫作學生心煩,見到習作教師不愿”的現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學生方面:(1)漢語影響、生詞造句;(2)詞匯貧乏、搭配不當;(3)句型誤用、語法不通;(4)信息不全、條理紊亂。
教師方面在教學中缺乏科學和系統的寫作教學方法,表現為:(1)散——缺乏條理性、分散;(2)亂——各層次寫作雜亂相間、影響寫作能力的提高。
縱觀近幾年的中考書面表達,作文題目越來越活,給出的信息越來越少,學生要根據少量的已知信息寫出80多字的一篇完整習作,是很困難的。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就成了初中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提高寫作教學效果,筆者依照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嘗試了“詞、句、篇”三步曲的寫作教學:
1.巧記單詞。
按照語言學習規律,英語寫作教學的次序應是:詞—句—篇。“詞”是基礎,“句”是過度或橋梁,“篇”是目的。整個訓練遵循“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不斷提高。這三個階段彼此銜接,教會學生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學會運用詞句,從而達到在書面表達教學中“教、學、用”三者的統一。
書面表達需要一定的詞匯量,學生書面表達時容易忘記單詞或把漢英詞匯等同起來。因此,要求學生堅持每天聽寫、默寫、循環記憶單詞,掌握鞏固詞匯。還要求學生給出與單詞有關的同義、近義、反義和詞形相似的詞,使詞匯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復現。
2.用詞造句、連詞成句。
寫作應從詞句練起,記憶所學的詞和詞組的最好方法是在使用中記憶。通過口、筆頭造句練習,模仿課本例句或做替換練習是鞏固記憶的好方法。例如:若以 “Talking about School Subjects”為話題進行書面表達,教師可將詞組套入以下句型,并讓學生掌握:“Iam good at… /Ienjoy… /Iprefer… to… /I am interested…/Iam going to…this term.”教師應重視教材中的單句練習,引導學生從對單個句型的掌握,逐漸過渡到多種句型的混用,直到學生能連貫自如地表達思想。
3.連句成意、線面融合。
此項訓練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把語法項目、教材內容和文章體裁有機結合起來的能力,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初步形成了英語寫作教學的基本模式:
第一步,仿寫:為了便于優生書面寫作潛能的發揮,教師可以要求他們只模仿課本、練習冊中的題型,而不局限于模仿課本或練習冊中的詞匯。
第二步,引導學生寫:引導學生書面表達有許多形式,教師要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明確目標,并構成一個有梯度的連續活動。筆者首先采用給出文中的關鍵詞或短語,引導學生列出寫作提綱,這樣學生在書面表達時可減少審題環節,不讓學生感覺無從下筆,而且學生很容易理清寫作思路,這樣由淺入深的訓練方式,開始能讓學生產生成就感,漸漸地學生對書面表達產生了興趣,克服了恐懼心理,從寫作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樹立了寫作的信心。
第三步,自由發揮: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設計開放性的寫作活動,既提高了學生讀和寫的能力,又提高了其識別、判斷和改錯的能力,更能發揮學生的內在潛能和豐富的想象力,還增加了學生的成功感。
第四步,集體訂正:在寫作訓練中,教師應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注意學生之間的層次差異。教師的寫作教學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顧及到各層次的學生,佳作點評和錯例糾正都是寫作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教師點評恰當,可以使學生意識到在學習書面表達過程中的成功之處,并得到激勵,建立自信,從而形成繼續進步的動力,也可以讓學生自省和反思自己的不足,調整學習策略和心態。
初中的寫作教學應貫徹整個初中階段,內容要切合學生實際,讓學生有話可寫。材料應由易到難,訓練形式要多種多樣,聽說結合,把聽到的說出來,把說的寫出來。要求教師能自己組織教學材料,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必須花大量時間和精力,設計好每一堂寫作課。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不斷研究,并總結出適合具體學生和具體教學目標的方法。
事實證明,英語教學中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英語閱讀和英語寫作在內容上都是以生活實踐為基礎的,在生活中都是由詞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因此,教師可通過閱讀教學指導學生學習別人的文章的思想內容和寫作方法。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寫作因素,指導學生領會閱讀和寫作的對應關系,培養學生養成從閱讀中獲取信息的習慣,提高寫作能力。
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應從初中起始教學抓,貫穿于英語教學的全過程,教師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使學生感到有話想說,有話可說,實事求是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從而逐漸提高寫作能力。教師應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適應現代現實生活的實際需要,對學生進行寫作教學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應從實際情況出發,對學生進行低起點、小步子、容量適中、快速反饋訓練,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獲得成功,并增加其自信心和意志力,培養學生的優良學習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