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輝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要使高中語文教學取得實效,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語文水平出發來設計教學環節。在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他們在自主探究過程中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綜合能力,真正實現高質量的語文課堂教學。在新課改的進行中,高中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課堂教學的氛圍活躍起來,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探究的動力
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才能積極主動探究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并在探究過程中發現和解決問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情況出發進行教學設計,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能夠有效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使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讓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究時,教師需要對他們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提高效率,用學習中的成就感激發他們的內動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知識探究中。通過學生積極的思考和探究,使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獲得提高,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在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時,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差異,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使他們都能獲得進步和發展,促進語文綜合能力的有效提高。例如,在學習過程中,男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較強,女生對語文詞匯的記憶力較強;一些學生的語文口語表達能力較強,一些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較強。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要根據他們的語文能力進行指導和強化練習,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獲得教師的指導,在學習中取得較大的進步,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語文知識學習中,在學生積極思考和討論的過程中,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二、采用現代化的技術進行教學,豐富課堂容量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學校教育中使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成為了新課改過程中普遍采用的方式。運用到教學中的現代化技術包括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運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進行教學,能夠使教學容量擴大,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同時,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和他們進行知識探究,能夠及時了解學生通過探究還沒有掌握的內容,并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再現功能,讓學生再次對這些知識進行探究和理解,并在教師的引導下深入分析,最終掌握知識。通過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應用,能夠給學生創設一個真實的語文情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對課文內容進行感知,有利于激發他們的情感,讓學生和作者的思想發生共鳴,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能力。除了在課堂上運用現代化的技術進行教學,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課外時間通過網絡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掌握優秀的學習策略,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
三、增加學生的成功體驗,提高學習自信心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只關注學生是否掌握了課堂學習中要記憶的單詞和句型,而對學生的學習體驗不進行關注。學生在獲得進步時得不到教師的鼓勵,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傳統教學中的師生關系發展了變化,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了平等、和諧的關系。在教學中,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還注重在學習環節中增加學生的成功體驗,讓他們更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不同,使每個學生的語文水平不同,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和學生進行積極交流來了解他們的基本情況和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做到從實際出發對學生進行指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都能獲得成功體驗,樹立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四、鼓勵學生進行積極閱讀,增加語文知識積累量
語文閱讀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學生通過閱讀語文資料,能夠提高他們的語文語感,增加他們的語文詞匯量。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指導,使他們通過大量的閱讀,能夠了解更多的語文知識,獲得更多的社會經歷,激發他們的情感體驗,有利于促進他們語文寫作能力的提高。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使他們的語文思維能夠在思考過程中獲得發展和提高。通過閱讀,學生能夠在獲取到大量的語文信息的基礎上,能夠提高他們運用語文知識的靈活性,促進他們語文綜合能力的有效提高。
五、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在傳統教學中,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了提高他們的成就,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語文習題練習。在題海戰術訓練的過程中,學生積累了大量的語文知識,但是卻缺乏語文實踐練習。因此,很多學生不能靈活地運用學到的知識。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科學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改變過去以培養學生語言知識和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將其確立為高中語文的核心課程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開展語文實踐活動,來讓學生多讀、多說,使他們有效提高語文表達能力,促進語文思維的發展。開展語文實踐活動,重要的不在得出多少意義重大的成果,而在于在實踐活動中熟悉研究過程、學習研究方法,在研究過程中學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和經驗,體會到研究無所不在、人人皆可研究,實踐活動不是一種高深莫測的理論,而是一種尋常可見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師還可嘗試由本課向他課遷移、課內向課外擴展,引導學生從相關學科中引出課題、從社會生活中發現課題。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進行,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創新教學時,要對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進行反思,總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進行改進,使教學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同時,教學環節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積極地進行知識探究,促進語文思維的發展,并在運用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語文綜合能力,實現高效率的語文教學。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