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紅
要想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就要對什么是有效的數學課堂有一定了解。課改專家、華東師大崔允漷博士說:“教學有沒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要看學生有沒有學到東西或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習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我們由此得出結論,只有學生學到了、學好了才是有效的教學,課堂教學必定要以生為本、以學為本,課堂教學所有的一切都是為學生服務的。那么,如何實現課堂的高效性呢?
一、高效的數學課堂是一種情境
數學課堂來源于生活,教學中我們也習慣于情境教學。但情境教學不能牽強附會、不能雜而多情,應一條情境主線貫穿課堂,并從中引出多點思考。例如,在教學概率時我們可以用一種拋瓶蓋的玩法貫穿課堂,引發出對不公平的N次思考;可以用打電話貫穿課堂,引發出對組合枚舉方法的N次思考;可以用大小杯子裝果汁貫穿課堂,引發出對替換方法的N次思考;還可以用抽卡片比賽貫穿課堂,引發出對大數比較方法的N次思考。尤其是在抽卡片比賽的情境教學中,學生在抽卡片的比賽中快樂著、研究著、體會著多位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學生學得輕松。所以,我認為優質的課堂要能做到一種情境的N次思考。
二、高效的數學課堂是問題設計的深入性
課堂上少而精的問題總能時時能喚起學生有價值的思考。我們在教學前應提前設計好問題,在與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得給學生提出來。例如,在教學《多位數學大小比較》時,當學生抽個位時一個抽8、一個抽2時,我分別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兩個問題,“為什么高興”“為什么不要高興得太早?”看似玩笑,但卻讓學生體會著,比較大小時末尾的數只能表示幾個一,如果還有更大的數,它的作用只是微小的。當學生為卡片上到底是6和9爭論時,我的問題就是你希望他們組是6還是9呢,為什么?這一問題讓學生體會9是最大數字只有放在最高位才能最大。當一個小組千位上抽到9時,我卻對另一個小組設計了問題:他們真的就贏定了嗎?這一問題讓學生體會最高位如果相同就比較下一位。當第二小組千位抽到1時,我的問題是帶有總結性的問題:玩游戲最關鍵的一抽是哪一抽?如果在這個游戲中最關鍵的數字圈誰?兩個問題層層推進,讓學生體會多位數比較關鍵看最高位。隨著游戲地深入,問題也在不斷深入,而且問題起到了推動學生思維喚起學生思考的有力作用,這體現了名家對待一節優質課的設計精心。
作為說者的學生可能是“無心”的,但作為聽者的教師一定要“有意”,要善于從學生的討論發言中發現,從錯中見到對,從無中見到有。教師應像談話類電視節目主持人一樣,大腦時時處于高度緊張活躍的狀態。或是歸納整理零散的見解,或是提升凝練膚淺粗陋的認識。我想這一段話清楚地闡述了做為教師的我們如何在課堂上做到讓問題設計深入有效。
三、教師的提問應注重以下幾個度
1.“坡度”。在設計問題時,教師對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可以分解成問題串的形式,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引導學生思維步步深入,促使學生的思維由未知區向最近發展區轉化,向已知區轉化,在循序漸進中讓學生經歷新知的學習過程。
2.“跨度”。問題設計應有合理的知識跨度以及思維跨度。
3.亮度。就是新穎,要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思考、分析問題。
4.角度。巧妙地切入角度。問題的提出要有良好的切入點,既要符合教學要求又要切合學生的心理需求。
四、嚴謹備課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教師做到有備而來,才能上出高效的優質課。那教師如何能做到有備而來呢。華應龍老師的報告中說:“教師備課時要常問五個問題: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為什么這樣做、一定要這樣做嗎?這五個問題問下來,你會發現你的課很有深度。”
1.為什么呢?因為將數學思想方法潛移默化的貫穿課堂始終,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思考。因為一種情境的N次思考,能讓學生學得輕松。因為問題設計得深入,能推動學生思維喚起學生思考,因為嚴謹備課才能課堂高效。
2.怎么做。各領域目標細致透徹分析,就能將數學思想方法潛移默化地貫穿課堂始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做到用“八度”衡量,就能讓問題設計的深入;問好五個問題,就能做到嚴謹備課。
3.為什么這樣做?因為從名家的課例及報告中感悟與收獲到的。
4.一定要這樣做嗎?結合名家的課例細致講解來回答一定要這樣做。
通過以上幾個問題的反思和對自己教學過程的研究相信,我們教學水平一定能夠得到提高。
五、數學教師要充分樹立正確的教學指導思想
根據數學教學活動的實際情況,融入新時代教育的思想及教學理念,對小學數學課堂數學課件進行有效地設計與教學,不能單純地將課件教學做為傳授知識的工具,要明確其目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知識范圍,在課堂上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從知識的接受者轉變成為主動學習者,逐步培養學生在數學方面的綜合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學生知識掌握的實際情況出發,打造全新的教學認知體系,有助于實現數學高效課堂。所以,在數學課件的制作和設計過程中,要堅持新課改的教學思想,同時要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依據。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適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增加趣味性。通過優質的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將數學教學內容直觀地呈現在課堂上,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讓數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體現出來的教學內容更加真實,從而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圓”相關知識時,由于是對圓的初步認識,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將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類似于圓形狀的物體。如汽車輪胎、碗、奧運五環等等,利用投影展現給學生,首先讓學生掌握到圓的特征,逐步再給學生介紹圓直徑、半徑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然后得出計算公式,最后督促學生使用事先準備好的圓規進行親自操作畫圓,更進一步理解圓的相關知識。
總之,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需要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根據自身條件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設計出自己能夠駕馭的,學生能夠掌握的數學教學課堂。也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