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彩霞
【關鍵詞】 初中英語;激發;興趣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9—0105—01
眾所周知,在學習過程中,“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探索真理的一種精神力量。因此,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首先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地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每堂課都讓學生“著迷”。通過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渲染英語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初一新生基本未脫小學生愛說愛鬧的孩子氣,他們無所顧忌、敢想敢說、活潑好動、求新求異的愿望強烈。因此,我們必須因勢利導,不能為了盲目追求課堂紀律而打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課時,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用抑揚頓挫、語調豐富、風趣幽默,充滿誘因或懸念的語言,并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給學生創造一個開放寬松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們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這樣他們自然就敢用英語大膽發言,積極思考,不斷產生學習英語和施展能力的興趣。
二、用口訣幫助記憶,提高學習英語的熱情
英語的語法規則,詞的用法,發音規則等,常讓學生困惑。教師可編些口訣來幫助學生記憶,降低學習難度,使學英語的熱情升溫。如,初一的學生學習“be”時,可記口訣:I用am, you用are, is跟著他她它。要問復數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教師只要常收納,多積累,勤總結,口訣就會源源不斷,教學也定會趣味橫生。
三、讓學生制作教具,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
對初學者,直觀教學尤其顯得重要。由于條件限制,學校缺乏必要的掛圖,可發動學生自己動手畫。對教學中所要用到的圖片,提早一個星期布置下去,要求他們用彩筆畫在白色的硬紙片上,在紙片的背面再寫上圖畫所表示的單詞及其音標。這樣,他們在課外都興趣盎然地制作圖片,課上又都期待著自己“作品”的出現。開展畫圖片活動,其意義已經超出圖片的本身,既讓學生體會到成功,又大大激發了他們學英語的興趣,使其愿意來上英語課。
四、自編短劇,調動學習積極性
學習要“學以致用”,英語學習更是如此。我們要讓學生學了英語后,會開口說英語。為此,每節課筆者都花五分鐘左右時間讓學生到講臺前表演他們自編的課本劇。具體做法如下:上課前,由當天的值日生(兩個),先用英語作Duty,然后由這兩個值日生,再邀請兩三個同學一起,表演他們課前已編排好的短劇,劇情可依照已學過的課文的情景,也可以自己創設情景,但是臺詞必需要運用已學過的類型。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復習舊課,而這種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一種創造,是語言的活用,目的是加深對新學內容的理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
五、開展競賽,激發學習興趣
初中生具有進取心和榮譽感,尤其在市場競爭的熏陶下,學生的競爭意識更加激烈。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教學中來,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們可以將日常口頭操練用語轉換成競賽用語;問答可以來一個“搶答”;拼讀學詞,來一個拼“單詞大王”競賽,以及書寫比賽,猜謎語大賽,傳悄悄話競賽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再用積分法,給予鼓勵,效果更佳。課堂上適當的競賽,學生樂于參與,樂于爭先,樂于學習,這樣就很容易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注重激勵語言,調動學生興趣
在課堂上,教師要盡量用微笑的目光去關注學生,創設民主、和諧、娛樂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才能活躍課堂。教師態度要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與學生之間縮短距離。根據中學生好動、好說、好表現、愛表現的特點。上課時,不時地用表揚地語氣贊美他們,使他們的興趣處于最佳狀態參與學習。特別是對怕講話,怕說錯的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回答問題。答對了就給他們掌聲,或豎起大拇指贊揚地說:Great!Good!等語言恭賀學生;答錯了就用Im sure.或It doesnt matter.等鼓勵性的語言安慰學生。幽默風趣的舉止,笑容可掬的教態是活躍課堂氣氛的興奮劑,同時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形成樂學的情感。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同時,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創設多種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以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這樣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編輯:趙玉梅